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五四制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肆虐(lüè) 恩赐(cì)
粼粼(lín) 恭敬(ɡōnɡ)
B.蹚坏(táng) 淤泥(yū)
树梢(shāo) 参天(cān)
C.枯竭(jié) 盘踞(jù)
荞麦(jiáo) 山洼(wā)
D.疙瘩(gē) 劲挺(jìng)
璀璨(càn) 滥用(là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摇蓝 慷慨 渺小 不加节制
B.毁坏 荡漾 遨游 风雨同舟
C.疙瘩 栽树 蝈蝈 追根求原
D.庄稼 侧验 不屑 司空见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几十年来,这对战友风雨同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B.无论是神秘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C.清晨的公园里,有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
D.和蔼可亲的老书记正和村民拉家常呢!
4.(2023山东宁阳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的毁坏,这里体现出作者对地球的珍视。
B.《三黑和土地》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沉浸在极度的欢喜中——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他们重获宝贵的土地。这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无不闪动着“翻身人儿”的喜悦、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C.《青山不老》通过山沟大环境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D.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班级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任务。(8分)
(1)【学科素养·语言运用】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答:
(2)请按提示修改倡议书。(6分)
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庭,更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身体力行,共同竭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六(2)班向我校师生发出“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倡议,号召大家做到:
1.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增加节能意识、环保意识,真正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
2.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六(2)班班委会
2023年10月20日
①倡议书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2分)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的方法写在横线上。(2分)
答:
③倡议书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2023山东广饶乐安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7分)
夏津,有片古桑林
①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②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③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④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采桑的美丽诗句。
⑤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救人、抗灾度荒有关。桑树的果实为桑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就成了救命粮。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现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的粮食。
⑥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栽培史与其他粮食作物同步。中国的红枣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⑦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垦荒植桑者可免田赋。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半亩。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⑧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作者:梁衡 有改动)
6.本文开篇写黄河搬运泥沙造地的内容有何用意 (3分)
答:
7.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答:
8.第⑦段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答:
9.给夏津古桑林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的原因是什么 (6分)
答:
(二)(2023山东莱芜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23分)
满山鸟鸣
①清晨,被一阵鸟鸣声叫醒,侧耳躺在床上倾听,叽喳声、啾鸣声,低语的、高歌的,咕咕咕、突突突……再也睡不着,索性一骨碌爬起来。
②满山青翠,满山鸟鸣。在场部院坝里,早起的老杨见到了早起的我。他问,咋不多睡会儿 我笑着说,这鸟叫得睡不着呢。老杨说,每天在鸟鸣声中醒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③海拔两千多米的林场,上万亩的森林,林子大,鸟儿就多。六十多岁的老杨是林场老员工,四十多年前来到林场。老杨说,当时场里七八个人,每人都挖坏锄头上百把,用坏镰刀上百把。老杨推开场部一间屋子的两扇木门,哐当哐当,门头和屋顶的灰尘唰唰往下掉,一抹阳光跟进屋来。我拿过一把覆满尘土的锄头,沉沉的,似乎锄把上的汗渍还清晰可见。看着这把锄头,我恍惚看见老杨们挥刀去杂、抡锄栽树的情景,身后是他们栽下的一棵棵小树,山顶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如今小树也长大成林,林场其他职工转岗回了城,只有老杨还待在林场。
