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教育集团 2023 年秋季学期 12 月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45 分)
1.B 2.A 3.D 4.B 5.C 6.A 7.C 8.B 9.B 10.B
11.C 12.D 13.C 14.A 15.C
1.B 2.A 3.D
【解析】1.西南季风把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带到高黎贡山,相当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 B。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间山坡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而山谷降温慢,气
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故夜间应吹山风;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
而山谷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故白天吹谷风,由此可知,BC错误;据材料
可知,高黎贡山南段的东西坡受到偏东的背景风的影响,夜间吹山风时,偏东的背景风翻越
高黎贡山后下沉,与来自高黎贡山的山风相叠加,使西坡的山风风力强于东坡,而东坡来自
高黎贡山的山风风为偏西风,受到偏东的背景风的干扰,风力较弱,故 A正确;白天吹谷
风时,高黎贡山西坡的谷风为偏西风,受到偏东背景风干扰,西坡谷风较弱,而东坡的谷风
为偏东风,与偏东的背景风叠加,故白天吹谷风时,东坡强于西坡,D错误。所以选 A。
3.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的水汽主要是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的,腾冲站地处高黎贡
山的西坡,为迎风坡,阴雨天较多,而保山站为背风坡,晴天较多;由此可知,保山太阳辐
射更强,A错误;腾冲白天的大气削弱作用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强,气温日较差较小;而保
山站白天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日较差较
大,故 BC错误,D正确。所以选 D。
【点睛】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
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
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
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
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
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4.B 5.C 6.A
【解析】4.图中所给垂直温度梯度并不是气温,而是上升一个单位高程后气温的变化值,
答案第 1页,共 6页
{#{QQABTYIAogiAAAJAABgCEQWaCgGQkACACKoGABAEIAABgRNABAA=}#}
正负表示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要垂直温度梯度等于或大于零,说明随高度的增加温度上升,
就属于逆温现象,据此可知,该地 16时 30分至次日 7时左右发生逆温现象,故 B正确,
ACD错,本题选 B。
5.垂直温度梯度等于零处对应的海拔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350米,故 C
正确,ABD错,本题选 C。
6.当大气发生逆温时,抑制了对流层空气的对流上升,空气对流减弱,抑制污染物向上扩
散,污染程度加重,故 A正确,C错,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也不会阻挡空气水平运
动,故 BD错,本题选 A。
【点睛】逆温积极影响: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
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 行中不会有大的
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③可应用于谷物种植,
提高产量及质量。消极影响主要影响:大气污染。
7.C 8.B 9.B
【解析】7.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即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盐度低,
主要原因是长江河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故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
要受长江径流(入海径流)的影响,C正确;洋流、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和盐度关系不大,
ABD错误。故选 C。
8.根据所学知识,晒盐旺季要蒸发旺盛的季节,即要选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降水较少
的天气,①④正确;湿度较大、风力较小的季节蒸发较慢,不利于晒盐,②③错误。故选 B。
9.根据所学知识,钱塘江大潮成因有: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
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①正确;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
河流深度大,顶托作用明显,③正确;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
长了潮势,④正确;此外,大潮与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
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⑥正确;
台风活动频繁不利于进行观潮,太阳辐射与钱塘江大潮关系不大,②⑤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
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2)洋流因素——同
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3)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
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此外,高纬度海区结冰量、融冰量的大小、海区的封闭度、与附
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答案第 2页,共 6页
{#{QQABTYIAogiAAAJAABgCEQWaCgGQkACACKoGABAEIAABgRNABAA=}#}
10.B 11.C 12.D
【解析】10.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转变前后,不同坡向陡缓状况不变,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平
缓,背风坡陡峭,加之凹凸情况结合示意图即可得出,抛物线沙丘迎风坡凹且缓,背风坡凸
且陡,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11.植被作为沙障,能够改变沙丘表面侵蚀沉积结构,进而控制沙丘演化。在气候条件较好
的地区,植被在翼角生长,阻碍翼角移动,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C正确,风力、
沙源、地形两者无明显区别,ABD错误;故选 C。
12.根据材料可知,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据图可知,
该沙丘向东南凸出,翼角指向西南,说明该地主导风是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
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13.C 14.A 15.C
【解析】13.结合图片可以看出,①地温度最高的应是 7月份,降水最多的应是 1月份,因
此并不是雨热同期,A错误;结合图片可以看出,②地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因此光照
并不充足,B错误;③地 1月气温低于 0°,因此有结冰期,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
