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15 10:0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三省六部 ②设三司 ③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④设特务机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2.秦朝的“丞相”一职最终被废止的朝代是(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3.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这表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 B.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
C.东厂是明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D.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
4.以下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小说第6 ( http: / / www.21cnjy.com )2回中的一段描写:“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判断该小说最早成书于( )21教育网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 )
A.锦衣卫 B.内阁 C.六部 D.八股文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1: 苏轼在论述我国选官制度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www.21-cn-jy.com
材料2:清人徐大椿写道:“读书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孤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3: 孙中山认为科举考试为“中国良好的旧法”,“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其实考试之法极良,不过当日考试之材料不良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科举制度是哪个皇帝创立的?完善这一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2)科举制度在建立和完善之初有何积极作用?
(3)这一制度在明朝有何变化?造成材料二中所说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C 5.D
二、材料解析题
(1)科举制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文帝创立的。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时,扩大了国学规模;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并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唐玄宗时,诗歌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21cnjy.com
(2)积极作用:科举考试使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才识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明朝时,朝廷开始采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股取士”的办法。科举考试只许从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按照严格的八股文程式完成,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21·cn·jy·com
原因:由于采用“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即时考中做官,他们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