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请注意:①时量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4 O 16 Fe 26 Co 27
一、单选题
1.已知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区分别是
A.第四周期ⅡB族;区
B.第四周期ⅧB族;区
C.第四周期Ⅷ族;区
D.第四周期Ⅷ族;区
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 B.氮分子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
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4.下列关于我国最新科技成果的化学解读错误的是
科技成果 化学解读
A 首次发现烷基型产甲烷的古菌,原油有望高效转化成天然气 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都是CH4,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纳米Cu2O表面改性控制CO2电化学还原制备C2H4和合成气 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 利用催化剂Ni2Al3实现原生生物质大分子高选择性转化成CH4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锂电池或二次电池的研究引领全球清洁能源 锂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A.A B.B C.C D.D
5.常温条件下,向V1mL浓度均为c mol·L-1的弱酸HA和HCl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弱碱BOH,溶液的导电能力随B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 = 0.1 mol·L-1
B.b点溶液中c(B+) +c( BOH) =c(A-) +c( HA)
C.若c点溶液中c(BOH) >2c(HA),则BA溶液显碱性
D.滴加BOH溶液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6.常温下,用0.1 mol·L-1的CH3CO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当滴加V mL CH3CO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7。已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Ka= B.V= C.Ka= D.Ka=
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方案 取铁电极附近溶液滴加铁氰化钾 将NO2球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目的 证明比更难溶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证明能在该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A.A B.B C.C D.D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每生成22.4L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
B.标准状况下,22.4L HF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A
C.0.1moL/L的溶液显中性,1L该溶液中含离子数小于0.1 NA
D.1mol重水()比1mol水多NA个质子
9.已知M、N、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由五种元素构成的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Y与Z同主族,N的基态原子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的4倍,且M、N、Y原子序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溶液的酸性
C.简单氢化物稳定性YD.Z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点燃,产生苍白色火焰
10.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图和乙酸乙酯提纯操作的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为分液
B.无水硫酸钠在流程中做吸水剂
C.向试管中先加入冰醋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乙醇
D.试管b中饱和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1.无水三氯化铬是常用的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现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制备,反应原理:。已知光气COCl2有毒,遇水发生水解。
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A中试剂为热水,长玻璃管可平衡压强,便于观察是否出现堵塞
B.实验过程中若D处出现堵塞,可微热导管堵塞处
C.E为产品收集装置,F装置可防止E中产品潮解
D.G中可盛装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12.利用电渗析法再生钠碱循环脱硫中的吸收液,并获取高浓度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双极膜在电流作用下可将水解离,膜两侧分别得到H+和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极膜右侧得到的是H+
B.再生吸收液从M室流出
C.相同条件下,阳极生成气体,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
D.N室中、分别与H+发生反应可得高浓度
13.已知常温下,碳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1、K2。向0.100 mol·L-1 Na2CO3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假设没有二氧化碳放出)。下列各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2的Na2CO3溶液中:c(H2CO3):c(HCO):c(CO)=1:1012K1:1020K1K2
B.pH=7的溶液中:c(Cl-)=c(HCO)+c(H2CO3)
C.c(Cl-)=0.100 mol·L-1溶液中:c(OH-)-c(H+)=c(H2CO3)-c(CO)
D.c(HCO)=c(CO)的碱性溶液中:c(Cl-)+c(HCO)>0.100 mol·L-1+c(H2CO3)
14.一定条件下,反应H2(g)+ Br2(g)=2HBr(g)的速率方程为v= kcα(H2)·cβ(Br2 )·cγ(HBr) ,某温度下,该反应在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如下:
c(H2)/ (mol·L-1) c (Br2)/ (mol·L-1) c(HBr)/ (mol·L-1) 反应速率
0.1 0. 1 2 v
0.1 0.4 2 8v
0.2 0.4 2 16v
0.4 0.1 4 2v
0.2 0.1 c 4v
根据表中的测定结果,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表中c的值为1
B.α、β、γ的值分别为1、2、- 1
C.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Br2(g)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
D.在反应体系中保持其他物质浓度不变,增大HBr(g)浓度,会使反应速率降低
三、填空题
15(14分).金属钼在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钼(Mo)的常见化合价为+6、+5、+4。由钼精矿(主要成分是)可制备单质钼和钼酸钠晶体(),部分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钼酸微溶于水,可溶于碱液和氨水。
