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侮辱(wū) 粗茁(zhuō) 震悚(sǒng)
B.镶嵌(qiàn) 取缔(dì) 肿胀(zhàng)
C.蹋败(tā) 自矜(jīn) 晌午(xiǎng)
D.愧怍(zà) 忿然(fēn) 憎恶(zē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明性格内向,有心事时总是自言自语。
B.他的话你没听懂,言外之意是叫你别管他。
C.面对这些来自贫困山区、因营养不良而面如土色的孩子,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D.对群众有益的事,即使微不足道,也要做好。
3.【新独家原创】下列对画线处的语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这学期我们搬进了新的教学楼,教室的墙壁非常雪白。(副词使用合理)
B.在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以来,校园里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介词使用不当)
C.因为杨绛关心老王,因此老王对杨绛充满感激之情。(连词使用不当)
D.哎哟!我们的校园真是漂亮极了!(拟声词使用不当)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王》一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描写老王: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
B.《台阶》一文以“台阶”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了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奋斗,终于建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C.《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如长妈妈谋害了“我”的隐鼠。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有关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她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5.【新考法·整本书阅读】(2023山东牟平期中)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5分)
选段一: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选段二:一想到 ,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 !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
(1)由上面两个选段可以看出祥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答:
(2)阅读选段二,下列事件中促使祥子思想发生转变的是(3分)( )
A.刘四爷和虎妞对他的要挟
B.小福子的惨死
C.老车夫和小马儿的悲惨命运
D.孙侦探讹诈了他买车的钱
6.【学科素养】(2023山东梁山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各方面的书都要看,文学、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天文、地理、历史、科普、艺术……都应该成为我们涉猎的对象,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能日益完善。
材料二: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和老朋友重逢。好书需要反复阅读,这样才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材料三:
(1)【思维能力】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并阐述理由。(2分)
答:
(2)【语言运用】请仔细观察材料三这幅漫画,简要介绍漫画内容,并写出其寓意。(4分)
答: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新考法·对比阅读】(2023山东德州一中期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8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③。
[注] 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射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8.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睨之久而不去
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康肃笑而遣之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尔安敢轻吾射(“轻”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B.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句首承前省略了主语“油”)
C.世以为神(省略句,“以”后省略“之”)
D.杖之(“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10.请结合提示翻译句子。(2分)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词语 义项
务 ①致力,专力从事。②追求,谋求。③事,事情。④务必,一定。
专 ①专一,单纯。②单独。③独占,专擅。
译文: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 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3分)
答:
12.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
(二)【学科素养·文化自信】(2023山东临沂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9分)
接过铜旋子[注]
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亲切地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
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
③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铜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白帽子,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扎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有仙气的透亮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
④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见我看得发呆,小孙笑道:“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⑤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巴不得儿孙不肯接手。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点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当天的粉皮会晾不干。这批货就算废了。”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尖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手也是。铜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
⑥“铜旋快慢看水温,溜边揭起能囫囵;收补窟窿摊圆整,水油刷晒看阴晴。”老孙慢悠悠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将一张张薄如蝉翼却又饶有筋力的绿豆粉皮移到长竹帘上,这些竹帘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墙上,或平搁在长凳上,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而那些影影绰绰的离心花纹,就像月亮上的桂花树一样,散发着梦幻光泽。风徐徐吹送,新绿豆的清香在场院中鼓荡。强烈的阳光下,粉皮正在脱水,与竹帘子分离时,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⑦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我笑着应允。
⑧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凉皮,与那些晒干后又泡发的凉皮口感不太一样,更糯,弹力更强,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阖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爽痛快。
⑨我问小孙:回来做凉皮,也是为了在爹娘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
⑩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2019年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膝盖竟然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
此时,秋风平稳安详,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
(选自2022年12月2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注] 铜旋子:一种铜制器具,像盘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等。
13.文章题目“接过铜旋子”有什么含义 (4分)
答:
14.根据文章②③自然段内容,补全粉皮的制作过程。(4分)
调制粉浆→ →冷水拨离→浸水挤干→
15.赏析下面句子中比喻的表达效果。(5分)
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
答:
