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照答题中的要求作答。)
1. 北大,清华是学子们追求的理想学府,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他的创办应是( )
A. 洋务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期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五四运动期间
2. 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A. 平汉铁路 B. 滇越铁路 C. 淞沪铁路 D. 京张铁路
3.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 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 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 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 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4. 鲁迅先生写的白话文小说是( )
A. 《愚公移山》 B. 《屈原》
C. 《狂人日记》 D. 《太阳照桑干河上》
5. 1905年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废除了在我国延续1300多年的哪一项制度( )
A. 科举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度
6.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09年、中国、詹天佑”,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B. 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典礼举行
C. 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D. 《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7.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封建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8.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
A. 《中外纪闻》 B. 《国闻报》 C. 《民报》 D. 《申报》
9.“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0.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了大量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救亡歌曲,如图中的旋律选自于他的哪首代表作( )
《毕业歌》 B. 《卖报歌》
C. 《铁蹄下的歌女》 D. 《义勇军进行曲》
11.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踏进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 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 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 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12.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 三联书店 B. 上海古籍出版社 C. 外文出版社 D. 商务印书馆
13.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能体现这个特点的作品是( )
A. 《义勇军进行曲》 B. 《毕业歌》 C. 《黄河大合唱》 D. 《国际歌》
14.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谱写时代最强音的是( )
A. 齐白石 B. 徐悲鸿 C. 聂耳 D. 冼星海
15.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民报》 B. 《申报》 C. 《每周评论》 D. 《新青年》
16.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了大量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包括( )
A. 《黄河大合唱》 B. 《大刀进行曲》
C. 《在太行山上》 D. 《义勇军进行曲》
17.中华民国成立后,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 留辫 B. 称“先生” C. 缠足 D. 翎顶补服
18.创作《奔马图》来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是
A. 冼星海 B. 聂耳 C. 徐悲鸿 D. 侯德榜
19.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有( )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②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废止了旧的交通方式
④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小赵同学搜索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他要搜索的人物应该是( )
A. 林则徐 B. 张謇 C. 张之洞 D. 詹天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1题8分,22题10分,23题14分,24题10分,共40分)
21.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上海(时报)曾发《新陈代谢》一文,称:“新礼服兴 ,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拜礼兴,跪拜礼灭。”
(1)材料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社会永远在无声无息中进步,你认为当代人应该怎样应对社会的进步
22.实现国家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
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二:“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1956年完成。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写出张謇救国的主要行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两点以上)
(3)材料三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主要是在哪几个行业开展的?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3.(12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三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1)材料一中 的“大生纱厂” 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请写出创办人的名字?从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短暂的春天”,也有艰难曲折。请列举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内因和外因。
(2)材料二中提及了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3)从材料三中,列举“新兴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各一例。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4.(10分)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
(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
(3)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
(4)以上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1-5BDBCA 6-10BBDBD 11-15ADCCB 16-20DBCCB
21、(1)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意思相近即可)原因:辛亥革命。
(2)要有发展意识,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适应社会不断的展的形式,及时更新观念。(意思相近即可)
22.(1)①实业救国。②创办大生纱厂。
(2)①工业化。②第一个五年计划。③成果:鞍山钢铁公司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形成了东北工业基地;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川藏等公路。
(3)①事件:三大改造。②行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大力发展重工业;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搞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正确处理内部矛盾。
23.(1)张謇 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外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国父,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其它符合题意亦可给分
(3)轮船或火车;剪发辫或改称谓;商务印书馆。
(4)近代化、西化、崇洋逐新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4.(1)《申报》创办于1872年;上海;主要内容:新闻、评论、广告等.
(2)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
(3)现代汉语词典等.
(4)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