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0 13: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117-119
教学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学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导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准备 课件 天平 量筒 烧杯 小石块 盐水
备课组成员:
教学通案新课导入回顾上节课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叙述一下密度的概念、单位符号及单位换算关系。本节课我们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探究讨论:1、如何来测定物质的密度?2、需要测出那些量、需要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和器材?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观察你所用的量筒,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毫升(mL)和立方厘米(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图6.3-1中画出了使用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请指出哪种做法正确,哪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总结归纳(1)量筒上的标度:①单位:量筒上标度单位一般是毫升(ml);②分度值: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体积;③最大测量值:量筒上最上面的刻度值。(2)量筒的使用: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 教学个案
最低处相平 图1 图2知识点二:测量液体的密度(剩余法)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量筒、天平、烧杯、盐水;3.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③记录倒入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为;④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知识点三:测量固体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待测固体;3.实验步骤小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 /小石块的密度/①测质量: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物块的质量;②测体积: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将待 教学个案
③计算密度: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4.误差分析:若本实验中,先测量体积,再测量质量,由于小石块上沾有水,所以会导致小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体积不变,密度测量值偏大。三、小组展示、交流将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的表格,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师生共同纠正测量、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四、课堂练习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g,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mL,密度是________g/cm3。 2.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A);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 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________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kg/m3。 (3)请你帮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入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顺序________(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 五、课堂小结1、实验原理:2、量筒及使用方法3、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4、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六、作业P119页 第1 、2题。七、板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原理:(二)测量盐水的密度1.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2.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3.测量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4.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5.计算盐水的密度八、教学反思
(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2.测量水的体积
3测量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4.计算小石块的体积
5.计算小石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