回答下列问题:
(1)钼精矿焙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钼精矿焙烧时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请你提出一种实验室除去该尾气的方法 。
(3)由钼酸得到所用到的硅酸盐材料仪器的名称是 。
(4)焙烧钼精矿所用的装置是多层焙烧炉,图2为各炉层固体物料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数(φ)。
①x= 。
②焙烧炉中也会发生与反应生成和的反应,若该反应转移6mol电子,则消耗的氧化剂的化学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 、 。
16(14分).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价和+3价,其中CoCl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 (乙酸钴)并验证其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l2 4H2O,其实验装置如下:
①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钴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烧瓶中的溶液制取干燥的CoCl2 4H2O,还需经过的操作有 、过滤、洗涤、干燥等。
(2)乙同学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l2 4H2O在醋酸氛围中制得无水(CH3COO)2Co,并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已知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①装置E、F是用于检验CO和CO2,其中盛放PdCl2溶液的是装置 (填“E”或“F”),实验开始时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
②若乙酸钴最终分解生成固态氧化物X和气体CO、CO2 、C2H6,且n(X):n(CO):n(CO2):n(C2H6)=1:4:2:3 (空气中的成分不参与反应),则乙酸钴在空气气氛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4分).1.我国将在2023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 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
I.研究表明CO2与CH4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反应制得合成气:
CO2(g)+ CH4(g)2CO(g)+2H2 (g) △H>0
(1)此反应的活化能Ea(正) Ea(逆)(填“>”、“=”或“<”)。
(2)某温度下,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CH4发生上述反应,初始时CO2和CH4的分压分别为15kPa、20kP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增加了10kPa,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kPa)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II.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①:CO2(g)+H2(g) CO(g)+H2O(g) △H1= +41.2kJ·mol-1
反应②:2CO2(g)+6H2(g) CH3OCH3(g)+3H2O(g) △H2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CH3OCH3的选择性=
(3)已知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H=-204.9kJ·mol-1则反应②的△H2=
(4)温度高于300℃,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
(5)22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2与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OCH3的选择性对应图中A点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一定可提高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
B.其他反应条件不变,改变催化剂,CH3OCH3的选择性不会改变
C.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升高温度,CO2的转化率一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其他反应条件不变,提高投料时的氢碳比[n(H2):nCO2)],能提高CO2平衡转化率
(6)某乙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若要维持电池持续稳定工作,则从理论上讲,进入石墨II电极上的CO2与石墨I电极上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18(16分).乳酸在生命化学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下图是获得乳酸的两种方法,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烃,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1)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同学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无砖红色沉淀出现,你认为小明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4)乳酸发生下列变化:
所用的试剂a ,b (写化学式);写出乳酸与少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两分子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物质,写出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 。
(6)乳酸与铁粉反应生成乳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方程式为(未配平):
+Fe→+X,则90 g乳酸与铁反应生成X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A B A C A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A A C B
15(14分).(1)2MoS2+7O22MoO3+4SO2
(2) 形成酸雨 可用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3) 坩埚
(4) 64 MoO3 3mol
16(14分).(1) ① 第四周期第VIII族
②Co2O3 +6H+ +2Cl- = 2Co2+ +Cl2↑ + 3H2O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① F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气氧化乙酸钴
② 3(CH3COO)2CoCo3O4 + 4CO↑ + 2CO2↑ + 3C2H6
17(14分).I.(1)> (2)66.67
II.(3) -122.5KJ/mol (4)高于300℃时主要以反应①为主,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
(5)AD
(6) 3:4
18(16分).(1)
(2)
(3) 未将溶液pH调至碱性
(4) NaOH Na
(5)
(6)11.2
H3C
CH3
0
3d
4s
NN个
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