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远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題前,芳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虽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垓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策标号涂黑;非选泽题诗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題区城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阁:滚动前面内容、区域发展、世界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冷链物流是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
食品质量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冷链设施和企业呈现“东多
西少”的格局。《“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指导,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
展。裾此完成1一3题。
1.导致我国冷链设施和企业呈现“东多西少”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自然灾害
C.经济状况
D.历史因素
2.我国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利于
①促进农业规榄化,产业化发展②均衡农产品分布
③推动居民消费升级④缓解交通拥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碳达峰、碳巾和目标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屦,迫切需要
A.优化用能结构
B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扩大市场需求
D.加快城市路网建设
【高三12月质量检测·地理第1页(共6页)】
新教材一工
黄石市是以开采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拥有3000多年的矿治文化,“因矿立市,以治兴市”。
20世纪90年代前,黄石市经济总量仅次于武汉市,位居湖北省第二。近几年,黄石市经济总量降至湖北
省中下游水平,经济发展亟需转型升级。下图示意黄石市位置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4一6题。
、·城市脚界线
⊙@城市
上河蹦、潮泊
铁路
志港口
4.20世纪90年代前,黄石市经济总量位居湖北省第二,主要得益于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本地市场广阔③矿治工业体系完善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推测近儿年黄石市经济总量降至湖北省中下游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大量外流
B.工业结构单一
C.受武汉市辐射小
D.运输需求锐减
6.黄石市经济转型升级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推进就地城镇化发展
B.取消户籍管理制度
C,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由此开启
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对比发现,相较我国,东南亚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诸多短板。据
此完成7一9题。
7.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主要缘由是我国
A.政策支持力度下降
B.环境污染加剧
C.制造业竞争力减弱
D.生产成本提升
8.东南亚国家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主要短板有
①劳动力成本②政策制度③技术水平④营商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对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A.降低能源消耗
B.减轻运输压力
C.提高工业水平
D.改善环境质量
【高三12月质量检测·地理第2页(共6页)】
新教材一L高三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东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居民冷藏冷冻类食品消费多,
冷链运输需求大,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冷藏冷冻类食品消费少,冷链运输需求小,导致我国冷链设
施和企业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
2.B分析可知,冷链物流是一种在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保持低温环境的特殊物流方式,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
展,可以诚少农产品产后损失,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可以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品
质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
3.A冷链物流仓储,运输等环节能耗较高,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面临规模扩张和碳排放控制的突出矛盾,迫切
需要优化用能结构,加强绿色节能设施设备、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减排降耗和低碳转型步伐,推进冷链物
流运输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A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可知,黄石市矿产资源丰富,拥有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矿治工业体系完善,开采业及其加工工
业发达,工业发展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使得其20世纪90年代前经济总量位居湖北省第二。
5.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黄石市是以开采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单一,随着开采业的发展,矿产资源
濒临枯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停滞不前,经济总量降至湖北省中下游水平。
6.C分析可知,工业结构单一,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是导致黄石市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因此,该市应调整
并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治理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7.D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随着人口红利消退,生产成本提升,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
缩,而同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凭借劳动力廉价、土地成本低等优势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获得了一定的竞争力,吸引部分
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向这些地区转移。
8.D相较我国,当前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和政策制度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技术水平,基础设施、
市场规模及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且短期内无法有效提升这些短板
9,C分析可知,东南亚国家是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大量企业迁人会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传授
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当地工业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0.B读图可知,与济南相比,宁波发展能级高,辐射区域小,说明该市创新领航能力和经济集聚能力高,区域福射能力和
区域协调能力弱。
11.A图中显示,西宁,银川、呼和浩特3个中心城市为双低匹配型城市,3个城市均为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城市发展能
级较低,与周边地区的要素往来较少,辐射带动基本为市域范围,对紧邻的周边城市咯有辐射带动,未来应持续加强要
素支持和政策引导,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增强辐射带动
能力。
12.B分析可知,历史上岷江上游曾有“岷江左岸大路”“茶马古道”等著名的对外交通要道,是军事征伐与商品贸易的主
要通道,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相对发达,形成众多聚落。随着时代的发展,公路、铁路兴起,受地理地貌(区内深谷纵横)
【高三12月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新教材一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