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四制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五四制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19:1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五四制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第二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3山东泰安期中)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  )
A.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
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 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
2.(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其原因主要是(  )
A.缺少适宜的温度      B.缺少一定的水分
C.种子的胚已经死亡    D.缺少充足的空气
3.【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月考)如图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种子萌发的实验。下面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②⑤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C.②号种子能够正常萌发,萌发时胚芽最先突破种皮
D.①②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2022山东周村期中)下列关于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发芽率时要保证将种子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
B.测定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选中等大小的种子
C.为节省种子,测定发芽率时要尽量少用种子
D.测定发芽率时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5.【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新泰一模)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第Ⅰ阶段种子吸水使得鲜重显著增加
B.第Ⅱ阶段子叶中养料转运到胚芽、胚轴、胚根
C.第Ⅲ阶段种子胚根已发育成根,根吸水
D.第Ⅰ、Ⅲ阶段种子的干重也会明显增加
6.(2023山东淄博五中月考)在根尖的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它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这些细胞位于(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7.【新独家原创】如图表示植物根尖纵剖面的四个部位,其中③、④分别由植物的哪一组织构成(  )
A.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B.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C.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
D.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8.(2021山东东营河口实验学校月考)下列没有分生能力的结构是(  )
A.根尖的分生区    B.叶芽的分生组织
C.根尖的伸长区    D.杨树的形成层
9.【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山东临淄期末)柳树是常见的一种木本植物。柳树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  )
A.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B.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髓
C.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D.树皮、形成层、韧皮部、髓
10.(2023山东荣成期中)在黑龙江省,近年来农民大量种植玉米,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施加肥料。肥料的作用是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  )
A.水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氧气
11.【跨学科·植物栽培类】(2023山东济南中考)为探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无机盐类型 实验现象
甲组 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叶片正常
乙组 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 叶片异常
丙组 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 叶片异常
丁组 适量含 ① 的无机盐 叶片异常
A. 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
B.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C.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选用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D.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2.(2023山东广饶期中)石榴花是单性花,一棵树上的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雄花的基部较小,雌花的基部有明显的膨大。有的花能结石榴,而有的花不能结石榴,不能结石榴的花里肯定没有(  )
A.雄蕊       B.雌蕊
C.花药       D.花瓣
13.【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广饶月考)下列花的结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1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东济宁学院附中期中)一个花生荚中有3粒花生仁,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有几个精子参与受精(  )
A.12      B.3      C.6      D.9
15.【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垦利一模)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豆荚内有多粒种子,是因为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B.大豆的子叶有一片,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
C.①是果皮,对种子有保护作用
D.②过程必须有土壤、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学科素养·生命观念/探究实践】(2023山东广饶期中)(20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们俗称的玉米种子,其实是其种皮与果皮愈合形成的籽粒。如图1为玉米籽粒的不同剖开方法,图2为玉米籽粒结构示意图,图3为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
  
(1)要观察到图2所示的玉米籽粒结构,应采用图1中   (填字母)剖开方法。
(2)向图2中玉米籽粒的切面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   ,萌发初期其内的有机物逐渐   (选填“增加”或“减少”),籽粒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将来发育成图3中的  (填字母)。
(3)生物小组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五个大烧杯分别贴上1、2、3、4、5号标签,每个烧杯内铺上纱布,按表中条件放入20粒形状相似、大小相同、完整饱满的玉米种子。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
烧杯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温度(℃) 25 25 0 25 25
纱布干湿度 干燥 潮湿 潮湿 浸没在水中 潮湿
光照情况 黑暗 黑暗 黑暗 黑暗 光照
种子发芽数(粒) 0 19 0 0 20
①实验中选择“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玉米种子”,原因是     
     。
②实验中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的一组烧杯是   。
a.1号和2号    b.2号和3号
c.4号和2号    d.3号和5号
③4号烧杯的实验结果是         ,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④对比2号和5号烧杯中的结果,发现种子发芽数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对于玉米种子来说,             。
17.【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济宁十三中月考)(7分)“识图揭谜”——植株的生长,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区,其细胞的生长是根尖伸长的重要原因;同时还离不开[ ](填字母)细胞的分裂活动,它们共同实现了幼根的生长。
(2)图乙中的枝条正在一天天长高。该枝条的茎是由叶芽中的[ ](填标号)发育来的。
(3)丙图中的[2]叫做   ,向外分裂形成[ ]   ,向内分裂形成[ ]   ,它能使茎逐年加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多年生树木树干的横截面上看到的“年轮”,是由于细胞分裂活动受   的影响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形成的。
18.【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济宁学院附中期中)(20分)桃
子肉质细嫩,香脆多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桃树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并结出果实。对照下图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桃花的雄蕊由[ ]   和[ ]   构成,雌蕊中的[5]为   。
(2)花药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的[ ]   上的过程为   。
(3)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为    。受精完成后,图乙中的[ ]   将发育成桃的可食用部分,结构[ ]   发育成桃的种子,受精卵发育成   。
(4)传粉时阴雨绵绵,导致结实率很低,为了提高桃的结实率,果农应采取的措施是       。
19.【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乳山期中)(8分)如图一为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方式示意图,图二为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三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花的主要结构是      ,其传粉方式是      。