④此刻,林场云雾缭绕,松涛阵阵,山峰连山峰,重峦叠嶂。我和老杨一路上山,一路走,鸟鸣声一路跟随。我终于开口问了老杨:“这么多年,就没有想过回城 ”老杨笑笑说:“没想过是假的,最后还是留了下来。下山了,就挂念山上的这些树咋样了,这些鸟还好不好。久了,有感情了。”
⑤接着,老杨讲了一个故事:我救了一只受伤的猫头鹰,伤好后,怎么赶它,它都不走。我孤独了,吼它几声,它就咕咕几声,像是安慰我。冬天了,大雪覆盖,到处白茫茫一片,它叼来枯树枝,放在场部街沿上,是让我生火取暖呢。春天了,它叼些野花来,告诉我,春天来了。夏天了,它会叼一些青草、过路黄来,让我煮水消暑热呢。秋天,它叼些五彩落叶来,搞得满地流光溢彩。
⑥我惊叹起来:“有这么神奇 ”
⑦老杨说,还有更神奇的呢。八十年代,我和大黑狗巡山,摔到山谷下,断了腿骨。大黑跑过来,咬着我的衣服,想把我拉起来,也不行。最后,大黑箭一样跑出去,跑回家里,把家里人找来,我才捡回一条命呢。五个小时的路,大黑跑了两个小时,跑得全身是汗。老杨指了指身旁的大黑狗,淡淡说了一句:“这是大黑的儿子。”黑狗往远处看着,明亮的阳光照在它的身上,黑得鲜亮。
⑧老杨突然问我:“知道为什么要学会一些鸟叫吗 ”我摇摇头。老杨说,前些年,有人专挑鸟儿繁殖季节,嘴里衔片竹叶模仿鸟叫,引鸟上钩,一捉就是一麻布口袋,然后偷偷去卖。“为了不让鸟儿上当,我也来学鸟叫了,让鸟儿能辨别出我的声音。我还能辨出四十多种鸟叫声。”说着,老杨从嘴里发出几声百灵鸟的叫声,山林里成千上万的百灵鸟也跟着叫开了。老杨说,在林场孤独时,就这么和鸟儿说上几句话。
⑨我和老杨走上一个小山头。野柿子树上的柿子红了,在阳光里垂挂着,一颗颗通透可爱。密林里传来一阵阵“喳喳喳”的叫声,这个我晓得,是红嘴蓝鹊。放眼一看,密林里一大片柿子树,一群红嘴蓝鹊在柿子树枝间跳上跳下,或从一棵树上滑到另一棵树下,它们喧闹着,独占这一树柿子果儿。其它的鸟儿远远站在高处的树梢上,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⑩密林里,谁能听懂鸟声 这高一声低一语的鸟声极轻极细,只有每一片树叶的耳朵能敏锐地捕捉。这鸟儿的叫声树叶接住了,守候这一片森林的老杨也接住了。
遇见三个青年志愿者,说他们已经来了七八次,每次在山上要住一个月。他们要普查完这片森林的鸟儿,现在已经给五十三种鸟儿建立了档案。老杨对三个年轻人说:“那我还要努力,还要练习十三种鸟儿的叫声呢。”大家都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穿透密林。此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我该向这片森林致敬,向守候森林的老杨致敬,向森林里的满山鸟鸣致敬,向森林里的所有生命致敬。
10.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老杨写了哪几件事。(4分)
(1) ;
(2)被老杨救治过的受伤的猫头鹰赶也赶不走;
(3) ;
(4)老杨学鸟叫保护鸟儿。
11.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4分)
清晨,被一阵鸟鸣声叫醒,侧耳躺在床上倾听,叽喳声、啾鸣声,低语的、高歌的,咕咕咕、突突突……
答: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4分)
老杨推开场部一间屋子的两扇木门,哐当哐当,门头和屋顶的灰尘唰唰往下掉,一抹阳光跟进屋来。
答:
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答:
13.文章题目是“满山鸟鸣”,作者为什么还要讲述猫头鹰和大黑狗的故事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这样写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答:
三、写作(40分)
14.请就你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如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倡议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等。要求500字左右。
答案全解全析
1.D A.虐nüè。B.蹚tāng。C.荞qiáo。
2.B A.蓝→篮。C.原→源。D.侧→测。
3.C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此处望文生义。
4.D 倡议书结尾应用简洁的语句提出希望和要求。
5.(1)(示例)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2)①“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②把“增加”改为“增强”。
③“竭制” “遏制”
解析 (1)拟写宣传标语。根据活动主题,能营造良好气氛,用语简明即可。
(2)①“尊敬”和“同学们”搭配不太合适,可以改为: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②画线句搭配不当,“意识”应该搭配“增强”。③“竭制”写法错误,正确写法是“遏制”。
6. 黄河搬运泥沙造出的土地无法直接耕种,而且危害巨大;需要先人们付出辛劳去治沙;引出下文种桑固沙等内容的介绍。
解析 第①段提到“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指出这片土地未改造前无法直接耕种,危害巨大;接着提到“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结合第②段提到“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指明先人们要付出辛劳治沙造地;另外,“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引出了下文对种桑固沙以及后人发展桑蚕业等的内容介绍。
7. 列数字。“百年以上”“千年以上”说明了夏津植桑的历史悠久;“两万余株”“两百余株”说明了古桑数量之多。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夏津历史上植桑养蚕业非常兴旺。
解析 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百年以上”“千年以上”是介绍种植历史悠久的;“两万余株”“两百余株”则说明现存的古桑的数量之多。结合上下文语境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夏津地区历史上桑蚕业兴旺。
8. 不能删去。“几乎”一词是说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把发展农桑当作立国之本,但并非全部,删去就过于绝对了。“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首先表明观点“不能删去”。“几乎”表明绝大部分王朝是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的,删去就过于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 夏津桑蚕业历史悠久,为当地乃至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留存的古桑树众多,保存了历史上的农桑原貌;留存的清代种桑县令祠堂,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解析 根据第③段“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第⑥段“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第⑦段“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可概括答案。
