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0 18:11: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9张PPT)
说 和 做
——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学 习 目 标
1、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3、通过基于不同目的的反复朗读,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感悟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
4. 通过“读品交融”活动,抓住细节品析,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所彰显的仁人志士之精神。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大师笔下的大师、
巨人心中的巨人
——闻一多




1
PART ONE
一读,感知人物
演讲比赛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学生齐读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他说做合一,言行一致,正像他的诗作《红烛》所崇尚的精神一样,他向往光明!
人 物 简 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 集 诗 人 、学 者 、民 主 战 士 “ 三 重 人 格 ”于 一 身
诗人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闻 一 多
人 物 简 介
作 者 简 介
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我们学过了他的诗作《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
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
很高。
《 有 的 人 》
写 作 背 景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臧克家于20世纪30年代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其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来往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字 词 积 累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qiào


jiào
qiè


jiǒng

hán
kuī
piǎo
dié
dǒu
jiǒng
字 词 积 累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用心专注而深刻。
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
衰微:
赫然: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
散 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
散 文 的 特 点 主 要 有: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 体 知 识 —— 散 文
2
PART TWO
二品,感悟内容
浏览与思考
①从标题看,文章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②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③把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之处?
3.本文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明确:表明文章的线索和文章的内容
明确: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明确: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浏览与思考
①从标题看,文章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②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③把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3、思考文章课分为几个部分,简单概括每部分三内容。
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7):承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记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8~18):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在“说”与“做”上的高度统一。
第三部分(19、20):总结全文。对闻一多先生两个方面的品质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3
PART THREE
三论,凭吊英雄
整 体 感 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那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找出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3、闻一多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4、怎样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交流讨论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那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相 关 内 容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相 关 内 容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整 体 感 知
①从标题看,文章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②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每个方面都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主要事迹
闻 一 多 先 生 的 说 和 做 说了什么 作为学者方面 作为民主战士
做了什么
言行特点
高尚品德
无言无声
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讲个痛快
《唐诗杂论》
起稿政治传单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在大会上演讲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敢说敢做的爱国热忱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参加游行示威
说 和 做
整 体 感 知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找出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都成为具体可感的东西。
整 体 感 知
3、闻一多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整 体 感 知
4、怎样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4
PART FOUR
四品,文章之美
本文有总说段。如1、2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闻一多先生的“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本文有总结段。如19、20节
本文有过渡段。如7、8、9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一品 结 构 美
评 说 形 象 美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的学者(3—6) ;本文有一位 的革命家。(10-18)
根据课文内容评说
示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的学者
用自己的话概括性评说:
示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的学者。
二品 形 象 美
活 动 三:评 说 形 象 美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的学者(3—6) ;
本文有一位 的革命家。(10-18)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放眼历史、胸怀天下、高屋建瓴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耐得住寂寞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学者。
本文有一位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投身于民主运动的革命家。
本文有一位以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革命家。
本文有一位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革命家。
本文有一位大义凛然、勇于牺牲的革命家。
三品 手 法 美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对课文结构所起的作用。
作为
学者
作为民主战士
总领本部分
第1、2段
总结本部分
第7段
第8、9段
总结本部分及全文
第19、20段


总领本部分
夹叙夹议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议论,以表明对所写人物或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的一种表达方式。
四品语言美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人物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历历在目,触手可及,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语言描写: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2)“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肖像描写:
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细节描写:
“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四品语言美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诗兴不作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警报迭起 形式紧张 慷慨淋漓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
运用四字短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精炼含蓄,耐人寻味。
遣 词 —— 四 字 词 语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运用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造 句——对 偶 句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5
PART FIVE
五瞻,致敬英雄
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致 敬 英 雄
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遍意义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也就必须以生命为代价。
2、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不朴实,用大词、文言词,语言“大呼小叫”,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致 敬 英 雄
①本文的作者臧克家是一位诗人,他是用诗化的语言来写这篇文章的。本文的语言风格精练、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虽不朴实,却有它自己的特点与妙处。
②文章适当用一点文言词可使其精练,增加其语言的韵味。
③至于文章气势盛,好像“大呼小叫”,这用来写闻一多先生再合适不过了,因为闻先生是一个刚性人物,为人正直、品行高尚,富有阳刚之美。
课 堂 小 结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闻先生之死即重于泰山,他以他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教 师 寄 语
言必行,行必果!
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找来闻一多和臧克家两人诗作各一首,读读、写写对诗作的感受。
布 置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