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五四制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错综(zōng) 蓑笠(suō)
镊子(niè) 摔垮(kuǎ)
B.陡然(dǒu) 伽蓝(jiā)
俯下(fǔ) 不朽(xiǔ)
C.膝髁(guǒ) 镶着(xiāng)
吊唁(yàn) 虹霓(ní)
D.羞愧(kuì) 怒号(hào)
泼剌(Ià) 皱蹙(c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挽联 灯罩 烟雾 囫囵吞枣
B.碰壁 枯瘦 云绵 饱经风霜
C.蓑笠 澄碧 遥动 恍然大悟
D.和谐 荡漾 融和 风雨同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事实,并不是我信口开河。
B.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可他非要说是茅盾的,真可谓张冠李戴。
C.黄山的石、雾、松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D.这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思。语出臧克家诗《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等。
C.“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D.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5.请补全下面的句子。(3分)
(1)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 ,而且分明。(鲁迅《好的故事》)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鲁迅《故乡》)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6.(2023山东牟平期中)根据《鲁滨逊漂流记》的情节发展,将下列情节填写到恰当位置。(填写序号即可)(6分)
①到达巴西,经营种植园
②遇到海盗,沦为奴隶
③船触礁石,流落荒岛
首次出海
遭遇风暴→A →B →C →搭救船长
抵达英国
7.(2023山东龙口期末)为纪念鲁迅先生142周年诞辰,学校组织学生于9月开展主题为“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的系列纪念活动。(5分)
(1)活动筹备会议上,你发现纪念活动中的活动 (填序号)安排不合理,你向筹备组提出修改建议:
。(2分)
“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系列纪念活动
活动一 举行鲁迅作品朗读会。
活动二 举行“走近鲁迅”演讲比赛。
活动三 举行课文《好的故事》《十六年前的回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阅读交流会,多视角感受鲁迅精神世界。
(2)下面是“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系列纪念活动的启动仪式主持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②“走近鲁迅”演讲比赛也将随之开展。
③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我校于9月开展“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系列纪念活动。
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读懂鲁迅,走近鲁迅,践行先生的精神。
⑤本次活动,我们将诵读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感受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
⑥除了读书交流和演讲比赛,我们还将重温课文,多视角感受鲁迅精神世界。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②⑥④
C.①③④⑤②⑥ D.①②⑥③⑤④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2023山东福山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8分)
鲁迅自传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③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④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8.文章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哪几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提示,概括补充完整。(6分)
(1)
(2)
(3)“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
(4)
9.结合语境,揣摩文中词句。(6分)
第①段“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表现出鲁迅 。第③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鲁迅 的思想感情。第④段“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中的“一点”表现了鲁迅的 。
10.品析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样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呢 (3分)
答: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写鲁迅“决心回家”的举动,显示出他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
B.第②段叙述了鲁迅年轻时思想变化过程,体现他始终不渝的爱国心。
C.作者通过叙述自己近50年的经历,表露自己为国为民的人生态度。
D.本文是一篇自传,以地点的变化为顺序,线索分明,层次清晰。
(二)(2023山东岱岳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6分)
油 灯
乔峻岭
①记忆中,母亲每日脚不沾地地忙碌着。到了夜间,母亲辛勤劳动了一天后,取出她的针线笸箩,戴上顶针,穿针引线,在油灯下开始为全家人缝补衣服、打袼褙、剪鞋样、纳鞋底、制作单鞋和棉鞋……其中,母亲为我们做的“轮胎胶底鞋”既结实又耐用,不逊于鞋匠的手艺。
②在油灯下,我听着父亲讲故事,讲《三国演义》中关公为什么是红脸、岳飞精忠报国、二十四孝杨香扼虎救父、井冈山朱德的扁担、保卫延安、《三字经》等。父亲没有上过学,只能自学文化。那时的我不懂父亲讲这些故事的意义,听着只觉得热闹、好奇。现在回想起来,这大概就是国风家训,给人培养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父亲的良苦用心、古朴至诚,给我以后的成长以启迪。
