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0 09:1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岩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8分)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如图),回答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D 点这一天( )
A.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
B.晨昏线与极圈重合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2.下列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08,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完成3-4题。
3.在美国西雅图(48°N,122°W)的小明观看了这次发射,当地时间是( )
A.29日8:20 B.29日7:08 C.28日8:20 D.28日7:08
4.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出差”期间( )
A.乌鲁木齐的日出方位先偏南后偏北 B.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C.北京的日落先推迟后提前 D.堪培拉的夜先变长后变短
我国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于今年3月中旬开展了多次正午日影观察活动,并运用测量法推算当地经纬度。下图为“学生绘制的3月18日14时12分(北京时间)观察现象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中学可能位于( )
A.哈尔滨 B.拉萨 C.乌鲁木齐 D.西安
6.观察期内,小组成员发现( )
A.日出时杆影朝向西南方
B.杆影的日旋转角度变大
C.正午杆影长度逐渐变长
D.杆影消失时刻越来越早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C.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D.上覆沉积物主要是内力作用结果
8.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可信的是( )
A.图中曾经出现过两次褶皱 B.仅经历过一次地壳抬升和下沉
C.岩浆活动发生于石灰岩形成之前 D.断层发生于岩浆活动之后
读地中海沿岸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层分界线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所在位置的地质构造与地形是(  )
A.向斜山 B.背斜谷 C.断层谷 D.褶皱山
10.乙所在位置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A.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山地 B.背斜中心部位岩石的抗侵蚀力强
C.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地 D.向斜中心部位岩石的抗侵蚀力强
11.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为( )
A.B.C. D.
澜沧江沿线山高谷深,河谷多呈“V”字形,沿江阶地发育较少,但在中游某地却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阶地发育在澜沧江右岸,全部为基座阶地(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在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阶地面上的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度较高。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河段左、右两岸阶地数量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 )
①岩石坚硬程度的差异;②构造运动的差异;③河流凹凸岸的差异;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与阶地T6相比,阶地T5形成的年代( )
A.河流径流量大 B.地壳上升速度快 C.河流挟带的泥沙多 D.地壳上升速率慢
14.阶地面上的砾石磨圆度较高,是因为( )
A.搬运距离长 B.距离河流近 C.搬运距离短 D.距离河流远
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气压带是副极地低压带 B.乙图中风带是极地东风带
C.丙图中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D.丁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
16.气压带、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  )
A.2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
二、综合题(共52分)
17.下图为2020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2)比较北京、长沙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3)判断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说明其未来天气变化趋势。(4分)
(4)判断该类天气系统给我国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并说明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6分)
18.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怒江大峡谷又称“东方大峡谷”(图 2),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的大峡谷,平均深度2000米。峡谷两侧雪峰林立,雄奇壮观,森林茂密;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
材料二 图3为丽江西北地区的黎明丹霞地貌——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展现出“色若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
(1)描述怒江大峡谷地貌的基本特征。(4分)
(2)从内外力地质作用角度,说明云南丽江丹霞地貌千龟山的形成过程。(8分)
(3)分析怒江大峡谷地区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8分)
19.阅读文中资料,完成下列题目。(12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农谚是传统农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流传千年的古老智慧往往蕴藏着万千气象,通过揭示某种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对未来的气象气候进行预判,其中大多数经过反复验证,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指导意义。2022年的立夏节气于北京时间5月5日到来,自此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我国西北地区流行“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的农谚。
(1)指出石家庄市立夏节气日出、日落方位。(2分)
(2)描述立夏至立秋节气,石家庄市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6分)
(3)解释西北地区农谚“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反映的地理原理。(4分)
参考答案
【答案】1.A 2.C
【分析】1.读图可知,A为春分日、B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D 点这一天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地球自转速度无变化,全球昼夜等长,A正确,BCD错误。
2.①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②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③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沿图中箭头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④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图中箭头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⑤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昏线;⑥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晨线.所以①③⑥是晨线.故A、B、D不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
【答案】3.B 4.A
【分析】3.发射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9日23:08,西雅图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早16小时,故西雅图的当地时间应为29日23:08-16=7:08,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神州十五号航天员在太空出差的时间为11月29日至5月29日,共6个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至北半球,乌鲁木齐的日出方位由东南变为东北,A正确。航天员出差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南移动至南回归线后,开始向北移动,春分后北移至北半球,并向海口移动,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B错误。北京的昼长先变短后变长,日落先提前后推迟,C错误。堪培拉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在此期间,夜长先变短后变长,D错误,故选A。
