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1.定义:洋流也称海流,指海水沿一定方向 有规律的大规模的流动。
洋流
2.分类:
按照性质分类:暖流、寒流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洋流的规模巨大,远超过河流的流量。
墨西哥湾暖流,宽度达60-80千米,深约700余米,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
2.寒流和暖流的判断
高水温区
(26℃)
低水温区
(19℃)
暖 流
高水温区
(26℃)
低水温区
(19℃)
寒 流
寒流由低水温海区流向高水温海区,造成流经海区的水温低于周围海区。
暖流由高水温海区流向低水温海区,造成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于周围海区。
赤道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
暖流
暖流
寒流
寒流
小结: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读图,比较澳大利亚回归线附近的东西海岸气候和景观差异,并说明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世界的气候类型和洋流
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时间;1493年,他第二次去美洲,共花了20天时间,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哥伦布前后两次所花时间为什么相差那么大呢?
顺洋流快,节省燃料;逆洋流慢
纽约
南安普顿
沉没地点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寒流携带高纬度的冰山,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2)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世界洋流分布
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秘鲁渔场:上升流导致
2010年4月20日,美国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受损油井开始漏油, 每天漏油约5000桶。
扩大污染范围(弊),加快受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利)。
墨西哥湾受损油井漏油污染区域示意
(4)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
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热量的来源
太 阳 辐 射
蒸 发
热 量 来 源
热 量 支 出
海 水 温 度 升 高
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
海洋表面温度图
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沿纬线分布)
规则与否;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不同半球
不同纬度
同纬
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
水平分布规律:
1千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1千米以下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温度/℃
深度/km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
几乎不受太阳辐射影响,也无法和表层海水形成对流交换热量
垂直分布规律:
一年中,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一天中,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时。
时间分布规律:
影响海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纬度、季节、海陆分布、海水运动(洋流)、水深。
洋流
暖流
寒流
高
低
海水温度
低
高
夏季
冬季
季节
纬度
高纬
低纬
水深
深层
表层
影因素
4、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纬度的海域有结冰期,在结冰期航行的船需要安装破冰设备。
海洋运输
海洋生物
分布
低纬度海区:罗非鱼
中高纬度海区:鳕鱼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分布,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减少。不同纬度生活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海
水
温
度
4、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
水
温
度
调节气候
海平面
升降
海水比热容大,因此温度变化幅度小于陆地变化,过程滞后于陆地,对气温具有调节作用,沿海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冬暖夏凉”
海水温度增高,会因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
1、海水盐度的含义
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数表示,即1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克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约为35‰。
35‰
又咸
又苦
盐类 含量(mg/kg) 相对总盐类的比重(质量)(%)
NaCl 26.68 77.67
MgCl2 3.74 10.88
MgSO4 1.63 4.75
CaSO4 1.23 3.58
K2SO4 0.84 2.45
CaCO3 0.12 0.35
MgBr2 0.08 0.23
H3BO3 0.03 0.09
合计 34.35 100
表1 1 000克海水中的盐类含量
对于一杯不饱和盐水,如何改变其盐度?
将尺度放大到海洋?
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盐度 / ‰
36
35
34
33
32
60°
40°
20°
0°
20°
40°
60°
N
S
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盐 度
马鞍形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总盐量基本稳定,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35‰
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向赤道和两极递减(马鞍状)
水平分布规律:
赤道海域降水量相对较多,盐度相对低。
亚热带海域降水量相对少,蒸发旺盛,盐度高。
2、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1)外海与大洋: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低。
(温度影响蒸发量,温度高,蒸发多)
(2)近岸地区:入海径流: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5)另:结冰融冰:海面结冰盐度高,海面融冰盐度低。
(4)封闭海域:相对封闭的海域,与其他海域海水交换少,更高/更低。
(3)同纬度:洋流:暖流流经盐度高,寒流流经盐度低(考虑蒸发)
入海径流
波罗的海
红海
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域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
探究活动:
红海和波罗的海的盐度差异及其原因
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红海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少雨
波罗的海
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河流分布特征
红海
红海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入海河流较少,海水盐度高;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入海河流较多,海水盐度低。
分别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盐度高
盐度低
A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而气温高蒸发旺盛。
B 周围陆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没有较大河流汇入。
C 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红海
A 周围陆地为温带大陆性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蒸发量小
B 周围大约有250条河流注入,带来大量淡水
C 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少,外洋盐度高的海水很难进到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
海水盐度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晒盐
海水养殖
海水淡化
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01
02
03
盐度的稳定性,对海水养殖极其重要。
暴雨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果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大量死亡。
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海水盐度
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分布
含盐量稳定,平均约35‰
温度,蒸发量(正相关)
降水量、河流注入(负相关)海区封闭程度(越x越x)
影响因素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3).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
(1)利用海水晒盐,或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
(2)盐度的稳定性,对海水养殖极其重要。
(3)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对人类的影响
温度增加
密度减小
热膨胀
盐度增加
密度增大
溶解物质增加,质量增加
深度增加
密度增大
压力对体积的压缩效应
影响因素
温度
盐度
深度
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在1.02~1.07g/cm 之间。
1、海水密度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在1.02~1.07g/cm 之间。
影响因素:温度、盐度、深度(→压力)
水平方向上:主要受温度和盐度影响。
垂直方向上:主要受深度影响。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
表层海水密度从赤道附近向两极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温度(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大)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60°
40°
20°
0°
20°
40°
60°
N
S
20
10
0
32
33
34
35
36
盐度/‰
密度/(kg·m-3)
密度
盐度
温度
温度/℃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2)垂直分布规律:
总趋势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为压力变大、温度变小),1000米深度内变化明显。
压力(深度越深,压力越大,密度大)
海水的密度
影
响
浅海-高密度水层
深海-低密度水层
“海中断崖”
极限深度
浅海-高密度水层
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对轮船吃水线的影响
密度大,吃水线低(浅);密度小,吃水线高(深)。
不同季节同一海区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60°
40°
20°
0°
20°
40°
60°
N
S
20
10
0
32
33
34
35
36
盐度/‰
密度/(kg·m-3)
密度
盐度
温度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