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化学复习 微专题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与探究 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化学复习 微专题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与探究 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15:4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微专题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与探究
跟踪训练
2
1
典例串方法
典例串方法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与验证依据
1.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____。
2. 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氢前金属能与稀酸反应,氢后金属不与稀酸反应。如Cu与稀盐酸_______(填“反应”或“不反应”)。
3. 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u与硝酸银溶液______(填“反应”或“不反应”)。
反应

不反应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
考向1 验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方法指导
【注意事项】①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前,需将金属打磨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浓盐酸、浓硫酸或硝酸。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
例1 设计实验验证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思路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方案(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或将铜丝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等)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蓝色变浅(或无明显现象)
Fe+CuSO4===FeSO4+Cu
Fe+H2SO4===FeSO4+H2↑
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
Fe>Cu(或Cu考向2 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方法指导
例2 设计实验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将金属按活动性顺序排序: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验证
Zn>Cu>Ag
思路 两金夹一盐 两盐夹一金
操作及试剂(均填名称) X为___ Y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Z为____
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等可溶性铜盐)


思路 两金夹一盐 两盐夹一金
操作及试剂(均填名称) X为____ Y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Z为____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等可溶性铜盐)

A中金属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蓝色变浅;B中无明显现象
C中无明显现象;D中金属丝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思路 两金夹一盐 两盐夹一金
操作及试剂(均填名称) X为____ Y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Z为____
反应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等可溶性铜盐)


Zn+CuSO4===Cu+ZnSO4(或
Zn+CuCl2===Cu+ZnCl2等)
Cu+2AgNO3===Cu(NO3)2+2Ag
Zn>Cu>Ag(或Ag<Cu<Zn)
跟踪训练
1. 青铜主要为Cu和Sn(锡)的合金,为验证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A. CuSO4溶液 B. 稀盐酸
C. FeSO4溶液 D. SnSO4溶液
C
2. 为验证铝、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B
3. (2023陕西改编)下列各组物质,能验证 Mg、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 Mg、Ag、Cu、稀硫酸
B. Mg、Ag、CuSO4溶液
C. Ag、Cu、MgCl2溶液
D. Ag、CuCl2溶液、MgSO4溶液
B
4. (2023金牛区二诊)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
A. M>X>Y>Z
B. M>X>Z>Y
C. X>M>Z>Y
D. X>M>Y>Z
A
5. [跨物理学科](2022徐州)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即可构成化学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C. 实验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D. 涉及的反应为Zn+CuSO4===Cu+ZnSO4
B
同类考法拓展
第5题
小明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实验过程中偶然将两种金属触碰(如图所示),发现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是由锌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
B. 酸溶液中的H+从铜片表面获得锌失去的电子生成氢气
C. 反应一段时间后,铜片、锌片质量均减小
D.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阳离子可能有H+和Zn2+
C
6. (2023北京改编)为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6个实验。图中,“→”表示将金属加入到盐溶液。
(1)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FeSO4+Cu
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3)仅由④和⑥不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通过两个实验,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无法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①②(或①④或②⑤或④⑤)
7. (2023贵州改编)高铁轨道、车厢、附属设施使用大量的铁合金和铝合金。小组同学探究合金中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和外形相同的Cu、Fe、Al和Mg的四只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如图1所示。
(1)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Fe+2HCl=== FeCl2+H2↑
(2)[2022课标·数字化实验]在丙、丁烧杯中,使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Mg>Al,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相同时间内,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比铝与稀盐酸多
【实验二】把一定质量的Al放入刚反应结束的乙烧杯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
图1
Al>Fe(或Fe<Al)
请完成精练本习题
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