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四制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五)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五四制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五)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0 14: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五四制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五)
议论文阅读
一、(2023广东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善读无字之书
齐 夫
①周恩来早年曾题对联自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他告诫自己也劝诫人们:交友要有选择,要选良友、诤友;读书要注重实践,会读有字书,也会读无字书。
②书分有字书与无字书。有字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字书是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会读书的人,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既从书籍中学到知识,也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古往今来,那些事业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既善于读有字书,又善于读无字书。然而,现实中常有人只重视读有字书而不善于读无字书,不能经世致用,容易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只会读有字书而不会读无字书,就好比单腿走路,所行不速,更行不远。因此,要善读无字之书。
③会交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良友既可带来学识见地上的进步,也可使视野胸襟开阔。朋友间相互促进,切磋琢磨,能得到书本上读不到的知识。如古代的管鲍之交、高山流水、桃园结义等,都歌颂了友谊的珍贵。现代的鲁迅与瞿秋白,陈寅恪与王国维,冰心与巴金等,也是惺惺相惜,情同手足,获得了友谊和事业上的双赢。
④善游历,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知读书,不懂开眼看世界,就是读死书。读死书,不易消化,更难吸收。李白在《嘲鲁儒》诗中写道“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其中的鲁叟就是读死书之人。走遍天下,广接地气,亲自参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起来,这书就算读活了。王阳明也是读书人,可他年轻时就遍走四方,留心地势地貌,了解民风民情,后来屡立战功,所向披靡。
⑤多经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王阳明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成熟了,就会遇事不慌,做事有道,成事有方。
⑥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也是一部无字大书。读书人只有主动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拥抱生活、认识社会,才能成为社会的主角而不是看客,顺势而为而不是被其裹挟。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每到一处,必进行社会调查,开座谈会,了解各方面情况。这其实是阅读社会这本更大更厚的无字之书,把有字书和无字书融会贯通,以便作出正确决策。
⑦如此,读有字书时学到的知识,要通过无字书来实践、检验;读无字书时遇到的困惑,要通过有字书解惑、升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般事,驶万年船。人生当如此。
(选自《前线》2022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Y6204001)(  )
A.①段引用周恩来的自勉对联,意在引出既要会读有字书,又要会读无字书的观点。
B.②段把事业成功者和不善读无字书者作对比,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读有字书。
C.③段列举鲁迅与瞿秋白、冰心与巴金等事例,论证了会交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
D.⑥段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了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
2.选文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请说明理由。
答:                            
                             
3.【跨学科·劳动实践】小粤所在学校将到外地与某中学联合开展“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他担心参加活动影响学习,不愿意参加。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请结合选文内容,劝他参加此次活动。
答:                            
                             
二、(2023吉林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经历风雨 增长才干
沈童睿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②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筑牢坚定的理想信念。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如果跌了一跤就打退堂鼓、畏缩不前,就无法从经验教训中获得滋养,成事、成才更无从谈起。而百折不挠的意志,需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浇铸。 【甲】 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到千难万险的长征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九死一生、千难万险,不但没有阻挡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反而令我们变得愈益强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前行路上的灯塔。
③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 【乙】 躲在“舒适圈”中坐而论道、驰于空想,是难以收获成长的。到现实中、在奋斗中摸爬滚打,研究现实矛盾,实践胸中所学,才能不断提高本领、积累经验。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挺膺担当,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线,锤炼意志、磨炼本领。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苗家女孩施林娇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村里创业,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家乡的风景、民俗为更多人所知;科技攻关前沿,广大青年竭智尽力,青年工程师曾耀祥,在而立之年改变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箭弹性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实现了个人价值,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
④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生逢伟大时代,青年要增强紧迫感,经风雨、见世面、成大器,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5.请你将下面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相应的位置。
①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
②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甲】      【乙】    
6.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Y6204001)
  科技攻关前沿,广大青年竭智尽力,青年工程师曾耀祥,在而立之年改变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箭弹性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
答:                            
                             
