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科学三年级上册17《浮力》(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科学三年级上册17《浮力》(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08:4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冀人版
XX小学 XX
《浮力》说课
第五单元
17.浮 力
目 录
教材解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方法策略
基本理念
过程设计
重点难点
一、教材解析
《浮力》一课在课标中属于“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之中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部分。
一、教材解析
《浮力》一课是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第五单元《常见的力》中的第二课,前一课为《弹力》,这为《浮力》的知识和技能作了铺垫。
一、教材解析
教材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建构浮力概念;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亲历过许许多多的有关沉浮的现象,可以说有一定的感性基础。在《弹力》一课中,学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这都对学生建构浮力的概念打下了基础。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2.
(1)能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对问题进行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能利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3.能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浮力的概念
2.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问题情境引入
认真观察,认识浮沉
动手操作,感知浮力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思考问题,设计实验
五、过程设计
五、过程设计
1.问题情境引入
提问:如何能够不碰量筒,把量筒中的乒乓球取出来呢?
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五、过程设计
2.认真观察,认识浮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品能浮在水面上。
五、过程设计
3.动手操作、感知浮力。
请同学们把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塑料用手向下按一按,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知道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五、过程设计
4.思考问题,设计实验。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究竟是不是受到了水的浮力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五、过程设计
5.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让学生自己提出设想,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索自己叙述实验的过程,得出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五、过程设计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在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后,让学生说出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水的浮力这一现象的理解。
六、基本理念
1.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
2.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己提出设想,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索。
3.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让学生亲历水的浮力的科学探究过程。
七、方法策略
小组合作
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