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工大附属龚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选:(20*2=40分)
1.目前上海及我国很多城市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程,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提高垃圾利用效率
C.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D.增加环卫工人数量
读示意图,完成2-3题。
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栖息地破坏 C.气候变化 D.小行星撞击
3.下列属于物种锐减带来的危害是(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的问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完成4-5题。
4.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5.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2016年8月27日,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碳账户”,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开通加入蚂蚁森林点击开始种树以后,通过一系列低碳生活项目赚取绿色能量值,当能量值挤满就可以在支付宝养一棵虚拟的树苗。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会为大家在现实世界种下一棵真树,有梭梭、沙柳、樟子松……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是蚂蚁森林最早种植梭梭树的地区,到目前为止,阿拉善地区的梭梭树已经被领完。据此完成6-7题。
6.除了公交地铁出行、移动支付等常见的低碳行为之外,下列举措也属于低碳行为的是( )
①外卖点餐 ②开通社区纳凉点 ③电子化办公 ④E-mail,微信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为适应阿拉善地区的地理环境,梭梭树的形态特征有( )
A.叶片细小,呈鳞片状 B.叶片宽大,有气孔
C.根系不发达,埋藏深 D.板状根大,树根长
大气污染是我国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PM2.5、SO2、NO2等是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下图示意我国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主要由燃煤产生)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华东城市相比,东北城市( )
A.PM2.5浓度日变化较小 B.PM2.5总体浓度较低
C.SO2浓度日变化较小 D.SO2总体浓度较低
9.城市PM2.5多年平均浓度在14时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可能是此时( )
A.对流运动较强 B.逆温作用较强
C.汽车尾气排放少 D.冷锋经过
10.为降低PM2.5和SO2浓度,各城市应( )
A.加强空气监测,及时预报污染的浓度 B.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市区禁行机动车
C.调整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尽量减少外出,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2004年湟鱼在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1-14题。
11.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拆除水坝 ②修建过鱼通道 ③阻止鸟类捕食 ④封湖育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
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
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解决青海湖流域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后形成的岩层在上。下图为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景观,读图完成15-17题。
15.含有以上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丁-乙-甲 C.乙-甲-丁 D.丙-甲-丁
16.甲出现在哪一地质年代( )
A.古生代早期 B.中生代 C.古生代晚期 D.新生代
17.推断丁图所在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第18-20题。
18.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Ⅲ层大气被称为高层大气,在该层可以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是( )
A.飞机 B.雷电 C.极光 D.热气球
20.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平流层中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B.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从平流层顶部到5000千米的高空是高层大气,该层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中的水汽和微小颗粒,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低层大气由多种成分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气成分,并引发了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下左图为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和全球气温的变化示意图。
21.推测近年来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臭氧含量的总体变化特点。(4分)
22.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这是因为臭氧可以________________(2分)。分析近年来臭氧含量的变化对地球生命造成的不利影响(2分)。
23.简述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24.近150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___(2分),简述为减缓气温的这种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措施(6分)。
(二)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滋养着我们,为我们带来资源,同时也存在自然灾害我们必须保护资源,有效减灾避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第54个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也已经深入人心。
材料二:古生代以来,地球上共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在第5次大灭绝事件中,恐龙作为一代地球上的霸主不可思议的在地球上消失。
材料三: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1月10日1时47分,在印尼班达海(130.10°E,7.20°S)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100千米,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中城市分布,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14米,暂无人员伤亡报道。
25.图乙中表示地球的字代号是__________;由于地球__________适中,使地表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每空2分,共4分)
26.耀斑发生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层(填字母),太阳活动的另一标志太阳黑子发生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层(填字母),结合下图回答,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__________年。(每空2分,共6分)
27.“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话中的某一项要素、其所属的地球圈层、其对应图2中的字代号可以表达为:“水”一水圈一A。再列举两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恐龙作为一代霸主,生活在___________代(选填: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2分)其生存发展与他们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与恐龙同一地质时期的是(A.原始陆壳形成B裸子植物繁盛 C.喜马拉雅造山运动D.哺乳动物大发展)(2分)
29.1月10日的印尼班达海地震,发生于以下哪一层中( )(2分)
A.地壳 B.外核 C.地幔 D.内核
30.与图乙中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条件是( )(2分)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2022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此次授课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并且实现了天地互动。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1月1日凌晨,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材料二: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我国青海站钻获236℃高温干热岩体。
材料三:随着化石能源地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光伏产业链中,已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
31.中国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位于大气垂直分层的__________层(选填:A.热层 B.中间层 C对流层 D.平流层),该层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_________(选填:A.递增 B.递减)(每空2分,共4分)
32.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称为逆温层。逆温层位于大气层的___________层(选填:A.热层 B.中间层 C.对流层 D.平流层),逆温出现时会___________大气污染(选填:A.加重 B.减轻)(每空2分,共4分)
33.干热岩的埋藏位置位于图1中的_______层(填字母)(2分)
34.有关岩石圈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2分)
A.包括地壳和软流层 B.全球厚度均一
C.是岩浆的发源地 D.由岩石组成
35.图1所示地震波,m是_______(选填:A.横波 B.纵波)其在地下2900千米处变化情况是_______。(每空2分,共4分)
36.光伏发电和化石能源都是源自于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所产生的能量。若要选择一处作为光伏产业布局的主要点,以下几处地点中最合适的是( )(2分)
A.青藏高原 B.东欧平原 C.亚马逊雨林 D.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BBAAA 6-10BABAC 11-15BCCCA 16-20ACBCD
二、综合分析
(一)
21.臭氧含量降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降幅最大。
22.吸收紫外线 臭氧含量降低,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3.化石能源的燃烧排放大量的CO2;破坏植被,导致植被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24.波动上升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恢复和保护天然植被;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节能减排意识等。
(二)
25.C;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填空4分)
26.B A 11
27.“山” 岩石圈 B; “山” 地壳圈 B;“田” 地壳圈
B;“田” 岩石圈 B; “林” 生物圈 C;“草” 生物圈 C;“湖” 水圈 A;(以上任选山或田得2分;任选林或草得2分;湖也可得2分。总分不超过4分)
28.(1)B (2)B
29.C
30.C
(三)
31.(1)热层 (2)A
32.(1)D (2)A
33.A
34.A
35.(1)A (2)突然消失
3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