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附答案)
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能燃烧
D.篝火晚会时架空木柴,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剪掉蜡烛的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柴油发动机通过喷油嘴将柴油气化进入气缸,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D.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原因主要是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
3.每年的11月9日是“消防安全日”。下列有关说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
B.天然气泄露,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C.图书、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车载香水中含酒精,夏天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4.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天然气
C.生物质能 D.核能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减少“白色污染”,提倡自带购物布袋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对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金属资源的浪费
D.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6.因森林覆盖面积广,怀化市被誉为“会呼吸的城市”。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
7.神舟十六号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氢能
C.石油 D.煤
8.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纸的着火点变低
B.水隔绝了氧气
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9.[劳育]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10.)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11.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1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3.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
14.[生活情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15.[创新实验]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
C.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16.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清洁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_。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__________的使用。
17.一辆装载氢气的汽车在龙岩高速路口发生严重事故。事故现场,一个氢气罐发生泄漏并剧烈燃烧。面对这种情况,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向气罐喷水,请填空:
(1)实验室制取氢气,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A.铝 B.铜C.铁 D.锌
(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被誉为“绿色能源”“未来最理想的燃料”,这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向气罐喷水从而使燃着的氢气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3年3月1日,中国海油宣布,在渤海南部发现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渤中26-6亿吨级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3亿吨油当量,可开采原油超2000万吨;同时可开采天然气超90亿立方米。
(1)原油可通过分馏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海上开采原油搭建的架构需要用到大量的钢铁,为了防止钢铁生锈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下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
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 ____。
(2)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有不足之处,并设计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 __ ___。
【拓展与迁移】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 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CBBB 6-10:DBCAB 11-15:CBBDB
填空题:
16. (1)2H2+O22H2O (2)一氧化碳(或CO) (3)化石燃料
17. (1)D (2)2H2+O22H2O (3)产物是水,无污染 (4)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8.(1)物理变化
(2)在钢铁表面涂一层漆(合理即可)
(3)煤 CH4+2O2CO2 + 2H2O
19.【改进与实验】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避免橡皮塞 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合理答案均可)
【拓展与迁移】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 (或乙装置漏气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