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9 23: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地球运动
一、绘制示意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光照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分)
1.图示节气和日期是( )。(2分)
A.春分、3.20 B.夏至、6.21 C.秋分、9.22 D.冬至、12.21
2.图中晨昏线的类型是( )。D向A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是( )。(2分)
A.昏线、向左偏 B.晨线、向左偏
C.晨线、先向左偏再向右偏 D.昏线、先向右偏再向左偏
3.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附近,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 )。(2分)
A.远日点、快 B.远日点、慢 C.近日点、慢 D.近日点、快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A.(0°,150°W) B.(23°26′S,90°W)
C.(23°26′N,90°W) D.(23°26′N,150°W)
5.图中A、D两地时刻________(相同或不相同)。此时,C地是__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和北京属于同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约为________。此日,D点的白昼大约有________小时。三个月后,A点昼夜长短状况大致是________。(6分)
二、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上海(121°E,31°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内开展了地球运动相关学习活动。小组成员测量并记录了某日某时段学校旗杆影子的朝向和长度(图1),其中OA和OB影子长度相同。图2示意学校教学楼和旗杆的相对位置。
6.当旗杆的影子为OE时,教室里时钟的时间显示为_________;当OE达到年中最短值时,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2分)
7.从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OE的长度有何变化规律?(6分)
8.小组成员记录了某时段连续四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此时可能是( )(2分)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06:05:13 17:04:43
06:06:01 17:03:53
06:06:49 17:03:03
06:07:38 17:02:15
A.2月 B.4月 C.8月 D.10月
9.请帮助该小组绘出OE达到一年中最短值时的昼夜分布图(要求: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分)
岩石与外力作用
三、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分)
“石老人”是青岛市(36°N,120°E)崂山区的地标性景观,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距岸百米处有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岩石,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
据分析,“石老人”已经有6000多岁,组成“石老人”地区的岩石多为喷出岩中的流纹岩和安山岩,是火山活动的遗物。2022年10月3日凌晨,其上半部分突然坍塌,“石老人”的“头”和“胳膊”都不见了。在此之前就有游客称“石老人”在“变老”,需要人工修葺。左图为“石老人”坍塌前拍摄照片,右图为坍塌后照片。
10.让“石老人”受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
A.海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堆积
11.形成老人岩的岩石可能具有的性状特点是( )(2分)
A.有化石 B.有气孔 C.有层理 D.较坚硬
12.“石老人”形成过程可能是( )(2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3.试从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4分)
14.有专家提出需尽快修复“石老人”景观,对此你是否赞成,说出你的理由。(4分)
15.形成“石老人”的岩石对应“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________,⑤表示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说出丁类岩石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4分)
16.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简述上图中埋藏在地下的岩石乙、戊转变为丁的过程(6分)。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四、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5分)
内力作用使地表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向平缓。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影响下,地球表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图1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褶曲为背斜构造。图2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图1中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2分)
A.⑤③④②①⑥ B.⑤③④①②⑥ C.②④③⑤⑥① D.②④③⑤①⑥
18.图1中( )(2分)
A.Y岩体有明显的气孔 B.F岩层因挤压质地紧密
C.断层左侧相对下降 D.该处褶曲是受张力影响形成的
19.以下山脉岩石与Y岩体属于一类的为( )(2分)
A.武夷山 B.长白山 C.泰山 D.黄山
20.图2中,从地质构造来看,甲地属于________,乙地属于________,丙地属于________。(3分)
21.图2中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地表的位置为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2分)。
22.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说明图2甲乙丙中出现地形倒置的位置并解释形成过程。(6分)
23.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红海、地中海面积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8分)
天气系统
五、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海陆兼备的国家,每年不同季节会受到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表示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图2为我国某季节某日海陆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材料二: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图3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24.图1中等压线P1、P2、P3的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图1中IG为__________锋,JH为__________锋。(3分)
25.请在答题纸上为图1中的两个锋面画出锋面符号。图中B、C、D、E、F五地中最易形成降水的为__________。(3分)
26.此时,图2中北京受到西侧天气系统的影响,盛行风向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27.每年7、8月影响我国江淮地区的特殊天气是__________,其实本质应该是下列哪一种天气系统( )(3分)
A. B. C. D.
28.每年华北地区会出现“春旱”现象,根据我国雨带推移规律,发生春旱时雨带的位置位于图3中( )处。(2分)
A.I处 B.Ⅱ处 C.Ⅲ处 D.以上都不是
29.图2中,未来几天北京受西侧天气系统的影响,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2分)
A. B. C. D.
30.比较图2中M、N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解释原因。(4分)
31.玉米生长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请运用雨带推移的知识,分析该地区7、8月份玉米生长的关键期经常出现异常天气的原因。(6分)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答案
(一)(14分)
1.B 2.C 3.B 4.C 5.相同;6;2;1/4;10;昼夜等长。
(二)(12分)
6.11:56;82°26'
7.从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22日,OE长度逐渐变长;到2023年12月22日时达到最长;2023年12月22日至2023年12月31日OE长度逐渐变短。
8.D
9.(注意晨昏线与经线圈切点是否正确)
(三)(22分)
10.A 11.B 12.D
13.外力风化、侵蚀,最终在重力作用下崩塌;人类活动加剧了坍塌的速度。
14.赞成;石老人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观赏价值;景观知名度高,是当地地标性景观,对游客吸引力强,修复后能有利于青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不赞成:石老人是海蚀柱,部分损毁乃至消失,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没必要修复;周边风大浪急,在海水中经常被风化、侵蚀,人工修补很难承受自然的破坏;石老人景观单一,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有限,修复的经济意义不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
15.丙;变质作用;有化石,有层理构造
16.埋藏在地下的岩浆岩和变质岩经构造运动的抬升出露地表,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17.A 18.C 19.B
20.断层;背斜;向斜
21.甲,甲为断层,断层处岩石破碎,地下水容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地表。
22.乙、丙;乙地,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山谷;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向斜内部受到挤压力,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峰。
23.红海面积会不断扩大,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张裂,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地中海面积缩小。
24.P1>P2>P3;冷;暖 25.略 BE 26.B 27.伏旱;D
28.C 29.C
30.M>N;M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1.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一般7、8月份雨带推移至华北地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但夏季风通常不稳定,夏季风过强的年份,华北地区降水多,会出现涝灾;夏季风过弱的年份,降水量变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玉米生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