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12《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12《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15: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2《点亮小灯泡》
课题 点亮小灯泡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一,通过猜测手电筒的内部结构,用”小灯泡怎样亮起来的”这一问题直接揭示本课的学习主题。 活动二,认识简单电路,了解闭合电路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三,制作简易开关,知道开关可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活动四,认识不同用电器构成的完整电路 活动五,观察手电筒内部结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将小灯泡点亮的探究活动,学会正确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示意图。 2、尝试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用常见物品制作一个简易开关,理解开关对电路的断开和闭合所起的控制作用。
重点 自主探究,学会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正确连接方法。
难点 能够用语言归纳描述闭合电路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电路示意图。
教学准备 发光器(LED灯)、小电机、小电铃、制作手电简套件、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小灯座、木板、图钉、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猜测手电筒里有什么 活动一: 让学生观察手电筒工作时的样子,猜一猜它里面有哪些部件? 根据学生实际回答情况,出示相应的实物,让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 根据学生不同猜测,留个悬疑,留在课尾进行验证 观察手电筒 讨论交流 手电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电器,用手电筒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
活动二,用电池、小灯泡和导线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活动三,制作一个简易开关 活动四,将其他用电器接入,认识不同用电器构成完整电路 活动五,观察手电筒内部结构 活动二: 认识电池和小灯泡 正极符号用+来表示 负极符号用-来表示 导线应该分别接触小灯泡金属侧面和底部的锡点 2、提问学生,小灯泡哪个部分会发光,小灯泡为什么要有两个接触点,让学生思考 3、用这些材料连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进行交流 4、观察图小朋友的线路图,你能发现什么? 明确:都是闭合电路 5、总结 用电器、导线和电源等电路元件都有两个连接点,互相连接时中间不能断开。 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6、知识卡片 直接把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会出现了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活动三:
1、提问,怎么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引出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开关的操作活动 2、做个简易小开关 在一块木板上,把回形针的一端用一枚图钉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搭到另一枚图钉上,通过旋转回形针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活动四: 1、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试试效果 发光器、小电铃和小电机在工作时有明显的光、声、运动的现象 活动五 1、观察手电筒的结构 手电筒由电池、开关、导线(铜片)、小电珠等组成,塑料外壳起固定作用,反光杯起反射聚光作用。手电筒的各部分通过直接接触或导线(铜片)连接,开关闭合后形成通路 2、手电筒是怎么工作的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小试牛刀 1、1、小灯泡亮起来必须是_____电路。 2、手电筒由____、____、_____和_____等组成。 3、电池有___极和___极。 观察图片 交流讨论 学生动手 总结 小组实践 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共性,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是闭合电路 认识更多用电器,有利于拓展认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手电筒的组成,了解什么是闭合电路,知道如何制作简易开关 总结课堂
课后练习 查阅资料,导线是由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