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0 09:4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了解事例的表达顺序。()
3.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内容回顾,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你怎么看这个题目?
2.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主要内容。
(二)默读课文,理解观点
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作者的观点及解释观点的句子。
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含义: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三)研读探究,习得写法
1.小组合作探究: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完成表格)
2.归纳梳理。
人物 探究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波义耳 意识到 是什么? 许多实验 石蕊试纸
魏格纳 突然发现 是巧合? 认真研究 “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 发现 为什么? 反复观察实验 得出结论
第一步:他们都注意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第二步:他们都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第三步:他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研究。
第四步:他们都得出了结论,发现了真理。
由上表的归纳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是按照“看到现象—产生疑问—反复研究—发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3.小结: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我们今后在说明自己的观点时,可以选择多个类似的事例进行证明,这样更有说服力。
(四)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1.运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方法,阅读“阅读链接”《詹天佑》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为科学而献身》。
2.找出作者的观点和说明观点的事例,完成表格。
文章题目 观点 事例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2.勘测线路时,詹天佑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心要把铁路修好 3.开凿隧道时,詹天佑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4.设计“人”字形线路,表现了詹天佑有极高的智慧和才干
《为科学而献身》 为科学奋斗终生的科学家们,当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科学。 1.阿基米德为研究几何定理而离开人世 2.布鲁诺为捍卫真理而死3.利赫曼教授死在科学实验中 4.诺贝尔置生死于不顾,探索炸药之谜 5.居里夫人死于镭的辐射
3.运用方法进行小练笔。
(1)如果我们写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小练笔,刚才哪些事例能用?为什么?
——能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三个事例,《詹天佑》的事例,《为科学而献身》中诺贝尔研究炸药成功的事例和居里夫人成功提炼镭的事例。(因为事例中的人物都是有志向的,而且他们也把事情做成功了。)
(2)请大家以“有志者事竟成”为观点,可以采用刚才说的事例,也可以采用从其他途径找到的事例(如:报纸上介绍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研究,发现了青蒿素……)来说明这个观点。(学生练写)
(3)展示分享。
4.总结:我们这节课不仅学习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还知道要按顺序写好每个事例,做到有理有据。
三、板书设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