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12月大联考(高三)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12月大联考(高三)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9 23:19:55

文档简介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三)参考答案
地理
1.C【解析】由表可知,表中七天昼长均大于12小时,
边缘,位于第一级阶梯,气候高寒缺氧,山高谷深,
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渐早,日落渐晚,
地势崎岖,开发难度很大,经济发展缓慢,人烟稀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C项正确。
少。D项正确。
2.A【解析】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该地处于夏半年,该
12.B【解析】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多窗户可
期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项正确。
以使室内获得更多光照,增加室温,抵御寒冷。B
3.B【解析】风蚀壁龛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一般广泛
项正确。
分布在风蚀作用显著的西北干旱地区。甘肃省位于
13.B【解析】传统民居一般是就地取材的建筑。图示
我国西北干早地区。B项正确。
建筑以木材为基本建筑材料,说明俄罗斯是森林辽
4.C【解析】风蚀壁龛由浅小的凹坑发育而来,浅小
阁、林木资源丰富的国家。B项正确。
的凹坑与物理风化作用密切相关。气温日较差大的
14,B【解析】会展中心需要客源范围广、产品交易规
地方,物理风化强烈,③正确。浅小的凹坑,受风沙
模大,会展类型丰富、人流物流强度大、信息交流量
旋转磨蚀,形成口小坑大的石窝,即风蚀壁龛,①正
大的城市,满足这些条件的应当是以发达经济为依
确。C项正确
托,各种交通方式发达,为一区域的交通枢纽的城
5.A【解析】风蚀壁龛由风力吹蚀和磨蚀作用形成,
市。①③错误,②④正确,B项正确。
风力越大,磨蚀作用越强,越可能形成壁龛,迎风岩
15.B【解析】省会城市等级高,基础设施完善,具有一
壁风力强,风力吹蚀和磨蚀作用强。A项正确。
定的经济实力,对客源的吸引力较大,B项正确。
6,B【解析】由图可知,阿勒河由东南向西北流经布里
省直辖县级市不一定经济实力强,A项错误。省区
恩茨湖,是该湖泊的补给水源,但下游河流不能补给
面积最大城市不一定经济实力强,C项错误。省区
该湖泊。B项正确。
港口城市,如连云港、烟台、威海等均不是省区会展
7.B【解析】阿勒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东部冰川,夏
中心所在地,D项错误。故选B项。
季冰川积雪融化量最大,故阿勒河水位最高的季节
16.C【解析】由表可知,会展中心主要集中在环渤海
是夏季。B项正确。
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中原地区是以
8.A【解析】伯尔尼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以北较平缓地
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从经济实力、交通
带,河流落差减小,河流侧蚀作用增强,形成河曲地
发达程度、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其他会展中心城市集
貌。A项正确。
聚带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③错误,①②①正确。
9,D【解析】由图可知,四川省东北部各市人口密度
C项正确。
较大,藏族聚居区,即西北部人口密度最低,①错误,
17.B【解析】西安市为陕西省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和
②正确。成都市人口密度最大,③正确。藏族聚居
经济规模位居全省第一,与省内、省外以及国外城
区人口分布密度小,但分布不一定均匀,④错误。D
市机场之间有航空运输线相连,成为陕西省的枢纽
项正确。
机场。B项正确。
10.B【解析】由材料可知,两年内四川省净增人口7
18.D【解析】陕西省是西邵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
万多人·且人口为自然负增长,其中人口迁移起重
议实施的重点省份,因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要作用,由此说明四川省人口迁出量小于人口迁入
①正确。由材料“陕西省交通构成是以铁路为骨
量。B项正确。
架,公路为网络,水运、管道为辅助,航空运输为补
11.D【解析】四川阿坝和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
充的交通运输体系”可知,陕西省的铁路,公路交通
·地理答案(第1页,共3页)·精准备考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三)
地 理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我国某地理研学小组连续七天观测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星期 日出 日落
周一 06:04 18:46
周二 06:02 18:47
周三 06:01 18:48
周四 05:59 18:48
周五 05:58 18:49
周六 05:56 18:50
周日 05:55 18:51
1.此次观测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赤道以北,向南移动
B.赤道以南,向南移动
C.赤道以北,向北移动
D.赤道以南,向北移动
2.观测期间当地日出、日落方向分别为 ( )
A.东北、西北 B.东北、西南
C.东南、西南 D.东南、西北
某中学生在假期旅游途中,发现某一陡峭的岩壁上,分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呈蜂窝状的凹坑(如下图)。 经查询确定为风蚀壁龛。 据此完成3~5 题。
地理试题 第1页(共 8 页)
3.该风蚀壁龛可能位于 ( )
A.山东省 B.甘肃省 C.云南省 D.广东省
4.该地有利于风蚀壁龛发育的自然条件是 ( )
①风沙天气多 ②光照日变化大 ③气温日较差大 ④冻融作用频繁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风蚀壁龛一般发育在岩壁的 ( )
A.迎风面 B.背风面 C.向阳面 D.向阴面
阿勒河是瑞士最长的河流,流程约295 千米,流域面积17 620 平方千米。 阿勒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东部冰川,流经首都伯尔尼市,最终注入莱茵河。 阿勒河在伯尔尼形成了著名的“阿勒环”,即阿勒河环绕着伯尔尼古老的小镇而行。下左图为阿勒河水系图,右图为“阿勒环”俯瞰图。据此完成6~8题。
6.阿勒河与布里恩茨湖的补给关系是 ( )
A.湖泊补给上游河流 B.上游河流补给湖泊
C.湖泊仅补给河流 D.河流仅补给湖泊
7.阿勒河水位最高的季节为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伯尔尼的“阿勒环”属于 ( )
A.河曲地貌 B.地堑构造
C.火山地貌 D.褶皱构造
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
2020年末,四川省常住人口约8 367 万,2022 年上升到8 374 万,同时面临着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局面。下图为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四川省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
①西部多,东部少 ②东北部多,西北部少
③成都市人口密度最大 ④藏族聚居区人口分布均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近年来,四川省的人口迁移趋势可能是 ( )
A.人口迁出大于迁入 B.人口迁入大于迁出
C.省内人口迁移量大 D.跨省人口迁出量大
11.四川阿坝和甘孜州与其他市(州)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两州 ( )
A.气候寒冷,土地紧缺 B.干热河谷,淡水稀少
C.日照强烈,地面裸露 D.高寒缺氧,地势崎岖
建筑是在一定地域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域文化。下图为俄罗斯传统民居建筑景观。据此完成12~13 题。
12.图示建筑设置较多窗户的主要目的是 ( )
A.通风透气 B.增加采光
C.装饰建筑 D.节省用材
13.图示建筑在俄罗斯各地均有分布,说明俄罗斯 ( )
A.平原地形辽阔 B.森林资源丰富
C.建筑技术高超 D.人口分布均衡
