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对外新闻的诗意表达
——三组词语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研习目标:
1.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 品洋溢的革命豪情,获得崇高体验;
2.把握对外新闻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对中学生写作指导。
词语一:“不列颠尼亚”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据统计,现场至少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对此进行采访。 一时之间,好文章、好标题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英国《泰晤士报》头版标题:再见,香港!
日本《读卖新闻》封面报道:香港回归祖国。
德国《世界报》头版标题:156年后,香港回到中国怀抱。
美国《纽约时报》头版报道:香港回归中国,结束英国156年
的殖民统治。
《解放日报》:香港,今回祖国怀抱。
《羊城晚报》:今天,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工人日报》:十万人歌舞欢庆,天安门火树银花。
仅从标题来看——
《别了,“不列颠尼亚”》似乎是一篇和香港回归并无太多联系的新闻,但它,何以能够从海量的精彩报道中脱颖而出,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典范,获评第八届中国新闻奖并且两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不列颠尼亚?
文本中指的是:
“不列颠尼亚”的历史和象征意义?
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
不列颠尼亚号由约翰布朗公司在苏格兰建造,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于1953年至1997年间服役。
它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世界上最大的游艇,曾经作过696次外访及272次英国水域内的探访,还曾经在战争中承担过救援的角色。
主要事件如下:
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礼;
1954年1月11日首航;
1981年,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大婚时,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开始了蜜月之旅;
1986年,也门发生暴乱冲突,并爆发大规模内战。不列颠尼亚号一共从也门的亚丁救出了10687名外国难民和外交人员;
1997年7月1日不列颠尼亚号参加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1997年11月在普利茅斯港退役,停泊在爱丁堡对外开放。
“不列颠尼亚”号是 的代表和象征。
英国王室
不列颠尼亚(britannia)是古罗马
帝国对不列颠尼亚岛的古意大利语称呼
,后据此设立不列颠尼亚行省。这一古
意大利语称谓,被罗马人神话后,又衍
生为不列颠女神。
后来,这位身披铠甲、手持三叉戟
和盾的女神便成为现代英国(大不列颠
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化身和象征,
常出现在英国的硬币、绘画、雕塑上。
不列颠尼亚还是 的象征。
英国及英国统治
别了,“不列颠尼亚”
改为:别了,
别了,
标题改写(更直白)
英国;
英国的殖民统治。
与此同时,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告别,
意味着
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本文中,“不列颠尼亚”共出现了几次?尝试去解读其内涵?
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邮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二十八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二十八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第三次:两位心情如何?
《97年香港回归时的交接瞬间:英国王子脸色铁青,
港督女儿哭成泪人》
(搜狐新闻)
《1997年香港回归场景:
彭定康仰天含泪,“港督”女儿哭得难以自拔》
(网易新闻)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第四次半:
156年前那个名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代表英国占领香港时,乘坐的船只已经是无从考究;但他们撤离香港时乘坐的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将永远记录在史册上。
这是一处暗写。
别了,“不列颠尼亚”
仅仅用了一个借代,一艘具有象征意味的游轮便把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时代的开启,一种无限的伤感和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评价《离骚》
通过客观具体物象的描述来传达主观抽象的情感。
——是诗歌创作的一条重要标准;
也是这篇新闻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词语二: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
香港回归事件无悬念,
新闻传播价值意义并不太大,
对中学生写作有何指导意义?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姜斋诗话》
剑走偏锋,所向披靡。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作者,之所以把报道聚焦在“不列颠尼亚”上,从开篇来看,它引出了太多内容。
指向一个中心:
不列颠尼亚的离开,意味着英国在香港的撤离。
这里的“撤离”又与题目中的“别了”相互呼应。
英国的“撤离”,同时也是香港回到祖国的反向表述,可谓切中了报道的要害。
切中要害,又反向为文,立意可谓独特高远。
引出一个具体的物象:
旗帜——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这是一个国家统治或主权的象征,随着它的降落,英国对香港的统治便宣告终结。
指向一截时间的同时又带出两个人物:
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之前,由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主持或参与了三次降旗(易帜)仪式。
次数 时间 地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回首文章标题和第一段,在立意上——
杰起险作,傍若无人。
高手作势,一句更别起意,其次两句起意,意如涌烟,
从地升天,向后渐高渐高,不可阶上也。
——《文镜秘府论》南卷
词语三:对外新闻
注释①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
对外新闻:
第一:对外新闻不能止于对“内”的宣传报道,应该同时或者更多的兼顾“外”或者世界的视角。
第二:对外新闻要尽量避免情感强烈的词语,换言之,就是要更多的使用“春秋笔法”,或者“微言大义”的写法。
一切寓于从容不迫的平实叙述中,以“写实”来“传神”“会意”“说理”,在“尽在不言”“意犹未尽”中实现“意味深长”的直抵人心,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更加符合对外报道的规律要求。 ——《别了,不列颠尼亚》采写组
“重庆双重喜庆齐欢腾” “天津万人狂欢海河岸” “上海浦江水连香江水” “南京静海洪钟警世人” “广州火树银花不夜天” “深圳,见证历史性的时刻” ——《光明日报》
平实,又想传神达意,唯有对现场观察到的细节,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将其放大,并如实地加以描绘。
通过对现场的某一场面、某一镜头、某一表情,运用文学手法对其进行凸显,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比如,南海的夜幕;
比如,越下越大的雨;
比如,广场上渐暗的灯火;
比如,面色凝重的彭定康;
比如,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比如,一闪而过的“不列颠尼亚”号与紫金花图案交相
辉映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背景。
一篇优秀的文章,除去语言上的凝练含蓄,还要有具体鲜明的意象、简净明晰的线索。
本篇特写,只讲述了一船(不列颠尼亚)、一府(港督府)、一旗(米字旗)三个意象,而一切场景的呈现和故事的讲述全都围绕着这三个意象依次展开。
整篇文章——
无一处写到爱国情怀,
无一处言及自豪骄傲,而这一切无不体现在每一个具体场景,无不充溢在每一字每一句之中。
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
——韩军
《别了,不列颠尼亚》获评第八届中国新闻一等奖的原因?
1.新闻标题巧妙;
2.新闻立意深远;
3.新闻内容独特(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
4.新闻笔法新颖;
作业布置:
1.阅读文章《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思考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地收回香港主权?你又是如何看待“台湾问题”的呢?记录你的思考和感受。
2.练笔:将本节公开课写成一则新闻报道,择优推荐发布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