(2)图二中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黏液刺激,长出    ,通过花柱到达胚珠,释放出   ,完成受精作用。
(3)受精后,图二中的[1]发育成   ,[ ]   发育成果实。
(4)图三种子的胚由   (填序号)组成,结构5能发育成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A 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保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种子萌发、植株生长。
2.C 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其原因主要是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没有生命力。
3.C ③号与②号种子对比,变量是空气,因此②③对照可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A正确。⑤号与②号种子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因此⑤号与②号种子对照,可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正确。②号种子能够正常萌发,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C错误。①号和②号种子对比,唯一的变量是水分,因此①号和②号种子对照,可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D正确。
4.D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A错误;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因此测定发芽率时应随机取样,不能挑选中等大小的种子,B错误;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果数目过少则偶然性较大,C错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D正确。
5.D 由图可知,种子的鲜重明显增加的是Ⅰ、Ⅲ阶段。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旺盛,消耗大量有机物,导致干重下降,D错误。
6.B 分生区细胞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质浓、细胞核大。
7.D ③分生区具有分裂功能,属于分生组织;④根冠保护分生区,属于保护组织。
8.C 根尖的分生区、叶芽的分生组织、杨树的形成层中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根尖的伸长区的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伸长,不属于分生组织。
9.C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10.C 施肥的目的就是给农作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11.C 甲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乙组缺乏含钾的无机盐,甲、乙两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含钾的无机盐,探究的是含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丙组缺乏含磷的无机盐,甲、丙两组可以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含磷的无机盐,可以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在①处应填“磷、钾”,这样丁组缺乏含氮的无机盐,甲、丁两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含氮的无机盐。本实验共3组对照实验,A正确,C错误。在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B正确。根据题表可知,缺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植物叶片都出现异常,说明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正确。
跨学科解读 此题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设计对照实验,观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探究栽培一种植物所需的化学环境条件。
12.B 在花的结构中只有雌蕊的子房才能够发育成果实,而雄花没有雌蕊,也就没有子房,所以雄花结不出果实。因此,不能结石榴的花(雄花)里肯定没有雌蕊。
13.D 在种子的结构中,种子内有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构成的,A错误。花药内有花粉,成熟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而后释放出精子,B错误;胚珠内有卵细胞,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C错误;子房内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D正确。
14.C 花生属于被子植物,花粉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长出花粉管,花粉管中含有2个精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后,释放出2个精子,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所以,一个花生荚(果实)中有3粒花生仁(种子),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有6个精子参与受精。
15.A 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所以大豆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A正确;大豆的子叶有两片,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B错误;珠被发育成①种皮,对种子有保护作用,C错误;图中②表示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1)a 
(2)⑤ 胚乳 减少 ④ 胚根 ⑧ 
(3)①控制单一变量,减小实验误差 ②b ③种子发芽数为0 缺少充足的空气 ④光照不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解析 (1)要观察到图2所示的玉米籽粒结构,应将种子平放,沿种子正中线位置纵向剖开,即采用图1中a剖开方法。
(2)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淀粉)的结构是⑤胚乳。淀粉遇碘变蓝,因此,向图2中玉米籽粒的切面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⑤胚乳。种子萌发过程中,不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所以种子萌发初期其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④胚根,将来发育成图3中的⑧根。
(3)①对照实验要求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实验中选择“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玉米种子”,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减小实验误差。②在实验所用的烧杯中,2号和3号烧杯只有温度不一样,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实验中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的一组烧杯是b。③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4号烧杯的种子浸没在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所以实验结果是种子发芽数为0。④对比2号和5号烧杯,变量是光照的有无,发现种子发芽数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对于玉米种子来说,光照不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7.(1)B 伸长 C 
(2)2 
(3)形成层 5 韧皮部 3 木质部 温度
解析 (1)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根的长度不断增加是由于分生区的细胞能够不断分裂而增加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不断生长而增大细胞体积。
(2)图乙中,1幼叶将来发育成叶,2芽轴将来发育成茎,3芽原基将来发育成芽,最终叶芽发育成枝条。
(3)图丙为茎的结构图,其中的2是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它既可以向内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新的3木质部,也可以向外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新的5韧皮部,从而使茎不断增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多年生树木树干的横截面上看到的“年轮”,是由于细胞分裂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形成的。
18.(1)1 花药 2 花丝 子房 
(2)3 柱头 传粉 
(3)双受精 7 子房壁 6 胚珠 胚 
(4)人工辅助授粉
解析 (1)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1花药和2花丝。雌蕊包括3柱头、4花柱和5子房。
(2)桃树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1花药里散放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3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3)被子植物传粉完成后,花粉在雌蕊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并穿过花柱,直达子房内的胚珠,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的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双受精过程。可见,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为双受精。受精完成后,图乙中的7子房壁将发育成桃的可食用部分(果皮),结构6胚珠发育成桃的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4)传粉时阴雨绵绵,会导致传粉不足,结实率低。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经常辅以人工辅助授粉。
19.(1)雄蕊、雌蕊 异花传粉 
(2)花粉管 精子 
(3)胚 3 子房 
(4)4、5、6、7 茎和叶
解析 (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图一中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即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2)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黏液刺激,长出花粉管,通过花柱到达胚珠,释放出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
(3)受精完成后,图二中的[1]受精卵发育成胚,3子房发育成果实。
(4)图三种子的胚由4胚轴、5胚芽、6胚根和7子叶组成,结构5胚芽能发育成茎和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