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0 21: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
时间: 70 分钟 满分: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规范书写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3 分)
基础巩固
二、读拼音,写词语。(10 分)
hé ǎi kě qīn kāng kǎi
地球是一位的母亲,她地奉献着自己,为我们提供
zī yuán yáo lán
丰富的 我们在母亲的里成长。
三、比一比,再组词。 (4分)
崖( ) 绕( ) 睹( ) 贡( )
涯( ) 浇( ) 赌( ) 贯( )
四、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解释。(6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 ) A.九个弯 B.很多弯弯曲曲的地方
2.两山排闼送青来( ) A.排开 B.开门
3.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 A.流水漫溢 B.不加选择,不加节制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 )的威胁 ( )的宇宙 ( )的波光
( )地开采 ( )地提供 ( )地滥用
六、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4分)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D.举例子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
2.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 )
3.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 )
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 分)
1.荞麦地里的两只蝈蝈儿欢快地叫。 (缩句)
2.木舟穿行。 (扩句,至少扩两处)
3.李玲不断地努力学习。李玲的成绩提高很快。(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句话把地球比作 和 ,生动写出了 。
(2)仿写句子:老师, , ,是 。
八、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1 分)
1.五谷: 黍 菽 稷
2.五彩: 白
3.《江南春》是 代诗人 写的 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诗中能反映江南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4.《三黑和土地》一诗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 的喜悦之情,抒发了 思想感情。
快乐阅读
九、课内阅读。(14分)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航行 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叉 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áo bó)薄的
水蓝色“纱衣”。 A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B,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用“ ”选择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
2.给片段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 ”。(2分)
3.“但是”一词放在“A”“B”两处中的( )处最合适。(2 分)
4.片段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画“ ”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4分)
5.文中“人类的母亲”写出了地球的 ,“水蓝色‘纱衣’”写出了地球的 。 (填序号)(4分)
A.美丽 B.和蔼可亲
十、课外阅读。(8分)
一棵老松树死了,动植物们都来悼念它,兔子妹妹发现树枝上有一封遗书,便大声读了起来: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一棵活了九百年的树,大家一定认为我是老死的,其实我的死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首先,土壤遭到破坏。 一千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大草原。 但是近一二百年来,人类过度垦殖,放牧,使土壤沙化。 有些地方还打上农药,肥沃土壤变成有害土壤,草原大片大片地在地球上消失。 树啊,花啊,草啊都别想活了,我( )生命力强,( )也招架不住土壤的污染。 植物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远离有害土壤,不然就要送命了。
其次,空气遭到污染。人类把废气、浓烟排放到天空,天空没有以前那样蓝了,天上的小鸟、大雁也少了许多。现在人们还用叫什么电冰箱的电器,里面的氟利昂,导致天空中的臭氧层遭受破坏,“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强烈的紫外线照到我们身上会使我们得病的,何况你们飞行的鸟类。鸟类朋友们,你们要到臭氧层没有遭到破坏的地方去。
最后,水质受到污染。人类的工业废水,没经处理就倒进河里,河水变浊、变臭,鱼、虾无法生存。 鱼弟弟你要尽快告诉你的同伴,叫它们到河水清澈的地方去吧。
你们快走吧! 人类破坏环境的速度不断加快,你们再不逃,就会没命的。
动植物们急忙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但是又有一个难题摆在它们面前——它们应该往哪儿搬呢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对“它们应该往哪儿搬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搬去的地方太多,它们不知道怎么选择。
B.可以搬去的地方太远,它们不知道怎么去。
C.环境污染太严重,它们已经没有可以搬去的地方了。
3.这篇文章从老松树的角度出发,展现了 的严峻问题,请你为它补上 个题目: 。 (4分)
口语交际
十一、读材料,想一想:李小丹同学家住路口镇,她希望早上九点以前赶到泡桐湾的外公家。她怎样乘车最合适 (4 分)
我觉得她应该这样乘车:
轻松写作
十二、为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活动,请你写一份倡议书。
注意:写清楚倡议的内容,做到格式正确。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