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号 使用时间:2014年11月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本课目标:
【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1、概述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理解其演变趋势。
2、分析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认识评价其选官制度变化的影响。
3、掌握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
4、概括汉至唐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及特点。
5、理解汉至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分析其变化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预习自学
选官制度
1.1 从西周到魏晋南北朝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西周
战国
西汉
魏晋南北朝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从西周到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
1.2科举制
①阅读教材第38页第2段,概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人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越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②阅读材料,总结科举制的特点有哪些?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他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代词,汝辈,你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 汪洙编撰《神童诗》
③阅读材料,结合教材39页“学思之窗”,多角度评价科举制的利弊。
(二)三省六部制
阅读思考1:根据教材39页第2段,总结三省六部制的职责与特点。
“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是我国古代官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央政府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二是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进一步加强皇权。三是各部职责有明确分工,有利于中央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国家机构的行政效能。因此,“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成熟,也标志着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发展。
——邢帅《从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的变化看专制皇权的发展轨迹》
阅读思考2:结合材料,归纳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有哪些?
(三)赋税制度
阅读归纳:阅读教材40页1、2段,概括从魏晋到唐朝的赋税制度。
当堂检测
1.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中央集权的加强
2.“三省六部制”简单地说,就是朝廷下面设立三个省,……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在决策层面不是有哪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运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种“体制内的民主”( )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的合理化
课后练习(必做题)
1.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门阀之家,在选举上占优势,原因其在乡里有势力之故,离开了乡里,就和‘白屋之子’无甚不同;而科举之制,使‘白屋之子’可以平步而至公卿。”该材料 ( )
A.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的双重作用B.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社会流动
C.说明科举制基本上扭转了门第观念D.指出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垄断选官权
3.唐代尚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皇帝的旨意以及中书省、门下省议定的事项最后均需交由尚书省负责具体实施,唐太宗也曾指出:“尚书省,天下维纲,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这反映了当时尚书省( )
A.为宰相集体议事的主要部门 B.在中枢行政机构中位高权重
C.具有行政事务的最终决策权 D.负责中央政策及文书的制定
4.有关唐朝的中央机构,《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主要说明( )
A.中书门下省都是检察机构 B.唐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检察
C.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D.依据分权和制衡原则行使权力
5.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官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制( )
A.在魏晋时期已经完善定型 B.随着君主专制强化而发展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能够有效防止宦官的专权
6.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7.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 )
A.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 B.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 D.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选做题)1.在唐代,文人进身仕途除了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外,通过“干谒”即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的举荐而入仕,也是科举制的重要途径。这表明唐代( )
A.深受汉代察举制影响 B.科举制度的高度成熟
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人才选拔的灵活多样
2.“佞幸传”是纪传体史书的一种类传。南朝正史中的《宋书》《南齐书》所收录“佞幸传”的人物均为由寒人担任的中书机构官员中书舍人,而唐初官修《梁书》《陈书》却不立“佞幸传”。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唐代吏治清明官员素质较高 B.门阀政治在唐朝已经消失
C.中央官制变革影响修史风格 D.唐代史书编撰缺乏真实性
3.公元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征税标准的变化( )
A.实现了土地从国有到私有 B.实现了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C.确保了农民有土地可耕种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二、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