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9 20: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解读,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2、立足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民族抗战

——奠定胜利的根基
1、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结合材料,概括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材料 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1月3日《声明》
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1938年12月22日《声明》
——摘自《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
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奠定胜利的根基
国民党
亲日派:汪精卫
顽固派:蒋介石
于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
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共产党
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奠定胜利的根基
捐款捐物
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加班生产
支援前线
参与抗日宣传、救护等
左权血洒疆场
求同存异
共同抗敌全民参与
形式多样
张自忠壮烈殉国
投笔从戎
抗战协会宣传抗战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奠定胜利的根基
相关史事:少数民族积极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投入抗战。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布依族、水族、高山族、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马本斋联合同村青年,在家乡河北献县组织回民义勇队,共同宣誓:“为国为民,雪耻报仇,死而无怨。”他们拿起武器,抗击日军入侵,令日、伪军闻风丧胆。后来,这支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成为中共领导下的一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
美国华侨在纽约街头募捐支援抗战
海外侨胞捐款凭证
抗战期间,各界妇女缝制衣物支援前线
《抗战文艺》
影响:使日本侵略者陷入
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共七大——指明胜利的方向

抗战胜利前夕,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前途……
1945.5. 重庆
国民党六大
坚持独裁
坚持反共
……
黑暗
1945.4.~6. 延安
中共七大
实现民主
实现统一
……
光明
中共七大
二、中共七大——指明胜利的方向
中共七大召开
要 求
1.独立完成。
2.简讯要素:
①时间;②地点;
③内容;④意义。
3.播报要求:
声音洪亮。
假设你是小记者,现在派你穿越时空去中共七大的会场了解情况,并写一份中共七大的新闻简讯。
二、中共七大——指明胜利的方向
二、中共七大——指明胜利的方向
时间、地点
内容 总结经验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思想路线
历史意义
任务:细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1945年4月 延安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对比记忆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非个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中共七大——指明胜利的方向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二、中共七大
二、中共七大——指明胜利的方向
日本投降——奏响胜利的凯歌

①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
②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三、日本投降——奏响胜利的凯歌
1.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1943.9
意大利法西斯宣布
投降
1945.5
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8.6/8.9
美国投下原子弹
1945.8.8
苏联对日宣战
1945.8.9
毛泽东发表声明
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根据时间轴,简述日本投降的过程,并概括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胜利纪念日
三、日本投降——奏响胜利的凯歌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材料三:
②全民族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美、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援助。
抗战时期苏联援助中国
抗战时期美国援助中国
三、日本投降——奏响胜利的凯歌
思考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①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
②中国共产党倡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③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坚持了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
⑤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材料研读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1.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1931-1945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胜利!
材料: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起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三、日本投降——奏响胜利的凯歌
思考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3.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日本投降——奏响胜利的凯歌
三、日本投降——奏响胜利的凯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在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大会上的讲话》
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民族
坚持抗战
中共
七大
战略反攻和
日本投降
胜利的
伟大意义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课堂小结
1.日本学者古川隆久认为,对于古代中国,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1895年后日本流行“现在的中国”不再值得尊敬的观念;1945年以后,日本人意识到分割“过去与现在”的二重中国观是错误的。日本人的中国观变化反映出(  )
A.战争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 B.中日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曲折性
C.思想观念变化催生了战争 D.国家形象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
2.李华同学制作的《图说抗日战争》卡片上展示了如下照片。这组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
A.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B.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C.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B
当堂检测
课堂自测
3.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如图四幅图片,由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解放战争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C
A
当堂检测
课堂检:
英国
结果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与下图对应的是( )
D
A.中共一大会址 B.古田会议会址
C.遵义会议会址 D.中共七大会场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