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部分 趋势试题分类练
趋势一 跨学科试题
类型1 学科融合(2022课标新增内容)
(新考法—素材跨音乐)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1~2小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 )
A.天山博格达峰 B.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C.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 D.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新考法—素材跨语文)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有( )
A.开挖沟渠,引水灌溉 B.修建挡土坝,缓坡修梯田
C.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D.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
(新考法—红色革命文化)“鏖战独树镇”是长征著名战斗之一,其旧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如图为河南省境内长征行进方向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独树镇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在这里,红军要战胜的困难是( )
A.悬崖陡峭,攀爬不便 B.河网纵横,行军缓慢
C.山地夹峙,易受阻击 D.雪山林立,湿滑难行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较多 B.工程量小 C.线路较短 D.水质优良
7.(新考法—素材跨音乐) 《我们新疆好地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动听的歌声立即把你带到美丽的新疆!歌中唱道:“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藏……”。下图为新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山南北好牧场”,天山南、北的地形区分别是① ,“好牧场”分布在
② 。
①A.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②A.草原草场 B.山地草场 C.高寒草场 D.荒漠草场
(2)“戈壁沙滩变良田”,新疆多沙漠,戈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③ ,戈壁沙滩变良田的水源主要来源是④ 。
③A.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人类活动
④A.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南水北调 D.植物蒸腾
(3)“葡萄瓜果甜又甜”,吐鲁番“葡萄沟”被称为新疆“最甜”的地方,这里的特色农业是⑤ ,新疆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⑥ 。
⑤A.旱作农业 B.绿洲农业 C.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
⑥A.雨热同期,气候暖湿 B.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4)“煤铁金银遍地藏”,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近20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成功开发了天然气资源,先后完成了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其中二线工程主干线还从⑦
进口天然气运至广州,在工程建设中,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有⑧ 。
⑦A.东南亚 B.西亚 C.中亚 D.非洲
⑧①严格规定施工范围 ②土石方全部回填
③废弃物随意丢弃 ④施工后及时移植以恢复植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新考法—素材跨语文)一题多设问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800mm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
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下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
(1)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 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庐山多瀑布的原因。
(3)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试列举两种。
(4)探究庐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任答两点)
(新考法—开放性设问)(5)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为庐山景区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类型2 项目式学习(2022课标新增内容)
9.(新考法/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 我的校园 我的家
项目背景 某中学校园内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小组以“我的校园 我的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 实地调查
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并把积水明显的区域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
(1)调查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任答一点)
任务二 分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3.4 0.6 8.3 12.1 19.9 23.5 23.1 22.5 18.0 10.2 4.3 -1.9
降水量(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2)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
(3)说出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并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原因。(任答两点)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调查结论: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 有关。
(5)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方案。(任答两点)
10.(新考法—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 小米粒 大学问
项目背景 大米是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主食,但同学们对大米的营养和水稻生长环境知之甚少。晋中市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小米粒 大学问”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 收集信息
(1)概括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任答两点)
(2)根据专家的研究资料,说出营养值最高的食用米。
任务二 分析探究
(3)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我国水稻集中产区的分布,并简析适宜种植水稻的气候条件。(任答三点)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列举两例以大米为主要食材的美食。(任答两点)
(5)(新考法—五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节约粮食为主题设计一句宣传语。
11.(新考法—项目式学习)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4月30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
项目一: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5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小组成员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
(1)我国已建立的5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 、 。
项目二:南极洲和北冰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小组成员搜集了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并对课题内容进行分类。
(2)请将下列研究课题内容的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内。
