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9 23: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普集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内容: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选题(2*30=60分)
下面四幅图是某学生在地理实践中拍摄的景观照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自然景观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平坦宽广,形如三角 B.②地上宽下窄,形如蘑菇
C.③地两壁陡立,谷底狭窄 D.④地山坡陡峭,雪山连绵
2.关于②景观区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岩石具有不可溶性 B.整体上看适宜发展耕作业
C.地表河流一般众多 D.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溶)蚀
4.该地地下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石林②峰林③石柱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该类地貌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是( )
A.丰富旅游资源 B.利于发展水运 C.降低基建成本 D.增加耕地面积
探空气球可直接测量并实时传回30 km 高空的气象数据。左图为探空气球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度越高,①层的厚度越大 B.②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③层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D.①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7.探空气球传回的气象数据来自(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8.探空气球上升至30km 期间的气温变化是( )
A.一直降低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下图为陕西省太阳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A.榆林 B.延安 C.华山 D.汉中
10.影响陕西省太阳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植被 D.天气
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是在传统日光温室的背面共用后墙搭建一个背阳的温室。采光面向阳的温室称为阳棚,采光面背阳的温室称为阴棚。采光面向阳的温室采用双层拱形设计,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图为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阳棚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大气辐射反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吸收 D.减少地面辐射损失
12.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可阴阳互补,阴棚对阳棚的有利影响是( )
A.减少热量散失 B.增加空气湿度 C.减小昼夜温差 D.增加空气流通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有“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下面小题。
13.“人迹板桥霜”景象最可能形成在( )
A.多云微风的子夜 B.晴朗微风的凌晨
C.晴朗微风的子夜 D.多云微风的凌晨
14.出现“人迹板桥霜”景象时( )
A.①强③弱 B.②强④弱 C.③弱④强 D.②强④强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武夷山气象站记录的某日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地谷风转变为山风的时间是( )
A.11点前后 B.18点前后 C.8点前后 D.3点前后
16.与谷底相比,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的原因是( )
A.白天多下沉气流 B.夜晚多上升气流
C.白天多上升气流 D.夜晚多下沉气流
我国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图左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图右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砂田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
A.降水增多 B.土壤含水量增多 C.蒸发加剧 D.地表径流增多
18.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水库可以减少②环节的水量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①的水量
C.目前人类对环节④施加的影响最大 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下图为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花岙盐场是浙江省仅存的一座海盐手工晒盐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影响长江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沿岸洋流 B.纬度位置 C.入海径流 D.海陆轮廓
20.推测花岙盐场晒盐旺季时的气象条件( )
①气温较高②湿度较大③风力较小④降水较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每年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其成因主要有( )
①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②台风活动频繁③钱塘江水量丰富
④盛行东南风⑤太阳辐射剧烈⑥喇叭形湾口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甲、乙、丙、丁四地中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3.丁地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陆地远,水温高②纬度较低,水温高
③受暖流影响,水温高④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推测小黄鱼产卵季节的洄游方向及原因是( )
A.甲→乙→丙,寻找适宜水温
B.甲→乙→丙,顺流节省体力
C.丙→乙→甲,南部海域水温过高
D.丙→乙→甲,北部海域逐渐回暖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植物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26.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的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矮小 B.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上部分叶片变小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岛上某林区的土壤为红壤,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的磷严重缺乏。该岛年降水量900—2100mm,但淡水资源短缺,自然植被稀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对比东北平原的黑土,该林区红壤的特点是( )
A.土质较为疏松 B.有机质含量高 C.淋溶作用较强 D.土壤的碱性强
28.岛上自然植被稀疏的原因有( )
A.气候寒冷 B.降水稀少 C.蒸发旺盛 D.土层深厚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完成下面小题。
29.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风力强弱 B.水热条件 C.海拔高低 D.土壤肥力
30.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下图是北半球某地秋季“某日某时的高空等压面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
(2)甲乙两地适宜户外晾晒的是 ,主要原因是 。
(3)若图示区域在山区,甲表示山谷,乙表示山顶,则此时为 (白天/晚上)。
32.(14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 ②
④ , ⑤ 。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循环。
(3)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D.高山冰川融化
(4)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 )
A.拦蓄和利用雨水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铺设防渗膜
3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常在0℃以下,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 标出纽芬兰渔场,并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4分)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分析原因。(4分)
(4)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发生原油泄漏事件,为什么欧洲迅速制定应急措施,以防止原油带来的海洋污染?污染物将通过那些洋流扩散至欧洲?(利用图中洋流序号回答)(4分)
地理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30=60分)
1.C 2.D 3.D 4.C 5.A 6.D 7.B 8.C 9.A 10.D
11.D 12.A 13.B 14.B 15.D 16.C 17.B 18.D 19.C 20.B
21.B 22.B 23.A 24.D 25。A 26.B 27.C 28.C 29.B 30.A
31.(每空2分,共10分)
(1) 乙 甲
(2) 乙 乙地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3) 晚上
32.(每空2分,共14分)
(1) 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2) 海陆间 (3)B (4)B
33.(每题4分,共16分)
(1)洋流②为暖流,增温作用明显,都柏林受其影响,气温较高;(2分)洋流①为寒流,降温作用明显,圣约翰斯受其影响,气温较低。(2分)
(2)该渔场(标出位置2分)位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暖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在此汇集。(2分)
(3)A路线是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2分)B路线是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2分)
(4)污染物会借助于洋流扩散至欧洲西岸。 (2分) 污染物借助④③②扩散(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