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五四制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跨学科·数学】(2022四川自贡中考)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2.【史料实证】(2022广西梧州中考)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3.(2022山东淄博期末)习近平寄语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突出体现了( )
A.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 D.内地与边疆政策相同
4.(2022广东中考)如下表。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
工业总产值 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5.(2023山东济南中考)中英谈判的见证者罗宾·巴特勒回忆道:“在谈判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关键构想,为谈判的成功和香港主权的和平移交打开大门。”文中的“关键构想”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6.【时空观念】(2023天津中考改编)香港《大公报》1997年某一天的版面写着“回归了开新篇”,这是为了强调( )
A.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B.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C.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7.(2023山东博山期末)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对香港和澳门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法国 D.英国、葡萄牙
8.(2022广西梧州模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
A.民族自治区 B.经济开放区
C.特别行政区 D.自由贸易试验区
9.【因果联系】(2023山东东平二模)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这一“良好态势”得益于( )
A.“一国两制”方针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带一路”建设
10.(2022海南海口期末)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部法律的公布施行( )
A.标志着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B.有利于维护香港地区长治久安
C.标志着祖国完成统一大业 D.消除了香港与内地的制度差异
11.【横向比较】【新情境·假期旅游】一曲《可可托海》,勾起了人们对美丽新疆的无限向往;一部《港囧》,让人在嬉笑间领略了香港回归以来的大发展。今年暑假,乐乐准备到新疆和香港两地旅游。以下属于两地共同特征的是( )
A.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两地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D.不向中央政府缴纳财政收入
12.【跨学科·语文】(2023山东临沂期中)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这反映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是( )
A.文化认同 B.学术交流
C.制度创新 D.人民期盼
13.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规定除台湾的“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这一举措( )
A.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D.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14.(2022云南中考)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5.(2023山东峄城模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当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 )
A.霸权主义横行 B.台湾当局不作为
C.“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D.西方势力的干预
二、非选择题(共2题,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共40分)
16.(2023山东东营月考改编)(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就是要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材料二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日,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一国两制”“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是行得通的”“中国是信守自己的诺言的”。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材料三 香港、澳门以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身份,回到祖国怀抱。2011年,香港GDP较回归前的1996年增长54%;澳门GDP较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率达12.5%。“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成为生动现实。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确信,原本就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当然可以成为解决海峡两岸统一问题的最佳方式。
材料四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与香港、澳门的情形是很不同……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1)根据材料一文字,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步骤。(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推动香港回归祖国的因素。(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一国两制”实行对港澳和国家发展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分)
(4)我国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指出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同之处。(4分)
17.(2023山东潍坊月考)(22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了哪两种办法 党和政府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制度的作用。(8分)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新中国早期宣传画。
(2)材料二表达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什么意愿 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试举一例说明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8分)
材料三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首次将“九二共识”写入报告,对正处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起了推进作用。
(3)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2分)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4分)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根据图示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长,这种变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密切相关,B符合题意。
2.B 材料“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反映了少数民族重视文化传承,B项正确。
3.B 材料反映了民族团结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项正确。
4.A 根据表格信息“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等可知,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5.D 结合所学可知,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6.C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故选C。
7.D 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前,对香港和澳门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葡萄牙。
8.C 根据所学可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我国在香港和澳门地区分别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9.A 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下,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A项正确。
10.B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有利于维护香港地区长治久安。
11.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12.A 根据材料“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可知,海峡两岸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A项正确。
13.B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
14.A 表格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围绕着台湾问题而进行的努力,这说明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A项正确。
15.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当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二、非选择题
16.(1)步骤: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逐步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2)因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3)对港澳: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对国家: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同之处: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推动香港回归祖国的因素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国两制”的实行对港澳和国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据此回答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根据材料“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与香港、澳门的情形是很不同”可知,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同之处是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7.(1)办法:向西藏进军(或武装解放;武力解决);和平谈判。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用: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意愿:祖国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构想:“一国两制”。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或澳门回归祖国)。
(3)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理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提供了有效途径;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的两种办法为:武力解决与和平谈判。根据所学可知,党和政府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意义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2)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图片可知,“一定要解放台湾”反映了新中国党和政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意愿。根据所学可知,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在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3)根据所学可知,“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