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0 18: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识字与写字(15分)
1.[房山区·改编]读下面的语段,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5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看mǎ tóu(  )停满xiǎo tǐng(  )的威尼斯,见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去看shēng chù(  )悠然自得地生活在liáo kuò(  )的牧场之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宁静之美;去看lǒng zhào(  )着神秘色彩的金字塔……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刀刃(rèn) 译名(zé) 遐想(xiá)
B.淤泥(yū) 毛毡(zhān) 哗笑(huá)
C.眺望(tiào) 精湛(zhàn) 缝隙(xī)
D.耸立(sǒng) 牛犊(dǔ) 翘楚(qiǎo)
3.下列同音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jùn】 (骏)马 (竣)工 (峻)峭
B.【gù】 照(顾) (雇)主 坚(固)
C.【chí】 (池)塘 奔(弛) 松(驰)
D.【yí】 (仪)态 (移)动 (遗)失
4.[房山区·改编]下列汉字笔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恢”字的第三笔是“丨”。
B.“尼”字的第四笔是“”。
C.“眺”字的第六笔是“丿”。
D.“姆”字的第六笔是“丶”。
5.[顺义区]请给下列句子中的“泛滥”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泛滥”一词的解释有:①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 ② 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1)我们不能让错误思想和言行自由泛滥。(  )
(2)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
 积累与运用(22分)
6.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他性情    ,不爱多说话。
(2)老人    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又继续说下去。
(3)一开学,    的校园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A.沉默 沉静 沉寂 B.沉静 沉寂 沉默
C.沉静 沉默 沉寂 D.沉默 沉寂 沉静
7.[新题型]下面的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绚丽的霞光中,渔夫摇着载有三两只成群结队的鸬鹚的小船从纵横交错的水道中慢慢驶来。他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摇着船桨,一点儿都不手忙脚乱,那样子真是悠然自得。
A.成群结队 B.纵横交错 C.手忙脚乱 D.悠然自得
8.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比喻)
B.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拟人)
C.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对偶)
D.天空如此干净,怎能不让人迷醉呢?(反问)
9.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写一写冬日雪后的情景。(3分)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0.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7分)
(1)《牧场之国》一文主要告诉我们“荷兰,是水之国,     ,
     ”。(4分)
(2)[新题型]初夏,我随妈妈来到乡间,看到了图中的画面,下列诗句最适合我吟诵的是(  )(3分)
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1.在“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入围的候选名单中,湖北黄冈有五个:麻城杜鹃花、红安烈士陵园、浠水三角山、黄梅五祖寺、英山桃花冲。一名湖北学生为“麻城杜鹃花”拟了一条广告语:麻城杜鹃花——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请你选择北京一处景点,仿照例子拟一条广告语来吸引游客。(3分)
                            
 阅读与感悟(33分)
(一)[新题型]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4分)
  【材料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千米,核心区域面积约3.6平方千米。现已出土的金面具残片、青铜立人像、青铜大面具、商青铜神树等文物深深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材料二】“云考古”就是利用网络技术,让网友们跟着镜头随时随地近距离观看考古过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曾连续4天直播三星堆考古过程,将一幅绚烂的古蜀图景展现在大众面前。面对新发现的六座“祭祀坑”,考古学家欣喜万分,他们将此次考古戏称为“拆盲盒”。通过镜头,大众目睹了出土文物的真容,发现一些器物造型奇特,一些人像、面具形态多样,表情各异,堪称三星堆“表情包”,引发网友天马行空的想象。
  【材料三】酷酷的历史,帅帅的文物。有一位同学根据文物图片和文物资料制作了“文物名片”:
1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3分)
(1)金面具残片、青铜大面具、商青铜神树、四羊方尊等都是三星堆现已出土的重要文物。 (  )
(2)“云考古”让人们不用到现场也能观看考古过程,这种方式有利于文物保护。 (  )
(3)青铜立人像和陶猪都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  )
13.阅读【材料二】,联系上下文,下列对两个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考古学家把挖掘“祭祀坑”比作“拆盲盒”,写出了考古人员挖掘时因未知而恐惧。
B.考古学家把挖掘“祭祀坑”比作“拆盲盒”,写出了挖掘过程充满未知和期待。
C.“表情包”用词有趣,体现了三星堆人像、面具的表情丰富。
