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0 08:2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卷)
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章
1.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8日17时40分成功着陆时,纽约(西5区)时间为( )
A.28日4时40分 B.29日6时40分
C.29日4时40分 D.28日6时40分
2.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水往低处流 B.四季更替 C.太阳东升西落 D.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读图所示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3.该些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变化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的通达性好,旅游吸引半径大
4.组成物质及起伏状态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地貌景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地貌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相对干旱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地貌景观④是( )
A.河谷 B.河漫滩 C.冲积扇 D.三角洲
7.地球自转的周期是1个(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恒星年 D.回归年
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其中天鹅洲故道、何王庙故道是长江裁弯取直后被废弃的古河道(如左图)。何王庙故道河岸带植被覆盖率均在90%以上,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2012年,科学家们考察了何王庙故道,认为该故道历史上就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是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极为理想的选址。右图为长江中游天鹅洲故道、何王庙故道及长江新螺段水域动物构成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科学家们认为何王庙故道是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极为理想的选址,其主要考察依据是何王庙故道( )
①当前环境安静,水位合适,水质优良 ②与长江相接,水域完全开放,无人类干扰
③生物多样性丰富,江豚的食物充足 ④湿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江豚的活动范围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1年2月5日,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将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级为国家一级,这反映了( )
①长江江豚数量锐减,濒危物种亟须保护 ②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嬉戏、玩耍,令人喜爱
③经济价值高,科研地位重要 ④我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维持长江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 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 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11.夏至日(6.22日前后)这一天,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太原 B.哈尔滨 C.北京 D.广东
12.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地转偏向力造成该河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
A.赤道上 B.南半球 C.北半球 D.南回归线上
13.读下图,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太原 B.长春 C.南昌 D.昆明
读大理岩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对大理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冷凝形成 B.流水沉积形成 C.层理结构明显 D.经历变质作用
15.从成因的角度,下列与大理岩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玄武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板岩
16.下列四幅图中,我国各地区白昼最长的是( )
A. B.C.D.
读我国南方某地村落的平面形态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村落所在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山地 D.盆地
18.下列有关该村落形成这种分布形态的原因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
A.依山傍水,制造景观 B.交通便利,有利联系
C.耕地数量少,地块小 D.靠近水源,利于农耕
下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下面小题。
19.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
A.春分(3月21日) B.谷雨(4月20日)
C.立夏(5月5日 D.小满(5月21日)
20.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B.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图为我国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背面的山水美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地貌景观与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乙——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丙——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D.丁——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22.图中,字母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丁地的岩石类型,与图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在板块运动影响下,和①所处板块位置类似地区的地表形态多为( )
A.山地 B.平原 C.裂谷 D.盆地
24.关于②、③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②地位于非洲板块 B.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
C.②、③两地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 D.②、③两地靠近海沟、谷,地壳不稳
25.假设地球自转方向变为自东向西,有关恒星日和太阳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星日不变 B.太阳日变长
C.恒星日变为24小时 D.太阳日自转角度为360°
26.从劳动节到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
A.持续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先变快再变慢
内蒙古赤峰市阿斯哈图石林属花岗岩石林,位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上。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厚达几千米的古冰川作用,致使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图为花岗岩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27.由花岗岩山体变为花岗岩石林的主要动力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冰川切割 D.风蚀作用
28.石林侧面横向层理发育,好似千层饼,形成这一现象的地质作用最早是( )
A.流水侵蚀 B.风化作用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29.现如今对石林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力作用是( )
①风化 ②水蚀 ③风蚀 ④冰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不考虑岩性影响,在①②③④四处修建越岭的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应该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到____(填字母)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
32.读某日光照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左图所示北半球的节气名称为_______,此时地球处在右图所示的_______点(填数字),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移动(填南或北)。
(2)左图中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赤道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时。
(3)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公转到_______点(填数字)。
(4)图中A、C、D、E四点中,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
(5)有一枚炮弹从F点射向B点方向,炮弹将落在F、B所在纬线的_______(南或北)侧。
(6)在地球公转由①处向②处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2分)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7)地球由③向④运动过程中,新津区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及其昼夜变化趋势是_______,新津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_______ (变大,变小或不变)。
33.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处的经度为______。此半球为______(南或北)半球。(4分)
(2)A、B、C三处中线速度最大的一处为______。C处的线速度约为A处线速度的______。
(3)图由C转到D需______小时,E的角速度______(大于、小于、等于)C的角速度。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地区海岸景观类型图,该地区年降雨量为1200~1600毫米,年蒸发量为1788~2157毫米,夏秋季多台风,年平均登陆台风约5.1次。该地区海岸侵蚀较为严重。(10分)
(1)指出该地区海岸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6分)
(2)简述该地区海岸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A A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D D D C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A C A C C A B B
二、非选择题。
31.(1)a c b d
(2)d d
(3)a
(4)赤道
32.(1)夏至日 ② (150°E,23°26'N) 南
(2)12时 10时 6时
(3)①
(4)③
(5)北
(6)B
(7)昼短夜长 长 变小
33.(1)10°E 北
(2)A 一半
(3)2 等于
34.(1)砂质海岸。海水养殖、滨海旅游。
(2)多砂质海岸易被侵蚀;多风暴潮或洋流和波浪冲刷;海平面上升或气候较干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