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0 09: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皆”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登”等7个生字。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难点)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读题目,了解复姓“司马”,回顾《姓氏歌》,联系生活说自己知道的复姓,例如:皇甫、诸葛、欧阳等。
2、让生简单讲述自己知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顺势告诉学生本文的语言形式是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
3、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4、检测朗读,相机指导。指导“司、庭、登”等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比如:笔顺规则、书写要点。
5、师范读,并提示停顿,生小声跟读。
6、生尝试朗读,并做好停顿,可和同桌互读。
设计思路:文言文和现代文不一样,语言特别精炼,师要做好朗读指导,生要字字读准确。
二、理解课文,体会品质。
1、引导理解课文大意。
①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提示:理解词语时可联系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组词法,换一换。
图片理解法:出示图片认识瓮和缸的不同,看插图理解“迸”是水一下子涌出的意思。
组词法:群:一群,戏:游戏,没:淹没等。
换一换:登:爬山,足:脚,去:离开,击:拿起。
②疏通句意,再读课文。
③思考:三个“儿”字指的分别是谁?生讨论交流。
2、感受品质。
①、思考:当时如果你就是在场玩的儿童,看到有小孩跌到大水缸里,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救他?生充分讨论。
预设:找一根绳子扔进水缸里让孩子拉着上来;大声呼救周边的大人来帮忙;爬上假山,站在石头上把他拉上来……
②对比分析:我们想的这些办法与司马光做的相比,显而易见司马光的办法好,无论哪一种方法速度都不及砸缸快。
③一个六岁的儿童面对危急的情形,没有惊慌失措,没有逃之夭夭而是迅速想出有效的办法救出儿童,思考从司马光身上看出了什么品质?(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等)
设计思考:初次接触文言文,学生能够读准确、读流利、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孩子思维的提升,本文要教出深度,就要聚焦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智慧体现。
三、深入理解,绘讲故事。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用上合适的动作和表情。
出示提示:
①、把文中的字用现代词语来代替 。
② 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讲故事情节 。
③ 关注插图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内心,想象人物说的话。
师提示:群儿戏于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什么游戏?会说什么话?有什么表情?联系你自己的生活情境。其他孩子看到有人掉缸里有和表现?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大人和其他孩子看到落水儿童被救后如何称赞司马光的?
2、同桌互讲,学生展示。(难点:故事生讲不好实属正常,但老师应适时做好引导,让学生学会讲故事内容丰富化。)
3、体会本文和现代文语言有何不同?
预设:文言文语言简洁、精炼,单个字多,句子短。
四、尝试背诵,浅谈收获。
1、结合插图,想象发生了什么事,尝试背诵课文。
2、谈谈收获。
3、作业:给家长讲一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