科考领域 太阳活动 生物活动 地质演化 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冰川资源
课题内容 ⑤ A B C D E
①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②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
③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
④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
⑤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三: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除了寻求新能源以外,还将目光放到更远的极地地区。小组成员就“是否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能源”展开辩论。
正方:开发极地能源可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因此应该开发 反方:开发极地能源势必会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因此不应该开发。
(3)(新考法—开放性设问)对于以上辩题,你支持哪方观点?简要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类型1 学科融合
1.D【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山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即“山”是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D【解析】本题考查亚洲河流流向。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A所示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B所示的河流流向是向心状,C所示的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D所示的河流流向是从中心流向四周,呈放射状。
3.B【解析】本题考查和黄土高原地区相关的古诗词。①诗句描写的是秦岭,③诗句描写的是黄河和太行山,都和黄土高原相关;②诗句描写的是长江,④诗句描写的是江西的庐山。
4.B【解析】本题考查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在陡坡下修建挡土坝,在沟谷打坝淤地,在缓坡修建梯田,是有利于保持水土的工程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属于生物措施,发展灌溉农业、减少牲畜数量不属于工程措施。
5.C【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河南省独树镇自然环境特征。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独树镇所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该地河流较少;独树镇位于伏牛山和大别山中间,山地夹峙,易受阻击;河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独树镇所在地海拔较低,不会出现雪山林立的情况。
6.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选址的因素。读图可知,线路经过的地方均为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修建输水线路工程量小;该地区城镇分布较少,图中的线路绕过山区,线路较长;材料中未体现水质优良。
7.(1)①D ②B
(2)③C ④A
(3)⑤B ⑥C
(4)⑦C ⑧B
【解析】本题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工农业发展概况。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分别为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好牧场”主要分布在天山山地草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且有层层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抵达,降水少,所以该地区多沙漠戈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可以使该地区戈壁沙滩变良田的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
(3)该地区由于降水稀少,因此在山麓有水源的地方形成了特色的绿洲农业。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充足,因此该地区瓜果香甜。(4)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从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资源输到送广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严格规定施工范围;土石方全部回填;禁止随意丢弃废弃物;施工后及时移植以恢复植被。
8.(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桃花开花时间晚。
(2)夏 原因:多河谷和陡崖;降水丰沛。(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作答)
(3)滑坡、泥石流。(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4)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知名度高。(任答两点)
(5)加强生态监测;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生态宣传。(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瀑布的形成最佳季节和原因、自然灾害、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庐山景区的生态保护。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在人间(山下)四月里百花凋零,而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其原因是:山上海拔高,气温低,开花时间晚。
(2)结合材料“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800mm以上……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可知,庐山所在地区降水多,且地势起伏大,多河谷和陡崖,因此形成了众多的瀑布。夏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最多的季节,因此夏季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季节。
(3)庐山地势起伏较大,山坡坡度大,在雨季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庐山自然风光秀丽,从古至今,众多的名人在此留下的文学作品、建筑等旅游资源,人文景观丰富,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京九铁路在庐山北部山麓穿过,为庐山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庐山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良;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际知名度高。
(5)庐山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可以通过加强生态监测、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生态宣传等方式来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
类型2 项目式学习
9.(1)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任答一点)
(2)
(3)时段:7~8月份;夏季;夏秋季节等。(任答两点)原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强度大,多暴雨;降水频率高等。(任答两点)(提示: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等方面作答。)
(4)降水强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续的时间等。(任答一点)
(5)改进方案: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雨季到来之前,清理下水井等。(任答两点)(提示:从基础设施、绿化面积扩大等方面作答。)
【解析】本题以某校内地理小组开展的项目为背景,考查此地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1)有植被覆盖的区域,雨水可以渗入到泥土中,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
(2)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需注意数据要准确。
(3)读图可知7、8月降水量最多,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因此7~8月份为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