D.“表情包”一词的使用,能引发网友们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阅读【材料三】,为“文物名片”选择照片,将序号填到相应的括号里。(3分)
① ② ③
15.阅读材料,结合文物特点,展开想象,完成填空。(2分)
  如果文物会说话,青铜立人像或许会说:“我屹立于高台, 威武肃穆!你我的目光相遇,注定是一场属于整个星球的相遇。”陶猪或许会说:“陶,醉了千年。呆萌可爱的我,定是你的掌中宝。”商青铜神树或许会说:“     ”
16.请为这三则阅读材料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3分)
A.远古四川——史前时代的四川
B.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
C.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
D.探寻古蜀文明——揭开沉睡千年的神秘面纱
(二)[房山区]海滨仲夏夜(19分)
  ①夕阳西下,西方的天空中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橘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熊熊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②夜幕降临,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时,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呈现出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长庚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芒,就像一盏明灯。
  ③夜色加浓,天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真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④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走着。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哗哗”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从那儿飞扬开来,像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从那儿涌起的波浪。
  ⑤月亮升上来了。它像一个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突然也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沙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⑥夜深了。海面渐渐恢复平静,皎洁的月亮在水里轻轻地摇晃。有的人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在这自由的天幕下,热闹的海滨也开始静静地入睡了。
(有删改)
17.[新题型]短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海滨仲夏夜的不同画面,请根据短文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6分)
时间 夜幕降临 月亮升上来
画面 晚霞壮丽 灯火辉煌
18.阅读短文,体会海滨仲夏夜的动、静之美,文中画“     ”的部分是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文中画“    ”的部分是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19.请你选择一个情景,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写一写下列景物的动之美或静之美。(2分)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20.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海滨仲夏夜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B.对夏天宁静夜晚的赞美之情。
C.对劳动者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D.对海滨仲夏夜美景和劳动者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21.本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海滨仲夏夜,请你从中摘抄出来,并写出摘抄的理由。(4分)
优美语句:                      
摘抄理由:                      
 表达与交流(30分)
22.题目:《我眼中的    》
提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你对我国的哪些文化遗产(如北京的故宫、陕西的兵马俑、四川的都江堰等)感兴趣呢?请你搜集整理资料后,把你感兴趣的一处介绍给大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把题目补充完整。
答案
1.码头 小艇 牲畜 辽阔 笼罩 
2.B 3.C 4.B
5.(1)② (2)① 6.C 7.A 8.C
9.示例: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像拉起了白色的大帐篷,大地银装素裹。原本光秃秃的枝丫上,像是一夜之间绽开了雪白的梨花,风一吹,花瓣便散落一地。
10.(1)花之国 也是牧场之国 (2)C 
11.示例:万里长城——长城永不倒,雄风万古扬。
12.(1)× (2)√ (3)× 
13.A 14.③ ① ②
15.示例:我,连接天地,以神鸟、铜龙为伴,立于世界中心。
16.D
17.时间:夕阳西下 夜色加浓 夜深了
画面:明星闪烁 波闪滩亮 海滨平静
18.动态 写出了海边的热闹景象 静态 写出了海滨夏夜的寂静之美
19.示例:放学后的校园: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整个校园仿佛被唤醒了,变得喧闹起来,快乐与轻松充满了每个角落。收拾书本声、欢笑声、道别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部放学交响乐。
20.D
21.示例: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通过动态描写,表现出了霞光照耀下海浪汹涌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了这景象的壮观。
22.思路点拨:可以写成导游词的形式,也可以写成游记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比如空间顺序,同时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