【答案】5.C 6.B
【分析】5. 从图中可以看出树高和影长相等,都为1.35m,说明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45度,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度,此时日期为3月18日,距离春分日相差3天左右,因此太阳直射的纬度靠近赤道,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得:45=90-纬度差,该地的纬度约为45度;该地的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4:12,即120。E为14:12,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12分钟,根据经度相差1度,时差为4分钟来计算,两地经度相差33度,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因此该地的经度为:120-33=87,因此该地在(45。N,87。E)附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可能在乌鲁木齐附近,C正确;A、B、D错误。
6. 此时为3月18日,日出方位为东南,因此杆影朝向西北方向,A错误;由于昼长逐渐变长,杆影的日旋转角度变大,B正确;该时期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变大,因此正午杆影长度逐渐变短,C错误;该地纬度较高,没有太阳直射,因此杆影不会消失,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
【解析】7.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石灰岩变质,B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C错误。上覆沉积物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B。
8.据图可知,图中岩层有两次不同方向的倾斜,则据此判断该地曾经出现过两次褶皱,A正确;该区域存在两个侵蚀面、三个不同序列的沉积岩层,因此该区域经历了两次地壳抬升,三次地壳下沉,B错误;断层顶部的砂岩层、石灰岩层被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可能晚于图中石灰岩形成的时间,C错误;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D错误。综上本题选择A。
【点睛】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软流层。断层发生后,有上覆岩层形成,再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断层形成在花岗岩形成之前。溶洞景观由石灰岩被流水溶蚀、侵蚀造成。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9-10 BD
【解析】11.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地势较低,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在消亡边界隆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排除BCD,选A。
【答案】12.B 13.D 14.A
【分析]12.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②正确;河流凹岸遭受侵蚀可能无法形成阶地,已经形成的阶地也可能因遭受侵蚀而消失,③正确。同一河谷两侧的岩层坚硬程度差异应不是很大。如果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向右岸侵蚀,右岸的沉积物沉积环境差,难以在右岸形成如此多的阶地,①④错。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
13.与阶地 T6相比,阶地T5面积较大,且阶地面倾角较小,说明阶地T5形成时期,该地区地壳较稳定,地壳上升速率慢,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D正确,B错:阶地T5与阶地T6形成时期,河流径流量难以确定,A错:阶地T5形成时期,该地区地壳较稳定,地壳上升速率慢,河流的流速相对较慢,河流挟带的泥沙少,C错。故选D。
14.河流阶地都是在河流沿岸形成的,只是受地壳抬升或河流下切侵蚀等因素的影响,阶地的海拔有所差异,阶地上的砾石磨圆度与距离河流的远近无关,BD错:磨圆度是指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后,棱角被磨圆的程度。一般来说,河流搬运砾石的距离越长,或经过反复搬运,阶地面上的砾石磨圆度越高,A正确,C错。故选A。
【答案】15.C 16.B
【详解】第15题,根据图示,甲图中气压带在30°N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乙图中的风带在30°S~60°S之间,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丙图中的风带位于0°~30°S之间,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丁图中的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压带。
第16题,甲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大致为北半球夏季;丙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大致为北半球冬季。则气压带、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6个月。
17.【答案】(1)偏北风。南京风力较大。理由: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长沙空气质量较好。原因:风力大;降水多。
(3)冷锋。变化趋势: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寒潮(或低温冻害)。多大风降水、影响出行;气温降低,影响健康,比如流感等;农产品容易遭受冻害而死亡,导致减产,影响农副产品供给。
【解析】本题以2020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为背景,考查等压线、天气系统的判读。
(1)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再结合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可画出风向(为偏北风)。根据等压线疏密状况比较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处风力大,因此南京风力比呼和浩特大。
(2)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沙等压线密集,风速大,位于冷锋锋后,有降水,风和雨都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北京风速小,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污染物不易扩散。
(3)雨区的位置在锋线的北侧(冷气团一侧),锋线北侧等压线密集,风速大,表明冷气团势力强,再结合此时为11月份,判断图中锋面为冷锋,故长江中下游将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冷锋带来的是大风、降温天气,给南方地区带来低温冻害。低温冻害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多大风降水、影响出行;气温降低,影响健康,比如流感等;农产品容易遭受冻害而死亡,导致减产,影响农副产品供给。
18【答案】(1)山高谷深,两山夹一江,山河纵向分布,地势北高南低。(4分)
(2)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龟山。(8分)
(3)山高谷深,平原面积小,耕地资源少,限制了当地耕作业的发展;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山高谷深,两山夹一江,限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山高谷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阻碍当地经济发展。(8分)
【分析】(1)由材料及图1可知,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呈南北走向,平均深度2000米,山高谷深。江水自北向南流,所以地势北高南低。
(2)由材料“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可知,千龟山为沉积岩,形成过程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形成山地是因为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丹霞地貌——千龟山是因外力风化、侵蚀作用。
(3)由图可知,怒江大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南北狭长,平原面积小,耕地资源少,对当地耕作业发展不利;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且山河南北走向,严重阻碍了东西方向的交通;地形狭长,不利于城市用地
19【答案】(1)日出东北,日落西北。(2分)
(2)立夏到立秋,石家庄昼长夜短,夏至时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立夏至夏至,石家庄昼渐长、夜渐短;夏至到立秋,石家庄昼渐短、夜渐长。(每点2分,共6分)
(3)西北地区如果立夏刮东南风,说明气温较往年升高得早,雨水较少,长时间高温蒸发,在农历六月出现高温干旱的概率较高。(4分)
【解析】(1)根据材料,立夏日期大致是5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石家庄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
(2)立夏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石家庄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夏至到立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石家庄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
(3)正常南方,立夏的5月5日前后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南地区,而西北地区立夏时盛行东南风说明副高势力强大,西北地区气温较往年升高得早,雨水较少,副高导致很多地方干旱高温,农历六月出现大旱的几率较大,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