16.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三、写作(40分)
17.回忆一个令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补好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难忘的,可以是令自己惊喜、兴奋、惭愧、尴尬的事;要运用细节描写。
答案全解全析
1.B A.侮wǔ,茁→拙。C.蹋→塌,晌shǎng。D.怍zuò,忿fèn。
2.C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此处属望文生义。
3.D “哎哟”是叹词,不是拟声词,表示惊讶、痛苦、惋惜等,用在此处合适。
4.C 长妈妈谋害了“我”的隐鼠,不能体现她的善良。
5.答案 (1)祥子的思想由原来有目标并为目标全力以赴,向放下希望、得过且过转变。
(2)C
解析 (1)由选段一可知,祥子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并打算为这个目标全力以赴;由选段二中“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可知,祥子的思想向放下希望、得过且过转变。
(2)根据阅读积累,可将选段二定位在《骆驼祥子》第十一章,由此推知,想到老车夫和小马儿的悲惨命运,祥子的思想向放下希望、得过且过转变。
6.答案 (1)(示例)要广泛阅读,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能日益完善;要反复阅读,这样才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2)(示例)内容:两个人都在往远处看。一个人站在一本写有“读书”二字、像高台一样的大书上,说:“看得更远了!”另一个人则站在地面上,急得满头大汗。
寓意: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看得更远。
解析 (1)由材料一“各方面的书都要看……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能日益完善”可知:要广泛阅读以及为什么要广泛阅读。由材料二“好书需要反复阅读,这样才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可知:要反复阅读以及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2)介绍漫画内容:先观察图文要素,再把这些要素按一定顺序描述出来。写出漫画寓意:根据漫画内容,提炼漫画所揭示的主题,要体现出读书的重要作用。意思对即可。
7.D A.怎么。B.只,只是。C.离开。D.同“耳”,相当于“罢了”;你。
8.C 例句中“而”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A.“而”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B.“而”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C.“而”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D.“而”表示修饰。
9.A 轻:轻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0.答案 现今你不致力于实施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
解析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重点词语:行,实施。一夫,一人,多指男人。
11.答案 ①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箭技艺高超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②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亲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解析 ①从卖油翁的话“无他,但手熟尔”可知“但微颔之”的原因。
②从文中陈尧咨母亲的话“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可知母亲“杖之”的原因。
12.答案 射技娴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解析 由“见其发矢十中八九”“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可知陈尧咨射技娴熟;由陈尧咨质问卖油翁的话以及其“忿然”的态度可知他傲慢无礼;由“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可知他贪图享乐。
[参考译文]
碎金鱼
陈尧咨擅长射箭,射箭每次都能命中目标,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小由基”。等到掌管荆南回到家中的时候,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政事 ”陈尧咨说:“荆南是重要的地方,常常有宴会,我每次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用忠孝来报效国家,现今你不致力于实施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志向吗 ”(于是)用棒子打他,打碎了他的金鱼佩饰。
13.答案 表层:指制作绿豆粉皮的工艺流程中,父亲从小孙手中接过铜旋子进行下一个步骤。深层:指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用铜旋子制绿豆粉皮的手艺,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解析 可从表层、深层两方面分析题目含义。由第③自然段“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它被轻轻挤出水分”可知其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指小孙归来接父亲的班,传承铜旋子制粉皮的非遗手艺。
14.答案 凝结粉浆 摊平晾晒
解析 由第②自然段中“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可以概括出:凝结粉浆。
由第③自然段中“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可以概括出:摊平晾晒。
15.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舞动铜旋子制粉皮时的速度之快、铜旋子在半空中舞动的轻盈动态和小孙做的粉皮的美丽、圆润、晶莹剔透的特点,体现出小孙用铜旋子做粉皮时动作的麻利、熟练,表达了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之情。
解析 首先找出本句运用比喻的地方,“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结合具体语句,根据比喻的一般作用,说出其表达效果,点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
16.答案 内容上,以画面结尾,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描写了深秋农家场院里平稳安详、安静鲜活的画面,点明了时间地点,渲染了静谧闲适、幸福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小孙孝顺懂事的美好品质,暗示小孙的绿豆粉皮会越做越好,也暗示了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使这一非遗技艺得以传承,深化文章主题。
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第①自然段“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解析 结尾段落运用了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有: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主旨,深化主题等。据此联系文章内容作答即可。另外,还要答出末段留白的作用。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17.【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应先补全题目,再写作。题目中“那一刻”是指一个瞬间,而不是一个长时间段,因此横线处填入的应是某个时刻发生的令自己难忘的事情或当时的感受。“那一刻”,有追忆的意味,故应对“那一刻”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写出特定时间内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写作时,要注意突出“那一刻”对自己的影响,描摹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文】
让我感动的那一刻
窗外是浅青色的黎明,残余的夜色不曾褪去,草木在夏日的风中更加茂盛。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期末的激战又摆在眼前。炎热让人平添几分焦躁。忽然,一股浓郁的香气飘了过来。悄悄地走到厨房门前,我发现母亲正在为我煮粥。
听到脚步声,母亲转过身来,对我微笑。我清晰地看见,她的脸上有细密的汗珠,额前的发丝已经被汗水浸湿。她抬手拭去汗珠,为我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绿豆粥,并对我说:“天太热了,给你煮了绿豆粥,慢慢喝,别烫着。”说完便转身去收拾厨房了。
我看着这碗绿豆粥,只见碗中宝石般的豆子如同撒在银河天际的繁星,令人口舌生津。我舀起一勺粥,先用嘴唇轻轻触碰,感知温度,再慢慢抿入口中,感受那清新香甜的味道。咽下去的瞬间,我的身体褪去了疲惫,心中的浮躁也被清除……这不仅是在品一碗绿豆粥,更是畅游在母爱的水波之上。一时间,我感到神清气爽。
我欢喜地喝完了这碗绿豆粥,抬头,发现母亲正倚在门边看着我。她额头上的汗水缓缓地滑出曲折的印痕,脸上带着几分憔悴、几分疲惫。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来,惭愧的波涛几乎要把我淹没,我觉得有一股热流要从眼中涌出来。
时间点滴流逝,窗外的阳光毫无保留地照进屋内,为母亲衬上了金色的背景。母爱,何止是一碗绿豆粥,浓浓的亲情如蜜糖般融在其中。时光流转,岁月易逝,而母爱永远不会褪色。
【点评】 文章抓住平淡生活中一件温馨的小事,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细致描绘了母亲煮绿豆粥和“我”喝绿豆粥的画面,塑造出一个为了孩子甘愿奉献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感受到母爱后内心的感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