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浮力》
课题 浮力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揭示概念,感知浮力。 第二部分,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通过结构性的材料,选择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以及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对比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第三部分是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 2、能够根据结构性的材料探究质量、体积对物体沉浮状态的影响。 3、能够把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
重点 感知浮力并初步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难点 通过结构性的材料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教学准备 蜡烛、测力计、小石块、天平、空心塑料球、橡皮泥、A4纸、水槽、玻璃球、塑料尺、苹果、土豆、泡沫块、铁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揭示浮力概念 活动一: 1、轮船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 明确:轮船受到了浮力 观察物体沉浮状态 ①先预测沉浮情况 ②拿起物体轻轻的接触水面,然后松手,观察沉浮现象,并做好观察记录。 ③实验后取出物体擦净放回原处。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或”↓”表示 4、用手按压浮在水面的泡沫,能感觉到什么? 手指可以感受到向上的力,这就是浮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可以浮在水面上 5、思考归纳 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的托举的力,这种力叫浮力,正因为有了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观察物体 填写表格 归纳小结 由物体的沉浮现象,揭示浮力概念,从感官表象到科学概念
活动二,研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活动三,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活动四,让A4纸承载更多硬币 活动二: 研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①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读数 ②把石块放入水中,测出石块在水中的读数 2、如果石块不受浮力,那么测力计的读数是什么样的?如果石块受到浮力,读数会发生变化吗? 明确:如果石块在水中受到浮力,那么浮力十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在空气中测得的提起石块的力要小。 如果石块在水中没有受到浮力,弹簧测力计读数应该和在空气中测得的一样。 归纳总结 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比在空气中测提起石块的力小,说明下沉的石块受到浮力,说明水中的物体不管沉浮,都受到了水的浮力。 活动三:
1、研究物体沉浮状态与质量的关系 ①给三个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 1、2、3。 ②1 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 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3 号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③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2、做好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得出结论 明确:结论:同样体积的物体,质量越小越容易上浮 3、研究物体沉浮状态与体积的关系 ①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 1、2、3。 ②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质量相同。 ③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4、做好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明确:结论:同样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大越容易上浮 活动四: 1、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明确:改变纸的形状,把纸折成一只纸船 2、知识卡片 实心的金属铁在水里会下沉,但是把它制成空心的船就能浮在水面了。同样重的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将它的体积适当变大,能排开更多的水,就会浮在水面,就能承载更多的物体。 小试牛刀 1、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2、物体沉浮状态与_____和_____有关。 3、因为有____物体才可以浮在水面上。 设计实验 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 观察总结 小组讨论 纠正学生错误认知,很多学生认为下沉物体不受浮力 让学生动脑又动手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浮力,知道影响浮力的因素,以及生活中运用浮力的例子 总结课堂
课后练习 曹冲称象运用到了浮力?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