【精品解析】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试题-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试题-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1 11:31:05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试题-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部编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cháng) 苍穹(qióng) 揽月(lǎn)
B.宛若(wǎn) 捆绑(kǔn) 先驱(qǖ)
C.绚丽(xuàn) 火焰(yàn) 实践(jián)
D.遨游(áo) 不懈(jiè) 拍摄(shè)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夜以      奔月
震耳    鲲鹏展   
锲而      生机
(2)这个小发明家不仅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还具有   的钻研精神。
(3)我们要有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要如同   一般实现自己的梦想。
3.按要求完成练习。
(1)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运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仿写:没有   就不会有   ,就不会有   !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读了《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使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4.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下列属于神话故事的是(  )。
A.嫦娥奔月 B.人飞于天 C.车走空中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中国明代官员(  )。
A.朱元璋 B.莱特兄弟 C.万户
(3)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应归功于(  )。
A.飞行员
B.科学家
C.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
5.课内阅读。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1)文段描述了“   ”飞船发射成功的情景。
(2)飞船顺利返回后,航天员杨利伟说的三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多选)
A.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不懈努力,就不会有这运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B.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C.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让杨利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正确
B:先驱(qǖ 改qū)
C:实践(jián 改 jiàn)
D:不懈(jiè 改 Xiè)
故答案为:A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1)继日;嫦娥;欲聋;翅;不舍;勃勃
(2)锲而不舍
(3)鲲鹏展翅
【知识点】词形;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勃勃生机: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鲲鹏展翅 :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2)、(3)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故答案为:(1)继日、嫦娥、欲聋、翅、不舍、勃勃(2)锲而不舍(3)鲲鹏展翅
【点评】(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2)、(3)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答案】(1)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新鲜的蔬菜;成堆的粮食
(2)读了《千年圆梦在今朝》这篇课文,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2)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此题缺主语,去掉“使”。
故答案为:(1)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新鲜的蔬菜、成堆的粮食
(2)读了《千年圆梦在今朝》这篇课文,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答案】(1)A
(2)C
(3)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2) C (3)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答案】(1)神舟五号
(2)A;B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3行),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神舟五号(2) A B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1 / 1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试题-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部编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cháng) 苍穹(qióng) 揽月(lǎn)
B.宛若(wǎn) 捆绑(kǔn) 先驱(qǖ)
C.绚丽(xuàn) 火焰(yàn) 实践(jián)
D.遨游(áo) 不懈(jiè) 拍摄(shè)
【答案】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正确
B:先驱(qǖ 改qū)
C:实践(jián 改 jiàn)
D:不懈(jiè 改 Xiè)
故答案为:A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夜以      奔月
震耳    鲲鹏展   
锲而      生机
(2)这个小发明家不仅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还具有   的钻研精神。
(3)我们要有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要如同   一般实现自己的梦想。
【答案】(1)继日;嫦娥;欲聋;翅;不舍;勃勃
(2)锲而不舍
(3)鲲鹏展翅
【知识点】词形;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勃勃生机: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鲲鹏展翅 :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2)、(3)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故答案为:(1)继日、嫦娥、欲聋、翅、不舍、勃勃(2)锲而不舍(3)鲲鹏展翅
【点评】(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2)、(3)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按要求完成练习。
(1)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运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仿写:没有   就不会有   ,就不会有   !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读了《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使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答案】(1)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新鲜的蔬菜;成堆的粮食
(2)读了《千年圆梦在今朝》这篇课文,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2)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此题缺主语,去掉“使”。
故答案为:(1)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新鲜的蔬菜、成堆的粮食
(2)读了《千年圆梦在今朝》这篇课文,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下列属于神话故事的是(  )。
A.嫦娥奔月 B.人飞于天 C.车走空中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中国明代官员(  )。
A.朱元璋 B.莱特兄弟 C.万户
(3)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应归功于(  )。
A.飞行员
B.科学家
C.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
【答案】(1)A
(2)C
(3)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2) C (3)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课内阅读。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1)文段描述了“   ”飞船发射成功的情景。
(2)飞船顺利返回后,航天员杨利伟说的三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多选)
A.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不懈努力,就不会有这运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B.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C.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让杨利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答案】(1)神舟五号
(2)A;B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3行),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神舟五号(2) A B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