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山东地区适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山东地区适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0 14: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3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九年级(6)班的同学开展历史学科项目式学习。下面是二组同学展示的史料包,由此可以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B.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C.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SVB)突然倒闭,引发地方银行出现挤兑风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美国将经历一场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银行已经开始倒闭,这就是证据。”关于特朗普提及的1929年的“大萧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德国和日本受到严重打击,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使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D.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的
3.(2023·山东德州·统考二模)观察下图,导致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口幅度增大的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朝鲜战争的爆发
4.(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图小船上“公民”喊着:“救命!罗斯福!胡佛!史密斯!谁都行!”漫画巨浪中“ECONOMICPERIL”一词应指( )
A.福利国家 B.罗斯福新政 C.经济危机 D.自由放任政策
5.(2023·山东淄博·统考一模)1929年10月24日《布鲁克林每日鹰报》刊载“华尔街股市崩溃,陷入恐慌”的头条新闻。此新闻报道( )
①源于网上文章内的插图,可以看作可信史料
②新闻报道不是史书记载,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以作为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③正确;①②错误 D.②③正确;①错误
6.(2023上·山东菏泽·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美国国民收入与失业率发展变化趋势图(1929-1933年部分),这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B.以工代赈措施受挫
C.整顿金融体系失败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2022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中)“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导致“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的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十月革命
8.(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1929—193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1500万~1700万人失业。这反映了美国( )
A.南北战争破坏性巨大 B.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C.以工代赈措施受挫 D.整顿金融体系失败
9.(2023上·山东聊城·九年级聊城市茌平区实验中学校考期末)《罗斯福炉边谈话》中记载:“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这一措施是( )
A.整顿金融 B.调整工业 C.调整农业 D.以工代赈
10.(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统考期末)罗斯福就职演说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于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此“任务”的直接目的是( )
A.改革国会的立法权 B.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D.尝试强化国家干预
11.(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从1933年罗斯福上任到1941年,美国通过并执行的对内对外政策法案共775种,对内政策法案主要包括在金融信贷业、农业、工业、救济工作等方面的整顿措施。这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B.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深远
C.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D.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12.(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措施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面对经济危机时要采取政治军事措施 B.国家的干预手段不利于应对经济危机
C.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进行远景规划 D.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谋近和谋远相结合
13.(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苏联1928年-1932年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成就”和“模仿”分别是指( )
A.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 B.苏联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赫鲁晓夫改革、罗斯福新政 D.赫鲁晓夫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4.(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校考期末)“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B.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 D.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15.(2023上·山东德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 )
A.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 B.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二、综合题
16.(2023上·山东枣庄·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陷入停滞。农民不堪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列宁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及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龚助《世界通史》
材料二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总统是谁?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4)综合两则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7.(2023·山东济宁·统考二模)历史课程围绕核心素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澳门被攫取经过图示

(1)葡萄牙人攫取澳门时,我国处在哪一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目的。
【史料实证】
材料二:读《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回答:

宋代海外贸易之繁盛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北方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崛起,阻断陆上贸易;而“地利”则是地仰东南面海,农桑产出巨大,诸如纺织、烧瓷等手工作坊而得丰饶之通商之物,另加造船、航海技术日臻提升;“人和”即为统治阶层设置机构管理,多颁政策以鼓励出海,官府赋税颇丰。——朱绍侯《中国通史》
(2)根据图示,概述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地利”或“人和”的史实说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历史解释】
材料三:1929年-1937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

