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运算律
乘法分配
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举例归纳活动,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2. 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体会用观察、比较、猜想来探究规律的方法,能熟练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比一比,谁算得更快一些。
37×27+63×27 (25+23)×4
= 999 + 1701
= 2700
= 48×4
= 192
有没有一种简便方法能计算得更快?
课堂导入
5
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
四年级有6个班。
五年级有4个班。
每个班领24根跳绳。
(6+4)×24
6×24 + 4×24
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
探究新知
=10 ×24
=240(根)
=144 + 96
=240(根)
( 6+4 )×24 = × + × .
24
6
4
24
(6+4)×24
6×24 + 4×24
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
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学说说有什么发现。
等号左边先算6加4的和,再算10个24是多少。
等号右边先算6个24与4个24各是多少,再求和。
( 6+4 )×24 = × + × .
24
6
4
24
37×27+63×27 (25+23)×4
= 999 + 1701
= 2700
= 48×4
= 192
(37+63)×27 25×4+23×4
= 100×27
= 2700
= 100 + 92
= 192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相同,计算结果也相同。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 + b) × c = a × c + b × c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拓展:
四年级比五年级多领多少根跳绳?
四年级有6个班。
五年级有4个班。
每个班领24根跳绳。
(6 - 4)×24
=2×24
=48(根)
6×24 - 4×24
=144 - 96
=48(根)
你发现了什么?
( 6 - 4 )×24 = 6×24 - 4×24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用字母表示:(a - b)× c = a × c - b × c
(a大于或等于b)
15×26+15×14= ( )
1.在 里填数,在 里填运算符号。
12
×
15
2
43
(42+35)×2=42× +35×
27×12+43×12=(27+ )×
72×(30+6)=
2
26
14
+
6
72
×
+
30
72
×
课堂练习
2. 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算式后面画“√”。
(28+16)×7 28×7+16×7
15×39+45×39 (15+45)×39
74×(20+1) 74×20+74
40×50+50×90 40×(50+90)
√
√
√
50×(40+90)
40×50+40×90
2 5
1 2
×
5 0
2 5 0
3 0 0
25×12
=25×(2+10)
=25×2+25×10
=50+250
=300
乘法分配律
3.观察下边的竖式,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4. 这块花圃的面积是多少?郁金香占地面积
比兰花多多少?
兰花
郁金香
( 6+14 ) ×8
= 20×8
= 160 (平方米)
14×8 - 6×8
= ( 14-6 ) ×8
= 8×8
= 64 (平方米)
答:这块花圃的面积是160平方米,郁金香占地面积比兰花多64平方米。
1
2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
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a、b、 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 + b) × c = a × c + b × c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