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地 理
考生须知: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4页,答卷1页,共 5 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班级、序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试 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长白山天池附近有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图1为一位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和浮石图片,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浮石形成于图2中的( )
A.丙→乙 B.乙→丁 C.甲→戊 D.戊→丙
2.甲表示( )
A.岩浆岩 B.沉积物 C.变质岩 D.沉积岩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其中赛艇项目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根据2010—2021年逐日和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预测的本次亚运会期间水上运动中心场馆所在地的降水量和平均风速逐小时适宜频率。其中,风速大于6米/秒时无法开展赛艇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杭州亚运会期间,风速和降水量适宜频率较高,主要得益于该时段( )
①锋面雨带北移②东南季风减弱③副高势力较强④台风影响较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从风速和温度的角度考虑,杭州亚运会赛艇项目比赛时段应避开( )
A.8:00—10:00 B.10:00—12:00 C.13:00—15:00 D.16:00—18:00
2023年9月10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位置见下图)并深入内陆,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毫米的降雨量,而该地区常年9月的降雨量仅有1.5毫米,气候极端变化愈发明显。下图示意利比亚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正常年份,德尔纳地区9月份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离岸风,水汽较少
B.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海拔较低,水汽抬升弱
6.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后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东北风、东南风
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降水稀少 C.光照不足 D.缺乏土层
8.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气候凉爽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河流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ef段
10.河流袭夺发生后( )
A.ab河段径流量变大 B.cd河段流速变快
C.ef河段搬运能力下降 D.cg河段径流量减少
沙丁鱼喜冷水,多群居,以大量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长约数千米、宽达1千米、厚约10米的“鱼带”,经过1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域产卵。图为沙丁鱼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厄加勒斯浅滩适宜沙丁鱼集聚的优势条件是( )
A.远离陆地,船舶较少 B.风浪较小,水流平稳
C.冰期较短,水温较高 D.水域较浅,光照充足
12.导致厄加勒斯浅滩沙丁鱼群在5-7月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德班附近海域有赞比西河汇入,盐度高 B.冬季西风漂流势力增强,由南向北侵袭
C.北方为沙丁鱼产卵地,温度低鱼卵易孵 D.冬季沿岸浅滩萎缩,海水营养物质减少
副锋指出现同一气团内变性程度不同的气团间的分界面。其形成过程是锋后气团性质一旦发生改变,会被更后面的气团追上,从而形成副锋(前面的锋面称为主锋)。下图示意某日我国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温(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14.导致锋后气团性质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冷锋过境,导致气温下降
B.天气转阴,导致气温下降
C.暖锋过境,导致气温上升
D.地面辐射增强,导致气温上升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辉绿岩为侵入体。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区域地质构造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
A.东—西 B.南—北 C.西南—东北 D.东南—西北
16.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地质构造以向斜为主 B.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 D.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
下图为大西洋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与洋流示意图,图中甲、乙两洋流的性质相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甲、乙两处的洋流流向及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向北流,是寒流
B.乙向北流,是暖流
C.甲向南流,是暖流
D.乙向南流,是寒流
18.图中洋流会导致( )
A.甲处航船航速减慢 B.甲处沿岸降水增加
C.丙处形成著名渔场 D.乙处沿岸气温降低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
C.上海正午日影达一年中最短
D.NO为晨线,MO为昏线
20.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 B.P点的地方时为12∶00
C.Q点的地方时为19∶00 D.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水库工程为满足不同时段的用水要求,需要通过蓄水或放水,以达到合适水位。下图为水库部分设计水位及相应库容示意图,其中校核洪水位是发生特大洪水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兴利库容是指为了满足正常灌溉、发电需要而设计的库容。完成下面小题。
21.工程师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①泥沙淤积②灌区海拔③洪水频率④坝体强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通常年份,长江上游水库下调至防洪限制水位的时间接近( )
A.2月初 B.5月底 C.8月初 D.10月底