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C正确;④地 7月份降水较少,因此不会是草木郁郁葱葱,D错误。
故选 C。
14.结合图片可知,①气候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成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
的交替控制;②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因此为温带海洋气候,终年受到西风控制;③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气候全
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故成因相同的应为①②,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15.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
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因此我国只可能有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
带、洋流、天气、下垫面等。
二、综合题(55 分)
16.(1)经过南岭时受地形阻挡,风速减慢;随着纬度降低,南下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
侧气压差减小;锋面势力减弱,该时期北上暖气流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大尺度环流形势较稳
答案第 3页,共 6页
{#{QQABTYIAogiAAAJAABgCEQWaCgGQkACACKoGABAEIAABgRNABAA=}#}
定,冷锋得以维持。(6分)
(2)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锋面气旋,上升气流强烈;气流Ⅱ、Ⅲ性质湿润,水汽充足;锋面
稳定少动,雨带停留时间长。(6分)
(3)与 7、8月相比,4~6月冷锋能够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与冬季相比,此时冷空气势力
较弱,滞留时间较长。4~6月(气流)偏南风较强,登陆挟带丰沛的暖湿水汽。(6分)
【分析】本题以北部湾相关图文材料为背景,重点考查了锋面系统、影响降水的因素等知识
点,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4-6 月春季到来,气温回升,冷空气势力减弱,且冷锋南
下到华南沿海的过程中,遇南岭阻挡,势力进一步减弱,故活动范围较小;此外,南下过程
中随着纬度升高,冷气团温度逐渐升高,冷暖气团温差减小,锋面势力减弱;结合冷锋的形
成过程可以进一步推断出,该时期北上的暖湿气流遇南下冷空气阻挡,形式较为稳定,故冷
锋得以维持,移动较少。
(2)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北部湾地区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锋面气旋,盛行上升气流;
进一步看图分析,Ⅱ、Ⅲ气流来自海洋,水汽充足,给降水带来了充足的条件;此外,由于
此时北部湾受锢囚锋控制,锋面较稳定,故雨带停留时间长,降水多。
(3)与夏季相比,4-6 月冷气团的势力较强,能够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从而形成锢囚锋。
而与寒冷的冬季相比,4月份冷空气势力较弱,能够在华南地区停滞较长时间,且此时由于
华南地区气温回升,暖气团势力增强,暖湿气流北上,形成锢囚锋的几率大大增加。
17.(1)夜间强,白昼弱;日出前后最强,午后 2点前后最弱。 (4分)
(2)人口密度增加,产业不断发展,生活、生产和交通活动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增多;建筑物
密度增加,对冬季风的影响增强;城市建筑物增多,地面硬化率升高,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 (6分)
(3)
(城市 1分,画图 2分)
答案第 4页,共 6页
{#{QQABTYIAogiAAAJAABgCEQWaCgGQkACACKoGABAEIAABgRNABAA=}#}
【分析】本题以天津市某年四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城市热岛
环流,主要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阐释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天津的热岛效应夜间强,白昼弱;日出前后最强,12-16
点即午后 2点前后最弱。
(2)热岛强度的增强主要与热量的排放有关,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大,人
口密度增加,工业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排放出的废弃热量增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建
筑物增多,道路硬化面积增多,建筑物密度、高度的增加,对冬季风的阻挡增强,市区热量
不易散失;同时建筑物增多,硬化地面增多,建筑物外墙及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增
得快,向大气传递的热量随之增多。
(3)城市增温增的快,气温高,空气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凸向近地面,则④表
示城市,城市的高空形成高压;郊区气温低。空气受冷,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
高空形成低压。空气的水平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高空由城市吹向
郊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18.(1)地中海气候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冬季受西
风带控制,温和多雨。(6分)
(2)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此地位于高大山脉的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沿岸暖流起到增温加湿的作用。(6分))
(3)有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东部大分水岭紧
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中部面积广大,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的范围广;大陆西岸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8分)
(4)热带草原气候。成因:1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受到暖湿的西北
季风控制,且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4分)
答案第 5页,共 6页
{#{QQABTYIAogiAAAJAABgCEQWaCgGQkACACKoGABAEIAABgRNABA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详解】(1)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和东南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
30度到 40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
多雨。
(2)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是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与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抬升和暖流增温增湿有关。
(3)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分布面积广与有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常
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范围大有关;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湿润气流的深入,削弱
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大分水岭以东广大地区降水稀少;澳大利亚大陆西岸受
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
漠气候分布面积广。
