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课前小测验
1.台风的实质是什么?台风的结构有哪些及各自的特点?
2.若台风中心位于广州的东部,此时广州吹什么风?
3.台风成灾是由什么引起的?
4.台风主要发生的时间?台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5.寒潮伴随什么样的天气?
6.寒潮主要发生的时间?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在什么时候?
7.我国哪些地区不受寒潮影响?
课程引入
思考:
唐山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痛苦的记忆,要想战胜灾害我们首先就要科学的认识灾害,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地震会给人类造成怎样的危害?地质灾害还有哪些类型呢?
Earthquake
地震
一.地震
结合课本106页第一自然段找出并理解地震的概念?
1.概念:
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聚集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地应力是指当物体(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抵抗力。
2.地震构造
看视频并结合课本107页“地震构造图”?总结地震构造?
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中
地面正对着震源
的那一点
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把地面破坏程度(烈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等震线
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地震波
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的
2.地震构造:
(1)图中C为 、B为 、AB为 、BC为 。
(2)弧线AD为 :是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近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源
震中
震中距
震源深度
等震线
读图完成下列填空
影响烈度的因素:
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 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 烈度
3.震级与烈度:
课本106页结合刚才的视频回答
①震级大小;
②震源深度;
③震中距
④地质构造
⑤地面建筑物
阅读课本106页第二自然段,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
震级:
表示地震 的大小
一次地震 一个震级
能量越大,震级 ;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约32倍
只有
能量
越大
破坏
多个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烈度达到11级,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的映秀镇(31.0° N,103.4° E)附近,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源浅(14千米),破坏力巨大,由于震中及影响区域大部分为高山峡谷,地形切割强烈,地震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链,致使受灾严重的10余县交通几乎瘫痪,居民住所、工业设施、水利设施严重受损。材料二: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
结合材料二分析相同震级,地震烈度由震中向
四周减小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归纳汶川地
震震中地区烈度大的原因
震中距
①震级大;②震源浅;③位于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地壳不稳定;④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
①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害
4.地震的危害:
课本107页第一自然段,地震都有哪些危害?
③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 (有时具有不可逆性)
地震过后的九寨沟
④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是长久的)。
4.地震的危害: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世界地震分布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多地震。
5.地震的分布:
①地震易发区: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②世界两大地震带: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分布地区:台、藏、新、青、云、川等
地震分布--中国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新疆
青海
西藏
四川
云南
台湾
华北(唐山)
①中国的火山地震灾害分布有什么特点?
②该特点与中国所处的板块位置有何关系?
看课本107页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7.地震的防御措施(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
(1)加强地震的监测和预警和预报;
(2)加强防震抗震震技术研究
(3)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应急预案;
(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5)开展防震演习,提高防震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6)提高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landslide and mudslide
滑坡和泥石流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一)滑坡 1.定义
滑坡 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 下沿一定滑动面
的地质现象。
山地斜坡
重力作用
整体下滑
看课本108页什么是滑坡及滑坡形成条件有哪些?
自然:①岩体破碎②地势起伏较大③植被覆盖度较差
④降水的润滑作用⑤地震、河流侵蚀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2)人为:①破坏植被②工程建设
2.滑坡形成条件
3. 滑 坡的危害
①滑坡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森林和建筑物,堵塞河道;②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3.滑坡的危害
滑坡的危害
滑坡体
堰塞湖
堰塞湖示意图
概念
1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
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
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
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
应对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
适度开挖泄洪通道
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
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
采用工程爆破摧毁堰塞体
堰塞湖
(二).泥石流
1.定义
泥石流是 中由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
的特殊洪流。
山区沟谷
暴雨或冰雪消融
泥沙、石块
发生区
流动区
堆积区
看课本108页第二自然段,什么是泥石流及其形成条件有哪些?
2.泥石流形成条件
①地形陡峻
②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短时间内的大量水流
发生区
流动区
堆积区
(2)人为:①破坏植被
②工程建设
(1)自然条件:
①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②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泥石流的危害
(三)滑坡、泥石流防御措施
①加强监测预警;
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③实施护坡工程措施,加固稳定土体、岩体
④垂直于滑坡、泥石流前进方向逃生;避开悬崖沟壑;避免多灾害季节出游
(四).我国的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思考:我国泥石流灾害分布有
何特点?集中分布区的成因?
西南地区
①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
动强烈(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多地震
自然:
②地貌: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
伏大
③气候: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岩石: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人为:⑤开垦、开矿、植被破坏、
工程建设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活动
活动一
一种自然灾害直接引发多种灾害
旱灾
火灾
沙尘暴
淡水短缺
饥荒
……
病虫害
地震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火灾
疫病蔓延
海啸
根据旱灾直接引发的灾害示意,列出地震直接引发的多种灾害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活动
活动二
某一种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
旱灾
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淡水短缺
地震
参考旱灾引发的一条灾害链,完成地震的一条灾害链条
堰塞湖
洪灾
崩塌、滑坡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身边的灾害链
资料: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自然灾害主要类型有:地震、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等。
小组合作查找相关资料绘制华北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链。
寒潮
风暴潮
洪灾
大风
例:
活 动
2019年1月22日13时10分,印尼松巴岛地区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图为巴厘岛地理位置及地震发生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1.地震发生区域南部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
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人口外迁 ②房屋加固
③组建志愿者队伍 ④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威胁巴厘岛旅游业的主要次生灾害是山体滑坡,其易发生滑坡的原因( )
①降水多且集中;②植被覆盖度差;③位于地震带附近;④地势起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B
D
D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4.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受到泥石流威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该地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洼多河流
B.黑土疏松多沟壑C.降水持续多暴雨
D.山高谷深多植被
6.该地区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可表现为 ( )A.暴雨—泥石流—堰塞湖—洪水
B.地震—暴雨—泥石流—洪水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
A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