③记得上小学的某一年初冬,我在家里换洗衣服。晚饭后我和弟弟先睡了,母亲将我身穿的单裤洗净后放在炉火上烤干,而后拿出用麦子换回的一点棉花,给我缝制棉裤。夜深了,屋里冷森森的,母亲随手往炉火里添了几节碎麻秆。土炕和炉台紧挨着,火星溅到棉花上引着了火,母亲怕火烧到被子,急忙把我和弟弟喊醒。我俩爬起来帮忙灭火,谁知我一个不小心,“当”一下将灯柱碰倒,把满满一灯麻油洒到了炉台上。母亲迅速拿来一把菜刀,用刀把油刮进灯碗里,然后又用一块旧棉花搓成几条灯芯,在炉台的洒油处来回搓,直到搓干那点油才作罢。母亲一边利落地收拾,一边絮语:“可惜了,把能吃好几顿的油洒了,唉……”收拾完灶台,母亲继续给我缝制棉裤,我和弟弟又进入了梦乡。我醒来时,天已大亮,新棉裤就搭在我的被子上……我穿上刚做好的棉裤,腿上暖暖的,心里却酸酸的。
④雨季里,往往有一番别有情趣的场景。人们被雨丝裹足,待在家中又觉得心里发闷,就趁着夜色出来走动走动。有时候他们会来到我们家里,点一盏油灯,摊开棋枰,象田马日地来它几盘。看到人多,我们兄弟姐妹们就像过年似的开心。而父亲则会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舍不得抽的香烟恭恭敬敬地点上,分给大家,并不时地拿钢针剔除油灯上的灯花。恰在此时,离我家不远的小河里传来蛙鸣声,这便成了乡村夜晚的美妙的背景音乐。后来,我每每读到赵师秀《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乡村难忘的夏夜。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第11期,有删改)
12.对选文第④段“别有情趣”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乡邻走动、下棋的放松。
B.热情招待的邻里情谊。
C.听蛙鸣的美妙享受。
D.朗诵古诗的快乐。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写母亲“脚不沾地地忙碌”及做鞋手艺,是为了引出油灯与父亲的故事。
B.“我”穿上新棉裤时“腿上暖暖的,心里却酸酸的”,是指母爱“暖”,生活“酸”。
C.第④段画线的句子通过对父亲动作的描写,塑造了父亲真诚的形象。
D.结尾引用诗歌,增添了诗意的氛围,使乡情更浓郁。
14.选文以“油灯”为题的妙处有哪些 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油灯”是文章的线索,串起了儿时记忆中的人与事。
B.“油灯”之光是暗淡的,奠定了文章伤感的基调。
C.“油灯”与夜晚密不可分,交代了文中人物活动的主要环境。
D.“油灯”是老物件,象征着儿时清贫的生活。
15.请赏析选文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6.回忆性散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请你结合本文内容,选择其中两方面的特点,简要分析这些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与作用。(3分)
答:
三、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热心助人的邻居……
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一路走来的感受吧!以“有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全解全析
1.A B.伽qié。C.髁kē。D.号háo。
2.A B.绵→锦。C.遥→摇。D.洲→舟。
3.C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使用有误,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4.A 《自嘲》是鲁迅的诗。
5.(1)美丽,幽雅,有趣 (2)也便成了路 (3)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6. A:② B:① C:③
解析 鲁滨逊第一次出海前往伦敦,途中遭遇了可怕的风暴,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性命。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在那里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出海,遭遇海盗,成了摩尔人的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了一个种植园。第四次出海从巴西乘船去非洲贩卖黑奴,遭遇飓风,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航船触礁,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据此可知,A处是“遇到海盗,沦为奴隶”,填序号②;B处是“到达巴西,经营种植园”,填序号①;C处是“船触礁石,流落荒岛”,填序号③。
7. (1)三 我建议将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换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B
解析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和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据此可知,《十六年前的回忆》与“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系列纪念活动主题不符。可将其换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①为问候语,应为首句;③引出本次活动主题,应为第二句;⑤②⑥具体交代本次活动实施方案,应为第三、四、五句;④总结活动意义,应为第六句。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①③⑤②⑥④。故选B。
8. (1)“我”的出身和家境。(2)“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4)“我”的主要著述。
解析 第(3)条“‘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对应选文第③段,由此推断第(1)(2)条分别对应文章①②段。第①段交代“我”的出生时间、籍贯、家人及家境,据此概括(1)为“我”的出身和家境。第②段写“我”十八岁上水师学堂,后改进矿路学堂;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学医进仙台医专,后弃医从文;二十九岁回国。据此归纳(2)为“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4)对应第④段,回忆了一些“我”发表的著述,故(4)处可概括为“我”的主要著述。
9. 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感到十分痛苦 无可奈何、失落、惆怅 谦虚(或谦逊)
