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 必修 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 必修 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1 17: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案
注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编写说明:
1.编写严格按照新课标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创设新情境,力图夯实课本基础知识基础上,提高灵活学习、知识前后贯通的效果。
2.每一课按照[夯实基础][课内小结][素养提升][史料补充][习题巩固]五部分循序渐进,提高学科素养。
3.[夯实基础]以图文并茂形式展开,[课内小结]以时间坐标形式提升时空观素养,[史料补充]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文言文能力水平,[习题巩固]精选习题、提升学生综合解题思路与能力,做到知识融会贯通。
4.各个部分穿插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知识储备与能力。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夯实基础]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1、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2、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A.军事(收兵权)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划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B.行政(削实权)
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设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削弱相权。
②在地方,土国担任州县长官,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知州三年一换,州县长官频繁调动。
C.财政(制钱谷)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司,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崇文抑武”方针
①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
②大力提倡文治,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
A.积极影响
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B.消极影响
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保守的政治风气。
②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致使北宋积贫积弱,危机四伏。
微思考 宋代的二府三司制VS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1、财政危机——积贫
冗官、冗兵、冗费
2、边防压力——积弱
民族关系 战争 和议 结果
宋辽关系 ①北宋统一后,两次北伐,均告惨败。 ②后来辽军大举南下 1005年澶渊之盟: ①维持已有边界,兄弟相称;②北宋送“岁币” 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宋夏关系 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是屡战屡败 1044年宋夏和议: ①西夏保持帝号,向北宋称臣;②北宋送“岁赐” 宋政府开放边境互市,恢复了双方贸易往来。
宋金关系 南宋初年,宋军与金军对抗,素质明显提高(岳家军) 1141年绍兴和议: ①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对金称臣; ②南宋送“岁贡”。 宋金南北对峙。
(三)王安石变法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1、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
(1)目的:整顿官僚机构
(2)结果:因为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而失败。
2、王安石变法
(1)目的
富国强兵。
(2)领域
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
(3)原则
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4)内容
①富国方面,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②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5)影响
①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
②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③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④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
(6)特点
①涉及领域广。
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③加强国家管理和控制。
微思考 庆历新政VS王安石变法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①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核心,重点在于“减少支出”。
②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核心,重点在于“增加收入”。
(三)南宋的偏安 核心素养:时空观、历史解释
1、靖康之变:1127年,金兵俘走宋徽宗、钦宗,北宋灭亡。
2、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宋高宗。
3、宋金关系
(1)战争:南宋初年,岳飞的“岳家军”等抗金。
(2)和议:1141年,绍兴和议,划定边界,南宋对金称臣,缴纳“岁贡”。
(3)对峙:宋金之间战和交错,势均力敌,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课内小结]
核心素养:时空观、唯物史观
[素养提升]
分析宋代文官政治的成因及评价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1)成因
①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
②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③科举制度较大发展,削弱门第血统在选官中的地位,增加寒门士人入仕机会。
④宋代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评价
①积极性
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使皇帝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都较为发达。
②局限性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调敝。
[史料补充]
材料一: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
几十年间(五代十国时期),军队要谁做皇帝,谁就得做。赵匡胤昨天还是一殿前都点检,今天是皇帝了;那是五代乱世最黑暗的表记。若把当时皇帝来比宰相,宰相却有做上一二十年的。相形之下,皇帝反而不像样。试看五代时,有那几个皇帝获得像冯道般的客观地位与受人尊崇呢?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1)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宋)苏洵《嘉佑集》卷1
(2)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
材料三:宋朝的危机
(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记”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宋)
材料四:变法
(1)“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守旧派)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2)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守旧派)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宋太祖开宝六年六月壬寅(20日),“诏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庚戌(28日)“复诏吕余庆、薛居正与普(宰相赵普)……以分其权”。这表明宋太祖
A.授权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执政权力
B.分割相权,使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C.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完善行政制度
D.扩大了参知政事权力,削弱相权
2.学者梁庚尧认为:“市易法的颁行,……由于王安石以义理财思想,使其在立法时表现出摧制兼并的外貌。然而社会政策只是市易法阳宣的一面,财政政策才是其阴伏的真正本质。”据其观点,市易法的“真正本质”是
A.节流增收 B.打击富豪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抑制兼并
3.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该措施影响不包括( )
A.农民人身绝对自由 B.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
4.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该现象有关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免役法
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
6.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 B.北方民族的南侵
C.对西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D.财政入不敷出
7.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地方官吏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D.筹集用于议和的“岁币”
8.“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9.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10.范仲淹在《鉴于诏条部东十事》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
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C.增加政府收人,增强军队势力
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
11.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也未发生藩镇割据,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文官取代武将为地方长官
B.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2.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说明宋朝
A.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十分激烈 B.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激烈
C.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十分激烈 D.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
13.“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御史大夫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14.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B.寇乱息,而戚势强矣
C.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15.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职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割宰相的军权 B.制约皇权
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苗法
材料一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谷,其职之也以官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是以王氏能以行于一邑,而不能以行于天下。
——摘编自《朱子文集》
材料三 青苗法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手段。他们根据农户的经济情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款额度,而不论是否需要。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
——摘编自梁小民《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的实质及其影响,并列举出与其相似的一个措施。
(2)据材料二、三归纳青苗法“不能以行于天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包拯经济改革
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在此期间,在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使解盐的生产与销售,由原来官方垄断,改革为允许商人买卖。这一改革,不仅解除了百姓为政府搬运官盐之苦,而且同样有利于食盐的流通。沈括称赞这种“通商法”,“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在经济方面,包拯一方面主张压缩开支,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苛剥平民,当时有一种政策,由政府向城镇百姓强行购买国家需要的物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这就成了剥削民众的一种手段。包拯坚决反对这种害民政策。他列举陕西强购军用物资的危害,“前后人户破蔼家产不少”,因而要求废除这种办法。包拯建议,国家急需物资应该“置场收买”,以公平的价格,自由收购。这一建议,无论对减轻百姓负担,还是对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都是有利的。包拯曾经提出改革税收的良策。他说:“欲救其弊,当治其源。治其源者,在乎减冗杂而节用度。冗杂不减,用度不节,虽善为计者亦不能救也。方今山泽之利竭矣,征赋之入尽矣……若不锐意而改图,但务因循,必恐贻患将来有不可救之过矣”。此外,包拯还曾主张方田均税,即丈量地主豪强的土地,防止他们漏税逃役。他还曾鼓励民间采矿炼铁等等。
——姚兆余《试论包拯的经济改革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包拯经济改革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包拯经济改革思想的核心和作用。
附: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C 6.A 7.B 8.B 9.D 10.B 11.B 12.B 13.B 14.A 15.D
16.(1)实质: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
影响:国家垄断经济,危害百姓;
措施:市易法。
(2)原因:收息以钱;政府强推;用人不当﹔自然灾害。
(3)认识:关注民生;善于用人;完善制度。
17.(1)具体措施:薄赋宽役,稳定农业生产;废除榷禁和科买,扶植工商业发展;实行和籴制度解决军需供应:推行方田均税;省费节用平衡财政收入。
(2)思想核心:富国利民,安居乐业的民本思想;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人民的生产;为后来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