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3-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模拟试卷(一)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四单元;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本题2分)下面哪个短句或词语与光的传播形式没有关系?( )
A.立竿见影 B.五彩缤纷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2.(本题2分)我们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 )。
A.正立的 B.倒立的 C.水平的
3.(本题2分)夜色来临,雁荡山上灯光熠熠,下列不是光源的是( )。
A.五彩的荧光棒 B.灿烂的灯光 C.皎洁的月光
4.(本题2分)游览中,科科一度和爸爸走散,他只听见爸爸的喊声,却看不到爸爸,原因是( )。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现象
5.(本题2分)“潭清疑水浅”这是光的( )现象,所以游玩时要注意安全哦!
A.折射 B.反射 C.直线传播
6.(本题2分)用水计时时,最关键的地方是( )。
A.选择好水质 B.控制好水流量 C.控制水匀速下滴
7.(本题2分)要使水钟的水滴速度均匀,就要做到( )。
A.瓶子的形状不变 B.水钟的大小不变 C.瓶内水面高度不变
8.(本题2分)比较下列计时工具,最精确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机械摆钟
9.(本题2分)下面________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
A. B. C.
10.(本题2分)在研究摆锤重量对摆速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摆幅大小 B.摆锤重量 C.摆绳长度
11.(本题2分)下面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地震造成的是( )。
A.唐家山的堰塞湖 B.敦煌的雅丹地貌 C.长白山天池
12.(本题2分)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能准确预测地震
C.发生地震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
13.(本题2分)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于( )的作用形成的。
A.流水 B.沉积 C.风吹
14.(本题2分)观察“风蚀蘑菇”形成示意图,空气流动方向跟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15.(本题2分)结合雁荡山的形成原因,我们推测在地球内部,越往下去,( )。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16.(本题2分)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针扎到,会瞬间把手缩回,在这个过程中神经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
A.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感受刺激—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C.感受刺激—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
17.(本题2分)下面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
A.规律作息不熬夜 B.长期玩电脑玩游戏 C.三餐适量有营养
18.(本题2分)居家学习时,爸爸和妈妈因为家庭琐事起了冲突,你应该( )。
A.任其发展 B.上前劝阻 C.火上浇油
19.(本题2分)我们的心脏每天要跳( )次左右。
A.一千 B.一万 C.十万
20.(本题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质好的人生病少 B.油炸食品很香,可以多吃 C.多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10分)
21.(本题2分)光由空气 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 现象。
22.(本题2分)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遮挡或全部遮挡太阳光,我们从地球就看到( )食。
23.(本题2分)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变化是 (填“迅速”或“缓慢”)的。
24.(本题2分)当我们在吃饭、睡觉、学习时,( )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25.(本题2分)脑总在不断地发送和接受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 )来完成。
三、判断题(共10分)
26.(本题2分)一个纸筒一边用手电照亮,另一边可以用眼直接看到光亮。( )
27.(本题2分)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 )
28.(本题2分)单摆的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
29.(本题2分)健康就是身体素质,属于遗传范畴,与生活习惯无关。( )
30.(本题2分)健康生活,快乐学习,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来调节情绪。( )
四、连线题(共10分)
31.(本题10分)连接机械设备和人体结构相似的部分及作用。
门窗上的合页 肌肉 带动骨骼运动
吊车的吊臂 关节 支撑身体
吊车液压动力部分 骨骼 活动的连接
五、实验题(共30分)
32.(本题4分)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请设计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要求:
(1)能模拟出骨骼、关节和肌肉,并做好标注:
(2)能模拟出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是需要一定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的。
提供的材料 ①纸板②钮扣或按钮③短木棍④皮筋⑤棉线⑥图钉
我选择的材料 (写序号)
我的设计图(注意图文结合,所用的材料与选择的材料相符)
(本题16分)如图是小明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你完成下面问题。
33.(4分)一个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与摆的( ),( ),( )有关。
34.(4分)实验中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是( ),( )。
35.(4分)小明记录两个摆在20秒内的实验数据如表。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绳长15厘米的摆 22 22 22
绳长30厘米的摆 16 16 16
有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摆动快慢与摆长的关系是:( )。
36.(4分)根据实验数据,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长应是( )。
A.小于15厘米 B.大于30厘米 C.15﹣30厘米之间
(本题10分)为研究“怎样的土地容易被水侵蚀”,科科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孔,在盆里铺上石子倒入土壤等,做成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丁4种样本,再用喷水壶从同样的高度,洒同样的水。
甲 乙 丙 丁
37.(5分)如果科科选择甲和乙进行比较,发现乙的土壤流失更严重,说明( )。
A.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
B.有坡度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
C.雨水侵蚀土地程度与坡度大小无关
38.(5分)经过动手实验,科科体会到土地结构对侵蚀有很大影响,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富饶,我们可以怎么做?