10. (1)老杨和几个伙伴挥刀去杂、抡锄栽树、建设林场 (3)老杨巡山摔断腿骨,黑狗找来家人救他
解析 第⑤段对应(2);前四段中,第③段写到了当初“老杨和几个伙伴挥刀去杂、抡锄栽树、建设林场”的事件,由此填写(1);第⑧—⑩段对应(4);中间第⑦段写到的“老杨摔断腿骨,黑狗找来家人救他”的事件对应(3)。据此概括填写即可。
11. (1)咕咕咕、突突突是拟声词(叠词或叠音词也可),描写鸟叫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满山鸟鸣、热闹而富有生机的情景,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富有音韵美。
(2)运用环境描写,木门“哐当哐当”的声音、唰唰往下掉灰尘的门头和屋顶,都说明了房子尘封已久,“一抹阳光”强化了屋子的落寞与陈旧。这段环境描写反映了林场的历史与现状,展示了林场生活的艰苦,表现了老杨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
解析 (1)“咕咕咕、突突突”是拟声词,也是叠音词。模拟鸟叫的声音,结合上文“叽喳声、啾鸣声,低语的、高歌的”和下文“满山青翠,满山鸟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满山鸟鸣,热闹而充满生机的清晨山林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富有音韵美。
(2)这段环境描写表现了屋子的破旧,老杨推开了木门,四十年前在林场辛勤工作的场景就此展现,木门里是尘封的屋子,也是尘封的记忆。屋子见证了林场的历史与现状,见证了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表现了老杨的坚守与奉献。
12. 运用排比的修辞,突出了作者此刻内心的强烈感动,表达了作者对老杨这一类人的赞美之情,对他们无私奉献、爱护自然精神的赞美。表现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篇末点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 该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一系列的“致敬”表明作者受到震撼,被感动,直抒胸臆表达赞美之情。从内容上分析,“森林”“满山鸟鸣”代表自然;“老杨”为爱护自然、保护和尊重生命作出了贡献,四十多年对林场的坚守,“老杨”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赞美;“森林里的所有生命”则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画线句展现出人类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表达了作者对老杨等人无私奉献、爱护自然精神的赞美。从结构上分析,结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篇末点题,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13. 运用衬托(或插叙),内容上补充交代了猫头鹰和大黑狗回报老杨的故事,和“满山鸟鸣”所表现的内涵是相同的,衬托了动物和人之间相互关爱、和谐相处的温情,深化了文章主旨。丰富了文章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结构上为下文写老杨和鸟儿对话的情节作铺垫。
解析 从行文看,“满山鸟鸣”展现的是自然生命的繁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没有猫头鹰和大黑狗的故事会显得单调,插叙了这个故事,使主题更突出,起了正衬的作用。丰富了文章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从结构上看,“满山鸟鸣”是行文最能展现老杨形象、自然神奇的部分,先叙写猫头鹰和大黑狗的故事,为下文展现老杨与鸟儿对话的神技作铺垫。
14.[写作指导] 写倡议书,首先要注意格式,考虑倡议的对象和倡议的目的,做到称呼准确,主题鲜明。然后要写清楚倡议的内容,可以分点分条列出,做到条理清楚。最后要写上署名和日期。
[例文]
倡议书
亲爱的社区居民朋友们: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消费逐步增加,生活垃圾不断增多,乱丢乱扔现象时有发生,对我们小区环境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为了营造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特向全体社区居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1.增强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环境保护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工程。
2.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自觉将家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并装袋,然后准确投放到小区内以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的分类垃圾桶。
3.倡导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主动分享生活垃圾分类技巧,通过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带动身边的家人、邻居、朋友都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来。
4.纠正身边不规范的行为,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自己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还应该当好监督员,发现不按规范分类垃圾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耐心告知其正确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居民朋友们,“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您的参与程度,决定着小区生活环境改善的成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把我们小区建设成为环保小区,山水园林!
×××
2023年9月9日
[点评] 作者针对小区垃圾乱丢现象发起垃圾分类的倡议,从增强意识,到参与垃圾分类,做先行者、宣传者、监督者几个角度一一指明具体做法,给居民进行合理的垃圾分类做出了明确引导。结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出呼吁,感情真挚,富有鼓舞性和感召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