(3)根据图示,分析美国失业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18.(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临沂实验中学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10月下句,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入数激增。并迅速席卷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普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新政的特点是什么?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新政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19.(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为更好地了解世界文明史,某班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共同参与他们的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人权宣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宪法确认了某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一是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二是有限政府原则;三是代议政府原则。 ——摘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无疑体现了列宁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实事求是态度和正确抉择,它使红色苏俄迅速度过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证,社会逐步安定。而且它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即摆脱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而以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为根本标准。这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改革都有一定的启发性。——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材料三 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在历史的黎明时期,古代世界繁荣着许多大河文明……与此类似,还有海生文明……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之处
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取得的不同政治成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红色苏俄迅速度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和图表中A点到B点美国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布罗代尔认为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20.(2023上·山东潍坊·九年级统考期末)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因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浅析日本与西欧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材料二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材料三 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四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庄园典型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所引起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其对俄国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在农业方面选择的“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
21.(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危机,是“危”与“机”的并存,人类历史在危与机的转换中,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日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别家族脱离部民组织独立生产的趋势日益强烈。这种现象使政府和贵族失去了对部民的控制,不仅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动摇了部民制度,动摇了大和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苏我氏大臣作为氏族豪强势力的代表,世代外戚,独搅朝政,擅权跋扈,是革新派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法国的旧政权就其组织而言,是贵族特权。第一等级由教士组成,第二等级由贵族组成,前两个等级仅占总人口的2%,他们拥有约35%的土地,却被免除几乎所有的税,第三等级占人口的80%以上,仅拥有30%的土地,但所有税收负担落在第三等级肩上,尤其是落在农民肩上。而且,农民须向教会交纳农产品什一税,向贵族交纳各种封建税,向国家交纳田赋、所得税、人头税和其他各种税。资产阶级对旧政权极不满意。他们愤恨自己受到贵族的冷落、被王室看作二等臣民并被排除在官僚机构、教会和军队中的高级职位之外。
——听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面临的统治危机。结合所学,回答日本是如何解决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社会面临的矛盾。结合所学,回答这种矛盾引发的历史事件。
(3)历史在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从来不会提前告知我们。但在转折的前夜,总会有电闪雷鸣和狂风暴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面对危局果断出击力挽狂澜开辟新局的事件层出不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以“危·机”为主题,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22.(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统考期末)在20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经济变革,分别出现在苏俄、美国以及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于是,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1)依据材料一,判断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的制定者是谁?
材料二 如图,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
美国失业率数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1933年之前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事件是什么。分析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呈下降趋势直接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措施。
材料三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新事业”,分别“新”在哪里。
23.(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纵观大国崛起的历史,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强国,一定有其历史的渊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隔开来,但是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群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伸张。
——《世界史(已文明演进为线索)》
(1)依据材料一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是谁?
材料二: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是对哪一国家的解说词?它的这次“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是指哪历史事件?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862年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928-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1929—1933年 经济大危机
1933年 罗斯福新政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欧盟成立
2003年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3)从材料三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4.(2023·山东济宁·统考三模)历史是一条奔腾的大河,其中的许多事件往往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挑战旧制度的探索】
材料一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据《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材料一中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商鞅采取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2)请从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三人中任选一人写出他所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一事件积极影响。
【农村生产模式的探索】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资料
年份 粮食产量(斤) 人均口粮(斤) 人均分配收入(元) 交售粮食(元)
1976年 35000 230 32
1979年 1323000 800 200 30000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应对危机的探索】
材料四 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美国政府在解救危机的新政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
25.(2023·山东菏泽·统考二模)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材料一的改革是指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改革对俄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 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开始作战略上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安排得更稳妥。”
(3)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退却”指的是实行哪一经济政策?有何作用?
材料四: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4)材料四中罗斯福总统面对危机采取的“行动”的特点是什么?
