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导体和绝缘体》
课题 导体和绝缘体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一,导人主题,利用前一课中所使用的导线引入主体。 活动二,预测生活中常见物品是否容易导电,并用一个简单电路作为检测装置检测是否导电 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学生知道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 活动三,辨别常见电工材料和工具的各部分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并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活动四,利用其他检测工具对人体和不同的液体进行导电性能检测,使学生知道人体、自来水、盐水是导体 教学目标: 1、借助检测装置,知道有些物品容易导电,有些物品不容易导电。 2、通过将不同物品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的活动,辨别导体和绝缘体。 3、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或材料,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是制造物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借助验电球、LED灯等材料作为检测工具,知道人体、自来水、盐水
重点 掌握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一般方法。
难点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各种导线(裸铜线、电线、漆包线等)、各种常见物品(如竹签、橡皮、铅笔芯、铝箔、铁 钉、瓷勺、硬币、木筷、玻璃、螺丝刀、插座插头、拖线板等)、简单电路组成的检测装置、验电球、烧杯、自来水、纯净水、食盐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观察导电结构 活动一: 观察图片想一想,为什么不是自己用手去施救,而是使用了木棍和橡胶手套? 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导线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学生观察导线 导线包括内芯和绝缘层两部分。导线的内芯一般用铜或铝制成,起导电作用;外面是用塑料或绝蠔漆包裹起来的绝緣层,可防止人直接触碰到内芯而发生电击伤害事故。 观察图片 讨论交流 从生活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导线是学生熟悉的电路元件,适合引出研究主体
活动二,检测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师傅绒衣导电,认识绝缘体和导体 活动三,辨别常用的电工材料和工具中的导体、绝缘体 活动四,用验电器、LED灯等工具对人体和各种液体进行导电性检测 活动二: 生活中的这些物品容易导电吗? 2、安装检测装置,检测这些物品是否容易导电 ①根据简单电路原理安装一个检测装置 ②将物品分别接入检测装置,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③如果物品接入检测装置后小灯泡能发光,说明该物品容易导电。 3、填写实验报告单,看是否和猜测的一致。 4、总结: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 活动三:
1、下面的工具或电工材料,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 2、电工材料和工具中有可能和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一般使用绝缘体制造,如螺丝刀的把手、开关的拉绳、绝缘胶带、插座的面板等,保护人体免受电击;需要导电的部分使用导体制造,如测电笔笔杆、开关铜片触头、插座接线端子等 活动四: 1、用验电球做人体导电实验 ①几名同学手拉手。 ②拿验电球的同学要用手接触球上面的触点。 ③观察验电器灯是否亮起来,说明什么? 明确:灯亮起来了说明电流可以通过,人体是导体 2、检验不同液体(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的导电性能 ①量杯中导入自来水,两根导线插入水中,小灯泡是否会亮? ②量杯中导入纯净水,两根导线插入水中,小灯泡是否会亮? ③往纯净水加入一些食盐,搅拌均匀,再将两根导线插入水中,小灯泡是否会亮? 3、填写实验记录 明确:不同的液体导电性能不同,纯净水不容易导电 4、回顾导入,现在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要用木棍和橡胶手套了吗? 小试牛刀 1、1、自来水、纯净水和盐水都是导体。( ) 2、干毛巾沾水后能导电。( ) 3、人体是导体。( ) 4、导电由两部分组成。( ) 5、不同液体导电性可能不同。( ) 观察图片 猜测 学生动手 总结 小组实践 填写记录 得出结论 让学生在动手中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科学概念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导线结构,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了解人体是导体,不同液体导电性不同 总结课堂
课后练习 看看教室和我们的学校,哪些是导体哪些又是绝缘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