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文本教学解读
《北京的春节》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于1951年创作的一篇叙事散文,选入教材时作了一些删除和改动。作者用他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文章开篇写道:“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一个“老规矩”悄然流露出作者对老北京春节的怀念之情,通读全文后会发现,这里的“老规矩”是指,北京的春节时间跨度很长,一直持续四十多天;北京的春节风俗活动很多,从腊八节到元宵节的风俗各式各样。
作者一连写了四十多天的风俗活动,但读起来却不显得零散混乱、单调乏味,这得益于作者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详略安排得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其中详写的时间节点是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些天的风俗活动也是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的。这也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重点。
分清主次内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简单,理解作者为何要详写这几个日子的老规矩,以及作者是如何详写的,六年级的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结合“交流平台”的相关结论可知,作者详写的这几天的风俗习惯,最能表现老北京的独特习俗,最能寄托作者的情思。至于作者是如何详写各种风俗习惯的,则需要通过品读语句、想象场景、表达交流等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总结梳理表达方法。
聚焦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北京的老规矩,品读文中描写的相关风俗活动场面,如,“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作者不但介绍了腊八节这天一个重要的风俗活动,而且还简单介绍了风俗来源——古代劳动人民祭祖祭神的活动。古代劳动人民靠天吃饭,年终能有个好收成,离不开祖先和神仙的保佑,所以年终总结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要熬制这种特制的粥来祭祖祭神,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迷信,但在那个特定年代里,这也是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也足以彰显劳动人民的诚意和诚心。
联系到小年的习俗,更能体现中国人“报喜不报忧”的独特行为习惯——“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古代“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神明的敬畏之情。这些有趣的传说古诗就是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根据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读准多音字,会写“蒜、醋”等15个生字,积累“万象更新、无暇顾及”等词语,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教学。
2.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借助表格,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借助表格,深入了解北京独特的习俗活动及特点。
3.通过交流表达,结合语文要素,联结“交流平台”,体会详略安排得当的好处。运用“阅读链接”展开比较阅读,联系生活,迁移运用,丰富对习俗文化的内涵体验。
二、学习活动设计
一)明确学习目标,整体把握内容。
1.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实践活动。
(1)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学习单。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北京的春节是从哪天开始写的?边读边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时间 人们的活动 时间 人们的活动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从腊八起 所有人为过年做准备
腊月二十三 祭灶王、吃糖 过了二十三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除夕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逛庙会 正月初六 铺户开张、放鞭炮
元宵节 赏灯、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2)理清表达顺序,分清主次内容。
根据表格,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详写的几天里具体写了哪些民俗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发布具体的核心任务,基于单元概念性理解,层层深入地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建构。这一板块的两个学习活动的呈现,以及表格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厘清自学思路,提供学习支架。】
2.品读重点语段,体会民俗特点。
(1)自读自悟,学习“腊八”部分。
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到最能突出“腊八节”风俗特点的地方,想想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时间 风俗活动 风俗特点
腊八 熬腊八粥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泡腊八蒜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①组织交流填写的表格内容。
②借助表格,思考并交流作者在描写腊八风俗时,抓住了哪些重点,如何写出特点的?
(2)合作探究,学习“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部分。
探究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默读课文中描写“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其中一个部分,想想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时间 风俗活动 风俗特点
腊月 二十三 祭灶王 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
吃糖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
除夕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 祭祖、守岁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 拜年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
逛庙会 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元宵节 赏灯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家里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②借助表格,思考并交流作者在描写腊八风俗时,抓住了哪些重点,如何写出特点的?
(2)合作探究,学习“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部分。
探究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默读课文中描写“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其中一个部分,想想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③联结“词句段运用”,体会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词语表达,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设计意图: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联结不同板块内容,借助表格,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在细致描写课文主要部分时,抓住重点习俗进行描写,使得风俗特色得以突显。这样设计突出了大单元学习的整体性和统筹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体会表达效果。
1.整体感知,体会详略安排得当的好处。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得比较简略的部分,思考并交流这些部分和“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日相比有何不同?
(1)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2)联结“交流平台”,体会详略安排得当的好处。
学生交流:风俗特点突出的日子重点交代了人们的活动,而其他日子作者是一笔带过的,甚至把几天的时间、几天的事情合在一起写,写得比较概括。这样写能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联结不同板块内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课文是如何根据不同日子在春节中的重要程度差别,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来安排内容主次的,领悟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
2.对比阅读,感受不同地域风俗的独特性。
学习任务:
①默读“阅读链接”,说说材料中介绍的是哪个地区的哪些春节习俗。
②对比阅读《北京的春节》,交流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
③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还有哪些不一样的风俗习惯。
(1)组织交流,明确材料介绍的地区以及相应的春节习俗,与《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说说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
(2)组织交流,自己和文中老北京地区的孩子们过春节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由表及里,把握内容结构,领悟表达效果,在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感受本单元需要持续性理解的知识,即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俗各异,初步感知本单元需要持续性理解的大概念,即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人情美、文化美。】
(三)拓展阅读材料,深入理解单元大概念。
1.拓展阅读更多与过年有关的名家名篇,如,冰心的《童年的春节》,梁秋实的《过年》,冯骥才的《年意》等。
2.围绕“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人情美、文化美”这一话题,结合材料内容,组织交流,深入理解单元大概念。
【设计意图:单篇课文作为大单元教学中的学习资源,其作用是为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形成持续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