解析 “寄住”本就寄人篱下,还被称为“乞食者”,证明遭受轻慢,下句说“我于是决心回家”,证明鲁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感到十分痛苦,据此填写第一空。从第③段的内容看,回国工作一直不顺,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走出”,到书店做编译员被拒绝……不停地“走出”表明鲁迅职业不稳定、辗转漂泊,表达了鲁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的思想感情,据此填写第二空。鲁迅的杂文是非常出名和高产的,因此这个“一点”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或谦逊),据此填写第三空即可。
10. “不好”二字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不畏强暴与邪恶的精神。
解析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中“不好”二字可以理解为“坏话”,将鲁迅的正义之言表现为“不好”,去告密,表现了鲁迅对其行为的不屑与蔑视,体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鲁迅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样一件非常重大的事,表现了他不畏强暴与邪恶的精神。
11.D “以地点的变化为顺序”有误,本文是以时间变化为顺序进行叙述的。
12.D 根据“人们被雨丝裹足……难忘的夏夜”可以提炼出乡邻走动、下象棋、听蛙鸣的乐趣,感受到邻里情谊并没有提到朗诵古诗的快乐。作者之所以对《约客》有感触,是因为其描绘了乡村夏夜的美好景象。故选D。
13.A 文章以“油灯”为线索,串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开头段写母亲油灯下的忙碌与下一段写父亲在油灯下讲故事都属于对往事的回忆。故A有误。
14.B 文章的感情基调并不伤感。故选B。
15. “小心翼翼”写出了父亲拿烟时动作的谨慎,表现了父亲对香烟的珍视;“恭恭敬敬”则写出了父亲点烟时动作的庄重,表现了父亲对乡邻的尊重。这两个词语突出了父亲招待乡邻时的真诚、热情、大方。
解析 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这里写出了父亲拿烟时动作的谨慎,结合“自己舍不得抽”可知,表现了父亲对香烟的珍视;“恭恭敬敬”本义是“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这里写出了父亲点烟时动作的庄重,蕴含着父亲对乡邻的尊重。把自己舍不得抽的香烟给乡邻抽,这两个词语突出了父亲招待乡邻时的真诚、热情、大方。据此归纳即可。
16. ①内容真实,如父亲在油灯下给“我”讲故事,母亲收集被“我”打翻的麻油,雨季里乡邻串门时在油灯下下棋等,当内容来自真实的生活经历时,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②事件典型,如“我”打翻的麻油,被母亲一点一滴收集起来的事件,是与油灯相关的典型事件,它鲜明地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节俭,以及“我”儿时生活的艰苦、辛酸,这样的典型事件既塑造了人物形象,又表达了丰富饱满的情思;③注重细节描写,如写母亲收集被打翻的麻油时的细节和父亲剔除灯花的细节等,画面真切,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烘托了独特的意境氛围,增强了文章表情达意的效果。(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本文以“油灯”为线索,串起了往昔一个个美好的场景,从母亲忙碌到父亲讲故事,到“我”打翻油灯,以及乡邻间的往事,突出乡村人性之美、故乡之美。作为散文,本文讲述的人物、故事是真实的,事件是典型的,那一个个细节也是真切的,尤其是对打翻油灯后的细节描写,很真切,很细腻。选择其中两方面的特点,从选文中抓取内容印证分析即可。
17.[写作指导] 根据材料可知,题目中的“你”包括父母、朋友、老师、邻居等。有“你”的好处应该在作文中明确地反映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种好,体会到文中融入的情感。
从文体上看,适合写成记叙文,讲述与“你”有关的故事。
[例文]
有你,真好
不管是人生坦途上的煦风暖阳,还是挫折坎坷中的风吹雨打,总有一位特别的“老师”与我共享快乐,分担痛苦,教我做人的道理,读懂人生的真谛。
这位“老师”,就是我的妈妈。虽然她没有给我多么高深的指点,但每一次的教诲都让我受益良多。
我小时候很胆小,不敢登台表演节目,只能坐在台下默默地观看。老师和同学们总是鼓励我勇敢地站到舞台上,可我惧怕舞台,怕万一表演出错,大家会嘲笑我……
我至今仍记得三年级的那场演讲比赛。当老师嘴里念出参赛名单里我的名字时,我的心猛地一颤,头上冒出冷汗。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我感觉那一双双眼睛里,夹杂着对我的期盼、嘲笑,还有疑惑。因为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选中我,我真希望老师只是念错了。
当我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她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稿纸,笑眯眯地对我说:“妈妈相信你可以!”她将稿纸给我后,就转身去忙了。而我,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感觉接受了一项神圣而又重大的任务。
怀揣着这份心情,我为演讲比赛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我鼓足勇气登上演讲台时,掌声乍起,我知道,这项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演讲完向大家鞠躬的那一刻,我听到了一阵响亮的掌声。就在那时,我突然觉得,获不获奖已经没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敢于挑战自己。我慢慢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心中对于舞台的胆怯也因为这次演讲而慢慢减弱了。
走下演讲台,我向眼神中充满骄傲的妈妈兴奋地说:“妈妈,真有你的!”妈妈睁大眼睛,故作吃惊道:“啊 什么 ”然后,我俩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这便是我的“老师”——我的妈妈。她总能用一张妙口、一双巧手,将乌云驱散,将冰雪消融。有妈妈的地方,总是阳光普照,温暖如春。
妈妈,有你,真好!
[点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讲述了妈妈对作者的影响。本文精简人物语言,通过留白设置悬念。妈妈在赛前说的“妈妈相信你可以!”是妈妈对“我”毫不保留的信任和鼓励,为下文的事件发展奠定基础。结尾画龙点睛,点出了妈妈对作者的影响,与开头相照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