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5 22: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姥(mǚ) 天台(tāi) 脚著(zhuó) 渌水荡漾(lǚ)
B.剡溪(shàn) 熊咆(páo) 已暝(mínɡ) 訇然中开(hōnɡ)
C.瀛洲(yínɡ) 虹霓(ní) 谢公屐(jī) 殷岩泉(yǐn)
D.魂悸(jì) 长嗟(jiē) 水澹澹(dàn) 惟觉时(jiào)
答案:A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B.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C.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动
D.栗深林兮惊层巅 惊:惊动
答案:D
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列缺霹雳
②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烟涛微茫信难求
④自可断来信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C
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答案:B
5.将下面的文学文化常识补充完整。
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 诗人,人称“ ”,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与杜甫齐名,人称“ ”,韩愈称赞他们说:“ 。”
答案:浪漫主义 诗仙 李杜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6.按照下面的要求,默写。
(1)表现诗人梦游天姥山心情急切的诗句是: 。
(2)能作“诗眼”的诗句是: 。
答案:(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
(2)云青青兮欲雨 雨:
(3)丘峦崩摧 摧:
(4)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中:
(5)虎鼓瑟兮鸾回车 鼓:
(6)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
答案:(1)超出
(2)名词动用,下雨
(3)断裂
(4)“中”用作“开”的状语,从中间
(5)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6)等待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姥连天向天横
失向来之烟霞
B.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惟觉时之枕席
C.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恍惊起而长嗟
D. 栗深林兮惊层巅
恍惊起而长嗟
答案:B
9.诗中哪两句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游程的梦幻美?
答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0.诗人把仙境和仙人盛会描写得如此金碧辉煌、异彩缤纷、盛大热烈,是什么用意?
答案:反衬现实的黑暗腐败,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1.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一万八千丈”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神仙出场了,梦境也就到达了顶点,诗却于此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入现实。好梦不长,更让诗人怀恋仙境的美好。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写出了李白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揭示了李白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消极的。
D.诗人完全挣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感情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答案:C
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
古风 十九
李 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注尽冠缨。
注: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
12.这首诗的前10句描写了怎样的太清幻境?(字数不超过10个)
答案:超尘脱俗,神奇缥缈。
13.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两首诗的主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案:《梦》表现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古》表现了诗人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矛盾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4~15题。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4.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15.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三、表达与交流
16.将下面《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答案:(1)熊的咆哮,龙的吼叫,在岩泉之间震响,深林为之战栗,峰峦为之受到惊吓。
(2)忽然觉得心魄颤抖,不由魂飞魄散,恍恍惚惚惊醒,起身不免惋惜长叹。
17.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诗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梦》诗中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两首诗都流露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你认为《将》诗和《梦》诗的“消极”是否一样?并简要说明。
答案:不完全一样。《将》诗是貌似消极,实际上从消极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梦》诗是封建社会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抱持的一种消极态度,但这绝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
18.从小到大,课内课外,你一定读过李白的不少诗篇。俗语说,文如其人。通过作品,你认为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而后在班内与同学们共同讨论,最好能形成一个基本的看法。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