。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A、立竿见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不透光的物体会阻挡光的直线传播,会产生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五彩缤纷说的是在阳光照射下,不同颜色的景物反射出色彩斑斓的不同颜色,与光的直线传播形式无关,是不同颜色反射的光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少,主要是因为光是因为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2.B
【详解】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像与光源形状相同。由此证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3.C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荧光棒和灯光都是光源,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光不是光源。
故选C。
4.B
【详解】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所以科科能够听到爸爸的声音。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科科看不到爸爸是因为爸爸被某些景物挡住了,光线不能进入他的眼。所以,科科只能听见爸爸的喊声,却看不到爸爸,故选B。
5.A
【详解】“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故选A。
6.C
【详解】水钟计时是利用流水的等时性原理制作的,时间越长,水量越多,利用容器里的水位高低来确定时间。因此,用水计时时,最关键的地方是控制水匀速下滴,计时才会更为准确。故C选项正确。
7.C
【详解】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保持瓶内水面高度不变,从而保证水钟滴水的速度均匀。
故选C。
8.C
【详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水钟、日晷和机械摆钟比较,其计时精度最准的是机械摆钟。
故选C。
9.C
【详解】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以上选项中摆长最短的是C选项中的摆,故C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
10.B
【详解】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在研究摆锤重量对摆速的影响的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其他因素都不变,要改变的条件是摆锤重量。
11.A
【详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分析图片可知,A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地震造成的,B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侵蚀造成的,C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火山造成的。
12.A
【详解】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发生地震时应迅速到室外躲避,现代科学技术并不能精确预测地震。
13.A
【详解】河流在地势平坦地区水流速度减慢,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河道不断发生弯曲,形成凸岸和凹岸。在凹岸河水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后退,岸坡陡直,坡度大,河水深;凸岸河水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和缓,河水浅。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就是一个河曲地貌,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
14.A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从而形成风。分析图片可知,“风蚀蘑菇”形成示意图,空气流动方向跟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①,故选A。
15.A
【详解】地球的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温度达1500℃左右,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温度达2000℃~3000℃,地心处温度高达6000℃,厚度约3486千米。所以在地球内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故A选项正确。
16.A
【详解】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所以手被针扎到时,会瞬间把手缩回,传递过程为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A符合题意。
17.B
【详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所以长时间上网、打游戏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8.B
【详解】在家庭生活中,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做小小调解员,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充当搭桥人。所以居家学习时,爸爸和妈妈因为家庭琐事起了冲突,我应该做小小粘合剂,上前劝阻,B是正确的选项。
19.C
【详解】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包括心跳加快时加快,从而运送到全身的和增加。运动量、情绪、外部环境等。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我们的心脏每天要跳十万次左右。
20.B
【详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离不开锻炼、节食、规律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
A、体质好的人生病少,所以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选项观点正确;
B、油炸食品很香,但是不可以多吃,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选项观点错误;
C、多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所以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选项观点正确。
21. 斜射 折射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
22.日
【详解】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月面就会变暗,就会发生月食。
23.迅速
【详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变化是迅速的。
24.时间
【详解】时间是绝对的,无法改变的,它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均匀的流逝,不会受到任何因素影响。当我们在吃饭、睡觉、学习时,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25.神经系统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26.√
【详解】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同种均匀介质时会沿直线传播,所以光会沿着纸筒的一边传播到另一边。故题干说法正确。
27.√
【详解】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经历漫长的过程,古人主要利用太阳、水等进行计时。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它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类型。
28.√
【详解】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
29.×
【详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素质,还与生活习惯有关。平时多参加体育活动,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帮助,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0.√
【详解】健康生活,快乐学习,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进行调节情绪,比如适当的体育锻炼,听音乐,找人倾诉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31.
【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比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的结构,能伸能曲;起重机吊臂相当于相当于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手臂上的肌肉。
32.③④;
【详解】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设计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我用到了短木棍、皮筋,其中橡皮筋模拟的是肌肉,短木棍模拟的是骨骼和关节。
33. 摆长 摆动幅度 摆锤重量 34. 摆动幅度 摆锤重量 35.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36.C
【分析】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33.小明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提出猜想:一个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与摆的摆长,摆动幅度,摆锤重量有关。
34.根据探究实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读图可知,图中两个摆的摆长不同,属于研究的变量,因此,实验中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是摆动幅度,摆锤重量。
35.根据小明记录两个摆在20秒内的实验数据,绳长15厘米的摆,在20秒时间内摆动22次,绳长30厘米的摆,在20秒时间内摆动16次。由此可以得出摆动快慢与摆长的关系是: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36.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长15厘米的摆,在20秒时间内摆动22次,摆长30厘米的摆,在20秒时间内摆动16次。因此,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长应是15-30厘米之间。
37.B 38.植树造林、保护树木
【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沉积:水流中所夹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
37.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他们选择“甲和乙”进行比较,发现乙的土壤流失更严重,说明有坡度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因为这两组中改变的只是坡度。
38.土地结构对侵蚀有很大影响,有坡度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富饶,我们可以植树造林、保护树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