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词语书写。(6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他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到山村shuài lǐnɡ( )乡亲们创业。孤独时,shǎn shuò( )的星星、宁静的hé tān( )、昆虫演奏的cuī mián qǔ( ),都是他的wèi jiè( )。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ruì lì( )的眼光,他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之路。
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锄头(chú)倘若(shànɡ) B.篱笆(lí) 鸡冠(ɡuàn)
C.绮丽(qǐ) 应和(hè) D.卜落(pǔ)蝙蝠(biǎn)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福州市期中]下列最可能与“骱(jiè)”的意思有关的一项是( )。
A.介绍 B.骨骼 C.肌肉 D.台阶
5.[福州市期中改编]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
瞧!这幅画上, 的竹笋正一根根破土而出,竹林旁的朵朵花儿争相开放,色彩 ,画得真是太 逼真了。
A.鲜嫩 鲜活 鲜艳 B.鲜嫩 鲜艳 鲜活
C.鲜艳 鲜活 鲜嫩 D.鲜活 鲜艳 鲜嫩
6.[龙岩市期中]下列对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最喜小儿亡赖(不讲道理) B.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
C.惟有蜻蜓蛱蝶飞(只) D.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
7.[福建特色]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厦门,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这里 ,有192米的财富中心、超过219米的建发国际大厦、300米高的世茂海峡大厦。
A.灯火辉煌 B.依山傍水 C.车水马龙 D.高楼林立
8.下面的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
9.[南平市期中]可可的妈妈给她打了一个电话:“今天晚上我要加班。你和爸爸先吃饭,不用等我。”假如你是可可,你应该怎样把妈妈的话准确无误地转述给爸爸呢?( )
A.妈妈对我说,今晚她要加班,你和爸爸先吃饭,不用等她。
B.妈妈对我说,今晚她要加班,你和爸爸先吃饭,不用等我。
C.妈妈对我说,今晚她要加班,我和你先吃饭,不用等她。
D.妈妈对他说,今晚她要加班,我和你先吃饭,不用等我。
10.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B.《乡下人家》按照屋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
C.《三月桃花水》中,作者把有桃花香味的水叫“桃花水”。
D.《天窗》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作品。在文章中,作者不仅描绘了孩子们通过天窗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他们想象的情景。
11.[福建特色]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关于福建土楼的起源,比较主流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于东晋以来,社会生活动荡不安,中原地区士大夫家族举族南迁。进入闽西地区的客家人,为保护族人安全逐渐创造出土圆楼这种全族聚居的传奇的民居形式。第二种说法是明初开始,中国沿海地区受到侵犯,沿海居民不得不后退至山区举族合力建造土楼以抵御敌人。
A.福建土楼历史悠久。
B.福建土楼是一种传奇的民居形式。
C.福建土楼起源的比较主流的两种说法。
D.福建土楼的作用是抵御敌人,保护族人安全。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9分)
1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在古人的笔下,乡村生活是一幅和谐的画卷,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杨万里的眼中,是“ , ”的儿童捕蝶图;在辛弃疾的词中是“ ,白发谁家翁媪”的悠闲自在图;在范成大的笔下是“梅子金黄杏子肥, ”的夏季田园图。
(2)“俏也不争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赞美了梅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13.仿照下面的句子,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3分)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滨景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和文章,按要求作答。(35分)
(一)(16分)
[材料一]农家乐是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农家院周围一般有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不仅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种植和采摘的快乐,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住农家院,吃农家菜,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材料二] ××山庄农家乐一日游行程安排
14.根据材料二,正常情况下,游客从出发地坐车到旅游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 )(3分)
A.大约15分钟 B.1小时以内
C.大约1小时15分钟 D.1. 5小时以上
15.根据材料二的行程安排,参加该农家乐一日游的游客可能体验不到下列哪一种快乐?( )(3分)
A.享受特色美食的快乐 B.种植的快乐
C.采摘的快乐 D.呼吸清新空气的快乐
16.华华参加了材料二中的农家乐一日游,她还买了许多特产,下列最有可能是她带回来的特产的是( )。(3分)
A.海鱼、柿子、茶叶 B.茶叶、番石榴、河虾干
C.竹笋、番石榴、日光岩馅饼 D.海鱼、竹制品、南普陀素饼
17.[新角度]假如你是导游,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为材料二中的山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作为导游词。(5分)
18.随着各地农家乐旅游的火爆,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如游客在林子里打鸟、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等。为保护环境,请为“农家乐”设计一条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2分)
(二)炊烟(节选)(19分)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见它升起三次。
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而且在乡间,最清凉的风也只有在早晨才能领略得到。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才是最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含义。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有改动)
19.作者笔下,早晨、中午、黄昏的炊烟各有特点。下列选项中,不是炊烟的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最随意 B.最清淡 C.最惬意 D.最纯粹
20.“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句话中“霸道”的意思是( )。(3分)
A.野蛮 B.张扬 C.强烈 D.强硬
21.短文如果按照“总—分—总”结构来写,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结尾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傍晚几缕炊烟的升起,我便贪婪地呼吸着老房子里新米特有的味道。
B.冬天北风吹过,夕阳从山的另一端落下,家乡的炊烟升起,又被北风吹散。
C.“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这就是我最爱的炊烟,这就是我最爱的乡村悠闲生活。
D.下雨时炊烟也不会缺席,在蒙蒙的细雨中,炊烟照旧袅袅,撑着伞踩在石板路上,炊烟会引着你回家。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早晨的炊烟最惬意,中午的炊烟最随意。
B.现在大多数家庭用电磁灶炒菜,冒出来的烟叫“炊烟”。
C.“炊烟”是烧火做饭时从房顶烟囱上面飘出来的烟。
D.“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见它升起三次”是因为一天要做三次饭,分别是早饭、午饭、晚饭,所以一天会看到三次炊烟。
23.如果给短文第4、6自然段配画,请你试着分别给画面取个名字。(4分)
第4自然段:
第6自然段:
2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习作。(30分)
25.乡下人家充满诗意,小小天窗引人遐想,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生活处处皆美好。你印象中最美好的地方在哪里?你为什么喜欢那里?请以“最美好的地方”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按一定的顺序写;②写出景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③用上本单元所学的表达方式;④不少于350字。
答案
第一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1.率领 闪烁 河滩 催眠曲 慰藉 锐利
2.C 3.B 4.B 5.B 6.A 7.D 8.B 9.C 10.C 11.C
12.(1)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醉里吴音相媚好 麦花雪白菜花稀
(2)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13.【示例一】图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高耸的山峰,蜿蜒流淌的小溪和悠闲的牛羊,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草原风光图。
【示例二】图二:稀疏的篱笆,悠闲的小鸡,低矮的房子,构成了宁静的农家小院景观。
(一)14.C 15.B 16.B
17.【示例】××山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也可以钓鱼、摘果、品尝美味的农家菜,还可以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或来个舒适的温泉浴,放松身心。希望大家在这里有一段回味无穷的记忆。
18.【示例】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欢乐。
(二)19.B 20.C 21.C 22.B
23.【示例】惬意炊烟图 纯粹炊烟图
2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炊烟和朴实的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5.略。 【点拨】本题要求写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抓住时序特点、场所特点、景色特点,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来写;②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景物写生动,突出景物特点;③将情感融入景物中,借景物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