(4)影响积水的因素主要有:地面状况、降水强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续的时间。
(5)本题为建议类开放性试题,做法要合理、有可操作性。从基础设施、绿化面积等方面进行改进。如: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在雨季到来前清理下水井等。
10.(1)调查、观察、咨询、查阅文献和期刊;访问互联网等。(任答两点)
(2)糙米。
(3)分布:南方水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气候条件: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等。(任答三点)
(4)蛋炒饭、米粉、米线、大米粥、大米饭等。(任答两点)
(5)一粒米,一滴汗;光盘行动;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对资料的研读、水稻集中产区的分布以及影响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以大米为食材的美食及节约粮食有关的宣传语。
(1)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咨询教师或同学、查阅资料、访问互联网站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
(2)根据材料可知,稻谷是水稻的种子,加工后的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可以食用。在三种可食用的米中,糙米的营养价值最高,为83%,所以最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食用米为糙米。
(3)通过地图可知,水稻集中产区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地区南方地区或者是南方水田区;水稻喜温喜湿,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可知南方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且降水丰富,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水热条件配合比较好等。(4)主要从以大米为原料的特色美食进行回答,例如扬州炒饭、蛋炒饭、大米粥、米线、米粉、大米锅巴等以米作为原材料的食物。(5)本题以“节约粮食”为主题写宣传语,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要注意围绕节约粮食这一主题。
11.(1)黄河站 昆仑站 (2)① ③ ⑥ ② ④ (3)支持正方
理由:可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人类发展。(支持反方) 理由:极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在南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与保护。
(1)读图可知,我国已经建立的五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的是黄河站;位于最南的是昆仑站。
(2)考查生物活动的课题是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地质演化的课题是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研究环境问题的课题可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的课题可以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冰川资源的课题可以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
(3)关于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持开发观点的理由可从开发南极能源能解决全球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回答;持反对意见的理由可从极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保护极地地区可以保护地球上仅有一块未污染的大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来回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部分 趋势试题分类练
趋势一 跨学科试题
类型 1 学科融合(2022 课标新增内容)
(新考法—素材跨音乐)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
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 1~2 小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
( )
A.天山博格达峰 B.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C.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 D.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
3~4题。
3.(新考法—素材跨语文)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有( )
A.开挖沟渠,引水灌溉 B.修建挡土坝,缓坡修梯田
C.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D.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考法—红色革命文化)“鏖战独树镇”是长征著名战斗之一,其旧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如图为河南省境内长征
行进方向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 5~6题。
5.独树镇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在这里,红军要战胜的困难是
( )
A.悬崖陡峭,攀爬不便 B.河网纵横,行军缓慢
C.山地夹峙,易受阻击 D.雪山林立,湿滑难行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较多 B.工程量小 C.线路较短 D.水质优良
7.(新考法—素材跨音乐) 《我们新疆好地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动听的歌声
立即把你带到美丽的新疆!歌中唱道:“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
庄……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藏……”。下图为新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山南北好牧场”,天山南、北的地形区分别是① ,“好牧场”分布在
②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①A.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②A.草原草场 B.山地草场 C.高寒草场 D.荒漠草场
(2)“戈壁沙滩变良田”,新疆多沙漠,戈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③ ,戈壁沙滩
变良田的水源主要来源是④ 。
③A.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人类活动
④A.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南水北调 D.植物蒸腾
(3)“葡萄瓜果甜又甜”,吐鲁番“葡萄沟”被称为新疆“最甜”的地方,这里的特色农
业是⑤ ,新疆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⑥ 。
⑤A.旱作农业 B.绿洲农业 C.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
⑥A.雨热同期,气候暖湿 B.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4)“煤铁金银遍地藏”,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近 20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成功开
发了天然气资源,先后完成了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其中二线工程主干线还从⑦
进口天然气运至广州,在工程建设中,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有⑧ 。
⑦A.东南亚 B.西亚 C.中亚 D.非洲
⑧①严格规定施工范围 ②土石方全部回填
③废弃物随意丢弃 ④施工后及时移植以恢复植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新考法—素材跨语文)一题多设问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降水量在 1800mm 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
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
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1996 年被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下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
(1)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什么?