北京时间9月21日15时45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四课的讲授。完成下面小题。
23.在夏威夷檀香山市(21°N,157°W)留学的小明通过直播观看了“天宫课堂”第四课,当地时间为( )
A.20日21:45 B.21日21:45 C.20日21:17 D.21日22:15
热带气旋经过某片海域时,后方常出现冷却海区形成冷尾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此时,( )
A.气旋中心气压高风速大
B.冷尾流区域上空降水增加
C.气旋呈逆时针辐合上升
D.冷尾流有利于新气旋形成
25.与冷尾流成因密切相关的有( )
①云层变厚,导致地面辐射增强而降温 ②降雨减少,导致大气逆辐射减弱降温
③大风拖曳,导致海水上泛扰动而降温 ④海水蒸发,导致损耗热量导致而降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小题,共4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岙岛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境内,岛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环列崖壁高耸的火山岩柱状节理群,崖壁下遍布浑圆的卵石。象山晒盐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花岙岛盐场是浙江仅存的一座使用古法晒盐的盐场,每年7、8月是晒盐高峰期,如遇大风浪或持续阴雨将使收成减少。图1为花岙岛海岸卵石滩的景观图,图2为花岙岛等高线地形图,图3为花岙岛盐场景观图。
(1)从地形的角度,说明花岙岛盐场选址在岛屿西北部的优越性。(4分)
(2)从大气的角度,分析每年7、8月晒盐的优势和可能面临的风险。(3分)
(3)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崖壁下卵石滩形成的主要过程。(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方式(像鸟儿一样随着气候或季节变换选择不同的地域养老)。每年入秋后,数十万来自东北三省、北京等地的老人涌入海南,使其逐渐成为重要的冬季养老地。
材料二: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图2)。该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现在6月1日。三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00mm且大部分集中在6—10月份,图3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
(1)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2)描述海南岛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3)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日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4)试分析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对海南当地的影响。(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东西向呈阶梯状分布,主要由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个地形单元组成,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有世界“旱极”和“冷沙漠”之称。中央山谷是个狭长的纵向谷地,中央山谷内沉积有较厚的松散沉积物,并分布有规模较大的盐壳,主要形成戈壁和平沙地等荒漠景观,但沙丘分布极少。下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及其地形剖面。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成为“旱极”、“冷沙漠”的主要原因。(4分)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阿塔卡马沙漠将出现花田的奇观。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此时赤道太平洋上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图。并据图简要分析其成因。(5分)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8分)地理答案
选择题Ⅰ。
1-5 ADDCB 6-10 CDACC 11-15 DBCDC 16-20 BBCDA
选择题Ⅱ。
21-25 ABACB
非选择题。
26.(1)西北部地势低平,利于晒盐;东南部地势较高,夏季阻挡海上风浪,减轻风浪淹没盐场的风险。
(2)优势:夏季气温高、光照强;7、8月份受伏旱天气影响,多晴热天气,水分蒸发旺盛。风险:位于东南沿海,夏季易受台风侵袭,易造成海盐减产。
(3)花岙岛位于环太平火山地震带,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陡峻的火山岩石柱群;岩石风化崩塌后在崖底堆积;在长期的海浪侵蚀和相互磨蚀作用下形成浑圆的卵石滩。
27.(1)大约为7月15日。理由:三亚每年有两次直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直射在同一条纬线的两次日期以两至日日期对称。
(2)分布特征:整体分布不均;中、东部多,西部少;山区丘陵多,沿海平原少。
原因:东部地处东南季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并受台风影响大,年降水多(或西部地处东南季风、东北季风的背风坡及西南季风的雨影区,年降水少);中部受山地地形影响,多地形雨。
(3)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原因:三亚夏季多阴雨天气,云层较厚,白天削弱了太阳辐射,温度较低,晚上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较强,日温差较小;冬季多晴天,反之。
(4)有利影响:丰富当地的产业构成;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
不利影响:资源压力增大,淡季基础设施大量闲置,易造成资源浪费;易使当地产业出现阶段性变化,产业发展稳定性较差。
28.(1)沙漠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背风地带,盛行干燥的离岸信风;秘鲁寒流水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少,降温降湿;海拔较高,降低气温。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海岸(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海水温度升高,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同时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势力减弱,通常在信风作用下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增加。
(3)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沙物质来源少;地表被盐壳覆盖,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物质来源;边缘地势坡度大,多砾石沉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