7.阅读第④段,结合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                            
                             
                             
三、(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阅读《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一文,回答问题。
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
①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大禹谟》中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当今时代,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②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方面,家庭教育是重要一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去除铺张浪费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文明素养。勤俭节约的美德如金子般闪光。
③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家庭在粮食、衣物、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观,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不从儿时抓起、不从小处着眼、任由铺张浪费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有可能积重难返。因此,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育节约的生活习惯,是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每一位家长都应谨记:勤俭节约是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④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很多人儿时都背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多人幼时都被父母提醒“碗里饭菜要吃干净”。延续至今,从落实“光盘行动”到拒绝过度包装,再到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式,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言传身教,就能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⑤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舌尖上的浪费”更是要不得。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希望每个人都能树立节俭意识,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9.第①段画线句属于哪种论据 有什么作用
答:                            
                             
                             
10.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答:                            
                             
                             
1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答:                            
                             
                             
答案全解全析
一、《善读无字之书》
1.B ②段中的对比表明事业成功者与不善读无字书者的差距是对待“无字书”的态度,而非前者比后者善读有字书。故选B。
2.(示例)不能调换。④段论证要善游历,开阔眼界,侧重阅历的积累,⑤段论证要多经事,磨炼意志,侧重精神的锤炼,两者具有层进关系;④段“善游历”和⑤段“多经事”与末段中“行万里路,经万般事”相对应。
解析 首先回答“不能调换”。④段强调多游历,⑤段强调多经事,与⑦段“行万里路,经万般事”相对应,由此可知游历是基础,经历是提升,二者属于递进关系,不能调换。据此回答即可。
3.(示例)小粤,你不必担心。走出校园、参加劳动是在读无字书,也是重要的求知渠道,既可以认识新朋友,相互切磋,开阔眼界,还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参加活动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可以让你从中获益,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你应该参加。
解析 “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⑥段论述了入社会的好处,⑦段总结了读无字书的必要性。据此劝说,注意称呼及语气即可。
二、《经历风雨 增长才干》
4.当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解析 先看标题,标题观点性强,但并不完整。再读开头段,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入,对青年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到“当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经历风雨、增长才干”。第②③段谈的是如何“在风雨中增长才干”。结尾段总结全篇,呼应标题和开头,发出号召。据此明确能够统领全篇的中心论点是开头段的结尾句。
5.【甲】② 【乙】①
解析 句子①比喻狭小的空间、安逸的环境,培养不出优秀人才。句子②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根据第②段“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筑牢坚定的理想信念”可知,这里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与句子②相契合,所以,【甲】处填②。根据第③段“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可知,这里强调要在逆境中成长,这与句子①相契合,所以,【乙】处填①。
6. 举例论证(例证法)。通过列举曾耀祥竭智尽力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解析 第③段画线句提及青年工程师曾耀祥改变“火箭弹性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第③段“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这一论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7. (示例)青少年正处于求学的黄金时期,应该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勇于面对困难,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解析 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可知,青年人正处于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应该要筑牢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要增强紧迫感,经风雨、见世面、成大器,要经历风雨,练就过硬本领。据此谈启示即可。
三、《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
8. 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或: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解析 文章第①段指出勤俭节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接着第②③④段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第⑤段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也可以用文章标题来作答。
9. 道理论据,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或: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解析 第①段画线句引用了《尚书·大禹谟》中的话,属于道理论据。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使用道理论据,可以使论证更有力,更有权威性。
10. 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勤俭节约的品格比作金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勤俭节约品格的可贵,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 第②段画线句“勤俭节约的美德如金子般闪光”,把勤俭节约的品格比作金子,运用了比喻论证。其作用是:生动形象地阐明勤俭节约是可贵的品格,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1. (示例)读了本文,我知道了在生活中要落实“光盘行动”,拒绝过度包装,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式。以前,我上学都是爸爸开车送我,现在开始我要自己步行上学,还要劝爸爸妈妈少开车,我们一起努力将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解析 开放性试题。本题能从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中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的角度来拟写作答。可从生活中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环保出行等方面来谈。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