(2)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 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
明庐山多瀑布的原因。
(3)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试列举两种。
(4)探究庐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任答两点)
(新考法—开放性设问)(5)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为庐山景区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型 2 项目式学习(2022课标新增内容)
9.(新考法/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 我的校园 我的家
项目背景 某中学校园内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
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小组以“我的校园 我的家”为主题,
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 实地调查
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并把积水
明显的区域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
(1)调查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任答一点)
任务二 分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
-3.4 0.6 8.3 12.1 19.9 23.5 23.1 22.5 18.0 10.2 4.3 -1.9
温(℃)
降水量
3.0 5.6 11.2 22.0 34.1 52.2 109.3 99.4 62.0 28.1 12 9 2.9
(米)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
(3)说出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并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原因。(任答两点)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调查结论: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 有关。
(5)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方案。(任答两点)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新考法—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 小米粒 大学问
项目背景 大米是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主食,但同学们对大米的营养和水稻生长环境知之甚少。
晋中市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小米粒 大学问”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
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 收集信息
(1)概括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任答两点)
(2)根据专家的研究资料,说出营养值最高的食用米。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二 分析探究
(3)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我国水稻集中产区的分布,并简析适宜种植水稻的气候条件。(任
答三点)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列举两例以大米为主要食材的美食。(任答两点)
(5)(新考法—五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节约粮食为主题设计一句宣传语。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新考法—项目式学习)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
4月 30日,中国第 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
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
项目一: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 5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
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小组成员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
考站的位置。
(1)我国已建立的 5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 、 。
项目二:南极洲和北冰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
小组成员搜集了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并对课题内容进行分类。
(2)请将下列研究课题内容的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内。
科考领域 太阳活动 生物活动 地质演化 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冰川资源
课题内容 ⑤ A B C D E
①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②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
③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
④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
⑤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三: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除了寻求新能源以外,还将目光放到更远的
极地地区。小组成员就“是否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能源”展开辩论。
正方:开发极地能源可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 反方:开发极地能源势必会破坏当地脆弱的
题,因此应该开发 自然环境,因此不应该开发。
(3)(新考法—开放性设问)对于以上辩题,你支持哪方观点?简要阐述理由。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类型 1 学科融合
1.D【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山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
里的“山”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
世界最高峰,即“山”是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D【解析】本题考查亚洲河流流向。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
周边海洋。A 所示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B 所示的河流流向是向心状,C 所示的河流流向
是自北向南,D所示的河流流向是从中心流向四周,呈放射状。
3.B【解析】本题考查和黄土高原地区相关的古诗词。①诗句描写的是秦岭,③诗句描写的
是黄河和太行山,都和黄土高原相关;②诗句描写的是长江,④诗句描写的是江西的庐山。
4.B【解析】本题考查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在陡坡下修建挡土坝,在沟谷打
坝淤地,在缓坡修建梯田,是有利于保持水土的工程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属于生物措施,
发展灌溉农业、减少牲畜数量不属于工程措施。
5.C【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河南省独树镇自然环境特征。从等高线地形图
可知,独树镇所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该地河流较少;独树镇位于伏牛山和大别山中间,山
地夹峙,易受阻击;河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独树镇所在地海拔较低,不
会出现雪山林立的情况。
6.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选址的因素。读图可知,线路经过的地方
均为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修建输水线路工程量小;该地区城镇分布较少,图中的线路绕
过山区,线路较长;材料中未体现水质优良。
7.(1)①D ②B
(2)③C ④A
(3)⑤B ⑥C
(4)⑦C ⑧B
【解析】本题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工农业发展概况。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分别为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好
牧场”主要分布在天山山地草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且有层层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抵
达,降水少,所以该地区多沙漠戈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可以使该地区