26.(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马克思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哪几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写出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个重要史实。
材料二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提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有着怎样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是“强大的思想武器”怎样理解?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一直对罗斯福新政持批评态度,认为罗斯福并没有放弃他的阶级属性,罗斯新致的目的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史学界对罗斯福新政持批评态度的合理性。
27.(2023上·山东德州·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危与机)
【任务一:危机中探索】
材料一 在150多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强国。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图一 该国女子师范学校学生的正装照 图二 该国第一家蒸汽动力的纺织厂
【任务二:危机中抉择】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情况
年份 企业数(家) 工人数量(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0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1)材料一中的“岛国”“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改革?请结合所学说明,图一、图二体现了这次改革中的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中美国应对危机的抉择这种措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28.(2023下·山东临沂·九年级临沂第十五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明同学历史课堂笔记的情况
李鸿章创办实业的清单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津沪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煤矿——开平煤矿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威海卫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校 1888年,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舰队——__________
材料二: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8月后期起,开始改革政府机构,一些中央的衙门和几个督抚所辖的地方衙门都被废除。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希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赞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一直对罗斯福新政持批评态度,认为罗斯福并没有放弃他的阶级属性,罗斯新政的目的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请帮助小明同学把材料一摘录中横线部分缺失的内容补充完整。概括摘录中李鸿章创办的实业有哪些特点,并简述这些实业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维新变法运动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独立宣言》到1787年美国宪法,美国人民面临的时代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一变迁中,华盛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3R”在新政的主要项目中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材料二,说明对罗斯福新政呈批评态度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C
6.A
7.C
8.B
9.B
10.C
11.D
12.D
13.A
14.D
15.C
16.(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用当时国情,社会矛盾加剧。特点: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或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实质: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
(4)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利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完善本国经济模式。
17.(1)明朝;建立殖民据点。
(2)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大。
选“地利”—农业的发展使得宋朝粮食如水稻和经济作物如棉花产量大大增加,手工业发达,如景德镇的瓷器产量大、质量好,受到海外欢迎,棉纺织业兴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这些为贸易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宋代造船技术高超,航海广泛使用指南针,航海能力提升,是海外贸易的重要条件。
选“人和”—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有效管理。
(3)1929-1933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是由于美国暴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18.(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
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大、时间长)。
(2)特点: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兴办公共工程;
实质: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19.(1)主张人人生而平等;肯定了人的权利;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罗斯福新政渡过经济危机,就业人数逐步增加,失业率下降。
(3)因素:地理位置;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还有:伟大的历史人物;国际环境的变化、先进的思想等
20.(1)特点: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变化:由庄园变为租地农场。
(2)措施:自由:废除农奴制,农奴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土地:农民经济上通过赎买获得一份土地。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经济现代化;引发教育军事等上层建筑的政治改革。
(3)内容:限制生产;提供补贴;政府贷款;稳定物价。实质:国家干预经济。
(4)表现:50年代早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70年代后半期之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1)危机:生产力的发展动摇了部民制度;氏族豪强势力强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解决:进行大化改新。
(2)矛盾:阶级间矛盾尖锐。
事件:法国大革命。
(3)论文题目:危·机
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分裂:德、日等国乘机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而美国在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逐步恢复,同时还使美国避免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并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阵营和最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危机,是危险,更是机遇。
22.(1)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推行“以工代赈”。
(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中国的新事业: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1)“权利”的诉求或“人权”伸张;1688 年,光荣革命;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路易十六。
(2)日本;明治维新。
(3)示例:改革创新能够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
论述: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适时进行改革创新,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适时进行改革创新,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结论:总之,适时进行改革创新能够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推动大国的崛起。
24.(1)措施: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李鸿章: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康有为: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任选一个人物即可)。
(3)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影响:扩大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5.(1)事件:1861年改革;影响: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事件:明治维新;措施:“废藩置县”。
(3)政策:新经济政策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4)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26.(1)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巴黎公社成立或十月革命胜利。
(2)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强大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把哲学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能够提高分析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和历史发展规律,更加坚定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3)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新政中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所以罗斯福新政只是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有力地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27.(1)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
措施:图一: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图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影响:避免美国走向法西斯道路,稳定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经济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使美国经济恢复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3)原因:俄国开展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8.(1)填空:北洋舰队。
特点:以增强军事力量为主,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
(2)理由:同意;前者是学习西方器物,后者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3)变化:从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到反对分裂。
作用:领导了独立战争,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4)体现:罗斯福新政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等说明了Recovery(复兴)。罗斯福新政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等等说明了Relief(救济)。罗斯福新政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等等说明了(改革)。
合理性:新政是资产阶级改革,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