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9张PPT。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呢?
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以诗读史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台湾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追根溯源
一、台湾往事请你从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来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隋元明夷洲流求琉球台湾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追根溯源1684清设立台湾府日占台湾1949分离至今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回顾历史史 缘同根源卫温赴夷洲
隋通流求岛
元设巡检司
成功收台湾
清置台湾府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在远古时代,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地 缘 台湾已发现掘出的最早古人类为“左镇人”,是已知由大陆迁徒台湾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与大陆人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祖先。
台湾的汉族人口主要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福州等府州,及广东的潮州、嘉应州和惠州地区。今天在台湾的各民族中,汉族人数约占97%。大陆汉族移民及其后裔构成台湾社会的主体。他们与台湾先住民一道,共同开发台湾,建设台湾,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血 缘
海峡两岸使用共同的汉字,汉语。台胞写出的文章、著述,从语言的角度讲,与大陆完全一致。他们接受教育是普通话的教育,是汉文字的教育,所以他们的思维基本上是汉文化、汉语言的思维。 语 缘
台湾民俗与大陆相同,两岸的中国人都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台湾人的民间礼数、待客之道、酒茶文化、婚丧嫁娶之礼等,与大陆也毫无二致.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俗 缘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国际社会公认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
退守台湾,这年他六十二岁2、台湾问题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台湾,美国政府插手干预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二、统一进程
1、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时 间政 策新中国成立初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为上计”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三月十四日上午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会上审议并高票通
过《反分裂国家法》。 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
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
(1)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
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
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
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
湾每年财政赤字约8亿美元)。
(3)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条件成熟
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
(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
之举。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时说:“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利于台湾地 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2、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和平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A、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B、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2、两岸僵局的打破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九二共识”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1993“九二共识”政经会谈
1992-2006☆政治会谈
☆民间交往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请用事实说明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三、密切交往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探究现实聚焦时政“神话有三种:一是神话;二是台湾人的台湾独立;三是国民党反攻大陆。”台湾老兵魂归故里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手牵手,什么也别说哪怕沉默都是歌两岸姐弟50年后的团聚经济合作
508亿美元
3300亿美元探究现实台商投资大陆热点地区参加冬令营的台湾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春一汽参观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探究现实聚焦时政探究现实聚焦时政“中国是我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
中国是我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展望未来驳斥台独你认为促进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心与心的交流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
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三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
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五千年的文化是声声不熄的脉搏
提醒你提醒我
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
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
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
这是民族的气节,
这是泱泱的气节
从来没变过
手牵着手什么也别说
哪怕沉没都是歌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迤俪风光日月潭高山族珍
珠
奶
茶热狗热带水果美国承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zsyoujing@163.com 两岸影视合作作品《还珠格格》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说明了什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民族之旅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台湾老兵魂归故里台商投资大陆热点地区台北民众举行长跑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历年两岸贸易统计表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贸易总额 增长率% 对台出口 增长率% 自台进口 增长率%
1978 0.46 ── 0.46 ── 0 ──
0.77 67.4 0.56 21.7 0.21
3.11 303.9 0.76 35.7 2.35 1019.1
1991 57.93 43.26 11.26 47.11 46.67 42.36
2002 446.6 38.1 65.9 31.7 380.3 39.3从表中可以看出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关系,谁处于顺差地位?China如果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从历史上说,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从三国时期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朝时,台湾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直到蒋介石逃至台湾之前,台湾一直都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海峡两岸中国人民同根同源,有着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斗争的优良传统。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美国历届政府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推进祖国统一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A、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
C、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两岸僵局的打破
A、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B、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