会展业是会议业、展览业和节事活动的总称,是新兴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场馆作为举办展览会的重要载体,在会展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城市都会建设相关建筑来承办展览、会议等活动。 目前我国有十大会展中心(见下表)。 据此完成14~16题。
排名 地点 会展中心
1 北京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2 上海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3 广州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4 深圳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5 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6 深圳 深圳会展中心
7 广州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8 天津 天津国家会展中心
9 上海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10 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14.我国十大会展中心所在城市具有的共同区位优势有 ( )
①临海区位 ②经济发达 ③历史悠久 ④交通枢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5.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会展中心大多布局在该行政区的 ( )
A.省直辖县级市 B.省会城市
C.面积最大城市 D.港口城市
16.目前,我国已形成大规模的会展中心城市集聚带,其中包括 ( )
①环渤海会展中心城市集聚带
②长江三角洲会展中心城市集聚带
③中原会展中心城市集聚带
④珠江三角洲会展中心城市集聚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陕西省交通构成是以铁路为骨架,公路为网络,水运、管道为辅助,航空运输为补充的交通运输体系。 目前拥有五个民用机场(见下图),已形成“一枢纽四支线”的机场格局。 据此完成17~18 题。
地理试题 第4页(共8页)
17.陕西省“一枢纽四支线”中的“一枢纽”指的是 ( )
A.延安南泥湾机场
B.西安咸阳机场
C.榆林榆阳机场
D.汉中城固机场
18.今后,陕西省地级市都将建有机场,反映出陕西省 ( )
①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②陆路交通欠发达
③地形复杂,地势崎岖
④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近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提出一系列低碳建设发展指标,探索低碳发展模式。 目前,单位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等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该生态城从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交通、零碳试点示范等五方面全面展示低碳城市的建设成果。据此完成19~20题。
19.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开发的低碳能源有 ( )
①水能资源 ②生物能资源 ③太阳能资源 ④风能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目前,该生态城内不断完善绿色交通体系,支撑起绿色交通体系的出行方式有 ( . )
①轨道交通 ②航空运输 ③新能源公交 ④河流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理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60 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经过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冬季,中国渤海中东部、渤海海峡、黄海、东海海域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以山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地区最为显著。下图为山东半岛冬季年平均海效应降雪量分布图(1971—2008 年)。
(1)分析烟台、威海海效应降雪最显著的主要原因。 (6分)
(2)推测拉尼娜现象对渤海和黄海海域海效应降雪的影响。(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谷子喜温、喜光、耐旱怕涝。乌干达以高原地形为主,东非大裂谷西支纵贯西部,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000 至1500 毫米之间,3至5月、9至11月为雨季,其余为2个旱季,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谷子生长。谷子是乌干达传统作物之一,但生产技术落后,土壤肥力低,单产量不高。近年来,在乌干达政府支持下,中国专家指导当地农民科学种田,谷子产量不断增长,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下图为乌干达山脉、河流与湖泊分布图。
地理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1)说出乌干达形成两个旱季、两个雨季的原因。(4分)
(2)分析乌干达发展谷子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述中国专家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做出的努力。(8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为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西连努鲁儿虎山,属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过渡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一五”时期建立的国家重要能源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经过多年努力,目前的阜新市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四个优势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得到根本转变。近年来,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废弃矿山重披绿装,并启动“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使阜新市走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示意阜新市位置。
(1)分析阜新市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区位优势。(6分)
(2)从引进四大优势新兴产业角度,简述阜新市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产生的好处。(4分)
(3)简述阜新市“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的地理背景。(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龙南市位于江西省最南端,毗邻大湾区,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客家古邑。 该市近年来把握大湾区产业溢出机遇,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出台了《龙南电子信息产业优惠政策》《龙南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企业人才创新创业。 同时,龙南市构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龙南融入了大湾区 1 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 目前,龙南市电子信息企业 70%以上来自大湾区,并形成产业集聚。 下图示意龙南市位置。
(1)说明龙南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区位优势。 (6分)
(2)分析龙南市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效益。(6分)
(3)简述龙南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应采取的有效措施。(4分)
地理试题 第8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