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8 09:4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词语书写。(5分)
1.【新材料】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jiàn kāng(  )领域。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人们yù fáng(  )传染性jí bìng(  )的暴发,辅助医生制定xiáng xì(  )而高效的治疗方案,帮助在痛苦中zhēng zhá(  )的人们tuō lí(  )困境。
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琥珀(pò) 澎湃(bài) B.松脂(zhī) 繁衍(yǎn)
C.凌空(léng)隧道(shuì) D.乒乓球(pīng) 病灶(zhào)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响午 鸽子 B.拂试 断绝
C.开僻 膨大 D.蔬菜 迟钝
4.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与“糈”的读音相近的一项是(  )。
A.米 B.月 C.婿 D.籽
5.【厦门市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企业在厂房建设等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B.房间的窗口可以采光和通风。/整洁的街道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C.潜水运动能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他在网络聊天群中总是潜水,从不发言。
D.有什么问题我们最好摆到桌面上来谈论。/我喜欢用风景照片做电脑桌面。
6.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琥珀》这篇文章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特点和形成过程的相关科学知识     出来的,并不是随意的     。
A.猜测 探测 B.探测 推测
C.推测 猜测 D.预测 探测
7.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中华儿女,     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     在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A.无论 都 B.虽然 但是
C.不仅 还 D.如果 就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抽屉里堆满了许多获奖证书。
B.我们要学习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的精神。
C.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知识增长了许多。
D.公园里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鸣。
9.【福建特色】泉州的德化白瓷因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典典参观德化白瓷展览后,想了解瓷器发明的秘密,他应该阅读下面哪本书?(  )
A.《灰尘的旅行》 B.《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C.《十万个为什么》 D.《看看我们的地球》
10.下面是四年级(2)班的几位学生关于“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的讨论,其中,你不赞同哪位同学的看法?(  )
A.典典: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通常会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B.龙龙: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通常会联系上下文,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
C.华华: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的习惯是查资料,看资料中是否有相关内容。
D.同同: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会请教别人,如果别人也不知道,我觉得可以不用再思考了,毕竟是大家都不懂的问题。
11. 【龙岩市期中】下面这句话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的方法。
①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②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③后来,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④原来,每只蜻蜓的每片翅膀上,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这就是防止翅膀抖动的关键所在。⑤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8分)
12.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4分)
  诗中有美景,“黄师塔前江水东, 。桃花一簇开无主, ”写出了阳春三月,桃花盛放的江畔之景。
13. 请仿照例句,依据资料,介绍“巨型沉管”。(4分)
  例: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资料一: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连接而成,每节沉管重约8万吨。
  资料二:中国“辽宁号”航母满载排水量为6.75万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作答。 (36分)
(一)你所不知道的月亮(13分)
  没有月球这颗星,地球就不会有潮汐、四季,也不会以24小时为一天……科学家们已证实了月亮在很多方面对地球的影响。下面这些影响尽管科学家们尚在推理阶段,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植物的主宰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生物动力学认为,要获得最好的收成,不仅应采取施肥、杀虫等方法,还应选定合适的日子进行劳作。 播种与栽种应该选择月亮逐渐充盈时,采摘、切割与收获则应选在月亮由盈转亏时。这些生物动力学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的产量,但到底能够达到多大的效果,还难以估量。
动物们的女王
  虽然狼人在月圆之夜化身为狼只是魔幻故事里的情节,但月亮对动物确实有着不可否认的影响。一些海洋蠕虫等沙蚕属生物和红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繁殖似乎与月亮的周期是相适应的。此外,满月期间,夜间的亮度大大提高。生活在南美洲的夜猴借助月光延长了自己的捕猎时间,鹤和火烈鸟们也采取了相同的做法。这些都是对月亮变化的适应行为,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精神系统与月亮
  人们还相信其他一些说法:月球这颗小小的卫星对人类的精神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它会引发更多的灵感,也会诱发精神病、交通事故、斗殴等。生物专家目前还不能证实这些说法,但人们并不因此而认为这些是无稽之谈。在英国,每到月圆之夜,伦敦街道上的警力部署会比平日多出一倍来,至少这样的部署能使人们更加安心。
14.根据文章内容,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尚在推理阶段的是(  )。(3分)
A.没有月球这颗星,地球就不会有潮汐
B.没有月球,地球就不会有四季
C.月球使地球以24小时为一天
D.月亮能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15.满月期间,夜猴、火烈鸟等延长捕猎时间是一种(  )。(3分)
A.动物本能 B.适应行为
C.周期反应 D.被迫行为
16.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似乎”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4分)


17.【新角度】爸爸每天晚上要开车去上夜班,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爸爸提什么建议? (3分)