(4)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是其湿季,降水较多。1月份是南
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为西北季风,澳大利
亚北部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水汽风丰沛且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
降水丰沛。
答案第 6页,共 6页
{#{QQABTYIAogiAAAJAABgCEQWaCgGQkACACKoGABAEIAABgRNABAA=}#}机密★启用前
春晖教育集团 2023 年秋季学期 12 月月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 6 页,18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 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黎贡山南段(腾冲——保山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南暖湿气流,该区域山高谷深,山谷风环流显著。湿季,受偏东背景风影响,腾冲、保山两地的局地环流存在差异。下图示意腾冲、保山气象站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西南季风相当于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盛行风
高黎贡山南段东、西坡山谷风环流在湿季晴天时的表现是( )
A.夜间吹山风,且西坡较东坡强B.夜间吹谷风,且东坡较西坡强C.白天吹山风,且东坡较西坡强D.白天吹谷风,且西坡较东坡强
与腾冲气象站相比,保山气象站在湿季观测到的( )
A.太阳辐射更弱 B.大气逆辐射更强
C.地面辐射更弱 D.日温差均值较大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垂直温度梯度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 100 米高度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为正值,下图示意某市城郊秋季某时段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100 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A.8 时-16 时 30 分
B.16 时 30 分-次日 7 时
C.7 时-23 时
D.23 时-次日 5 时
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 米
B.150 米
C.350 米
D.500 米
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A.抑制了对流层空气的对流上升B.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C.增强了对流层空气对流上升D.阻挡了对流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下图为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花岙盐场是浙江省仅存的一座海盐手工晒盐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长江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沿岸洋流 B.纬度位置 C.入海径流 D.海陆轮廓8.推测花岙盐场晒盐旺季时的气象条件( )
①气温较高②湿度较大③风力较小④降水较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每年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其成因主要有( )
①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②台风活动频繁③钱塘江水量丰富
④盛行东南风⑤太阳辐射剧烈⑥喇叭形湾口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抛物线形沙丘是一种固定、半固定的沙丘,也是横向沙丘的一种。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不同,平面图像马蹄,又像一条抛物线。在特定情况下,抛物线形沙丘可以和新月形沙丘相互演变。图为某地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的示意图(转变前后,不同坡向陡缓状况不变)。完成下面小题。
抛物线形沙丘( )
①迎风坡凹且缓②迎风坡凸且陡③背风坡凹且缓④背风坡凸且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促使图示地区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风力 B.沙源 C.植被 D.地形12.在图示地区抛物线形沙丘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风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雨热同期,适合葡萄、无花果等农作物的生长B.②地光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类型C.③地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且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D.④地在 7 月份草木郁郁葱葱
四种气候类型中,某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图示各气候类型中,我国只可能有其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 4~6 月。下图为某年 5 月 16 日 8 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Ⅰ、Ⅱ、Ⅲ。该时段前后,北部湾北岸出现连续暴雨天气。
每年 4~6 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 分)
分析此次北部湾北岸连续暴雨的成因。(6 分)
从冷暖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 4~6 月的原因。(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的数值大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扩展,天津市的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为天津市某年四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
描述天津热岛效应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4 分)
说明随着城市建设与扩展,天津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的原因。(6 分)
请在下侧等压面分布图上地面线上填写“城市”,并画出经过①②③④四点的热力环流。
(3 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澳大利亚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它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约为 769 万平方千米,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其地形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三部分。东部的大分水岭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下面两图分别是“澳大利亚地形示意图”“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说出澳大利亚西南部主要的气候类型和成因。(6 分)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10°之间,而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却有一片狭长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试解释其成因。(6 分)
分析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广的主要原因。(8 分)
说出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类型,并简要说明其 1 月份气候特征的成因。(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