戈壁沙滩变良田的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该地区由于降水稀少,因此在山麓有水源的地方形成了特色的绿洲农业。该地区主要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充足,因此该地区瓜果香甜。
(4)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从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资源输到送广州。在工程建设过
程中,为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严格规定施工范围;土石方全部回填;禁止随意丢弃废弃物;施
工后及时移植以恢复植被。
8.(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桃花开花时间晚。
(2)夏 原因:多河谷和陡崖;降水丰沛。(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作答)
(3)滑坡、泥石流。(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4)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知名度高。(任答两点)
(5)加强生态监测;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生态宣传。(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瀑布的形成最佳季节和原因、自然灾害、发展旅游
业的有利条件和庐山景区的生态保护。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在人间(山下)四月里百花凋零,而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其原因是:山上海拔高,气温低,开花时间晚。
(2)结合材料“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 1800mm以上……群峰耸立,多河
谷和陡崖”可知,庐山所在地区降水多,且地势起伏大,多河谷和陡崖,因此形成了众多的
瀑布。夏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最多的季节,因此夏季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季节。
(3)庐山地势起伏较大,山坡坡度大,在雨季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庐山自然风光秀丽,从古至今,众多的名人在此留下的文学作品、建筑等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丰富,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京九铁路在庐山北部山麓穿过,为庐山旅游业发展提供
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庐山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良;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际
知名度高。
(5)庐山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可以通过加强生态
监测、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生态宣传等方式来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型 2 项目式学习
9.(1)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任答一
点)
(2)
(3)时段:7~8月份;夏季;夏秋季节等。(任答两点)原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
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 7、8 月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降水频率高等。(任答两点)(提示: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等方面作答。)
(4)降水强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续的时间等。(任答一点)
(5)改进方案: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雨季到来之前,
清理下水井等。(任答两点)(提示:从基础设施、绿化面积扩大等方面作答。)
【解析】本题以某校内地理小组开展的项目为背景,考查此地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原因以及
产生的影响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1)有植被覆盖的区域,雨水可以渗入到泥土中,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
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
(2)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需注意数据要准确。
(3)读图可知 7、8 月降水量最多,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因此 7~8月份为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
(4)影响积水的因素主要有:地面状况、降水强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续的时间。
(5)本题为建议类开放性试题,做法要合理、有可操作性。从基础设施、绿化面积等方面
进行改进。如: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在雨季到来前清
理下水井等。
10.(1)调查、观察、咨询、查阅文献和期刊;访问互联网等。(任答两点)
(2)糙米。
(3)分布:南方水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气候条件: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季风
气候,雨热同期等。(任答三点)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蛋炒饭、米粉、米线、大米粥、大米饭等。(任答两点)
(5)一粒米,一滴汗;光盘行动;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对资料的研读、水稻集中产区的分布以及影响水稻
种植的气候条件、以大米为食材的美食及节约粮食有关的宣传语。
(1)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咨询教师或同学、查阅资
料、访问互联网站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
(2)根据材料可知,稻谷是水稻的种子,加工后的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可以食用。在三
种可食用的米中,糙米的营养价值最高,为 83%,所以最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食用米为
糙米。
(3)通过地图可知,水稻集中产区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地区南方地区或者是南方水田
区;水稻喜温喜湿,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可知南方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且降水丰富,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水热条件配合比较好等。
(4)主要从以大米为原料的特色美食进行回答,例如扬州炒饭、蛋炒饭、大米粥、米线、
米粉、大米锅巴等以米作为原材料的食物。(5)本题以“节约粮食”为主题写宣传语,为开
放性试题,回答时要注意围绕节约粮食这一主题。
11.(1)黄河站 昆仑站 (2)① ③ ⑥ ② ④ (3)支持正方
理由:可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人类发展。(支持反方) 理由:极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在南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与保护。
(1)读图可知,我国已经建立的五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的是黄河站;位于最南的是
昆仑站。
(2)考查生物活动的课题是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地
质演化的课题是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研究环境问题的课题可以通
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的课题可以通过提取冰
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冰川资源的课题可以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
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
(3)关于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持开发观点的理由可从开发南极能源能解决全球能
源短缺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回答;持反对意见的理由可从极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保护极地地区可以保护地球上仅有一块未污染的大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来回答。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