(二)【南平市期中】为什么人要喝水?(23分)
①为什么人要喝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甚至都没人会注意到。
②但提出这个问题后,却很少有人可以准确说出答案。为什么人需要喝水?我们的身体为什么需要水?没错,没有水我们就活不下去了。这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消耗着体内的水,所以我们需要补充水分。
③夏天,我们经常会大汗淋漓,那么汗从哪里来呢?它来自我们体内。天冷的时候,我们朝玻璃上哈气,玻璃上就会有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呢?也是来自我们体内。所以我们要及时补充水分。
④一个人一整天要消耗整整十二杯水。可能有人会吃惊地问:“真的有这么多吗?”没错,就是那么多。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补充这么多的水,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喝下或吃掉这么多水。
⑤没错,大部分水都是被我们吃下去的。我们生活中所食用的肉、蔬菜、水果、主食中都含有水。大部分食物中的水分都远远多于固体物质。肉里的水分占总重量的三分之二,黄瓜里差不多全是水。就说我们体内的水吧,比例也几乎和新鲜黄瓜一样。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四十千克,那么他体内的固体物质只有约五千克,剩下的全是水。与未成年人相比,成年人体内的水分含量相对会少一些,约占体重的四分之三。
⑥你也许会问: “为什么人体和黄瓜中的水不会像平常的水一样流出来呢?”那是因为人体和黄瓜的细胞结构比较特殊。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细胞和黄瓜细胞,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充满水分,这些细胞周围都是密闭着的。这就是人体和黄瓜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的原因。
⑦人体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水,那么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几天不吃饭还可以维持,但几天不喝水就受不了了。
(选自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有删改)
18. 一个人一整天要消耗多少杯水?(  )(3分)
A.八杯水 B.十杯水 C.十二杯水 D.二十杯水
19. 大部分食物中的水分都远远多于固体物质。”联系上下文,下列哪一项的理解是正确的?(  )(3分)
A.所有食物中的水分比固体物质多。
B.食物中的水分比固体物质少。
C.肉里的固体物质比水分要多一点。
D.大部分食物中的水分都比固体物质多得多。
20.联系本文,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3分)
A.人只有在运动时才消耗水分。
B.成年人体内水分含量和未成年人比,相对少一些。
C.肉和新鲜黄瓜的水分比例一样多。
D.成年人体内的水大约占体重的四分之一。
21.“你一定会感到疑惑,难道水可以吃下去吗?”这是原文中的一句话,放在哪个位置最合适?(  )(3分)
A.第②段前 B.第③段前
C.第④段前 D.第⑤段前。
22. 对短文第⑥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黄瓜的细胞结构特殊,周围都是密闭着的。
B.人体细胞和黄瓜细胞中充满水分,这些细胞周围都是密闭着的。
C.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细胞和黄瓜细胞, 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充满水分。
D.人体和黄瓜中的水不会像平常的水一样流出来的原因。
23.第⑤段“就说我们体内的水吧,比例也几乎和新鲜黄瓜一样”中的“几乎”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4分)


24.阅读短文时,你有什么疑问?请你将问题写下来,并试着回答。(4分)


习作。(30分)
25. 高尔基说: “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而很多科技的发明也离不开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同学们,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请尽情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做个小发明家吧!
  要求:①题目自拟,语句通顺;②展开奇思妙想,写出物品的特点。
答案
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1. 健康 预防 疾病 详细 挣扎 脱离
2. B 3. D 4. C 5. A 6. C 7. C 8. B 9. C 10. D 11. C
12. 春光懒困倚微风 可爱深红爱浅红
13. 【示例】组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巨型沉管非常重,每节巨型沉管的重量都超过了中国“辽宁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
(一) 14. D 15. B
16. 【示例】不能去掉。因为“似乎”一词表示一些海洋蠕虫等沙蚕属生物和红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繁殖和月亮的周期不一定是相适应的,这只是科学家的推理;如果去掉这个词即表示一些海洋蠕虫等沙蚕属生物和红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繁殖与月亮周期一定有关,表达意思与原文不符。这体现了文章用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7. 【示例】建议爸爸在出发前好好休息,开车时注意安全,提高警惕。
(二)18.BC 19.D 20.B 21.D 22.D
23.不可以删去。“几乎”表示差不多,如果删去,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我们体内的水的比例和新鲜黄瓜一样,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文章用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4.【示例】问题:文中多处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既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也可以强化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25.略。 【点拨】习作时,可以从生活中的需求出发,展开奇思妙想。描述样子时,可以从形状、颜色着笔;描述功能时,可以设想一个具体的场景,想象这个物品能发挥的作用。写作时,要突出所发明的物品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