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被
一、单选题
红树林(下图)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树林植物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其作用是( )
A.适应高盐环境 B.抵御干旱环境 C.适应缺氧环境 D.抵御大风环境
2.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是( )
A.吸纳污水,减少物种 B.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C.固碳释氧,全球变冷 D.固岸护堤,保护海岸
植被落叶有两种情况:一是干旱或寒冷季节来临时,植物为减少蒸腾,保持体内热量和水分而落叶;二是树木在新叶长出后,老叶渐次脱落,形成植被终年常绿景象。下图示意我国回归线以北某地两树种落叶数量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树种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4.乙树种的特征是( )
A.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B.垂直结构十分复杂
C.树冠浑圆,叶面多呈革质 D.藤本植物种类繁多
菲律宾中部的薄荷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当草地转为褐色的季节,犹如一排排巧克力,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完成下面小题
5.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6.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8.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 D.热带草原
骆驼刺是一种豆科植物,其地上部分高30-40cm,根系部分可达120-300cm。下图为骆驼刺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骆驼刺属于( )
A.草本 B.乔木 C.灌木 D.蕨类
10.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11.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沼泽植被 D.热带草原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因外界降水和气温的明显变化会形成一圈圈的年轮,年轮是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状况的重要体现。下图示意某地区树木截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对图中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状况的猜测,可信的是( )
A.全球气温有所下降 B.全球降水有所增加
C.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D.太阳黑子爆发强烈
13.通过精确测量,科学家发现该树木年轮靠南侧的间距要宽于东西北三侧,主要是因为该树南侧( )
A.热量充足 B.光照强烈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森林凋落物(图左)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图右为“我国甲乙两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东北山区
C.藏北高原 D.华北平原
15.我国乙树种广布的地区环境特征是( )
A.土壤呈酸性 B.针叶林广布
C.四季变化小 D.河流冬季结冰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龙脑香科树种所组成的龙脑香林是东南亚典型热带雨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植被,是否具有以龙脑香科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成了判断当地是否存在东南典型亚热带雨林的依据。过去,受制于科考条件,学界曾一度认为云南没有东南亚典型热带雨林。1974年,植物学家带领林业工作人员徒步进入云南南部的森林,并在勐腊县发现了大片的以龙脑香科柳安属望天树为建群种的群落,由此确认云南有东南亚典型热带雨林。2022年6月~7月,我国林业专家在云南红河州南部的元江河谷发现一片残存的保存较为完好的热带湿润雨林,远较云南其他地区的热带雨林高大。图示意云南勐腊县和元江的位置。
(1)与海南岛相比,说明制约云南典型热带雨林生长的自然条件。
(2)云南热带雨林多呈现不连续的斑块状分布,试分析原因。
(3)简述元江河谷地形对热带湿润雨林形成的积极作用。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非洲的气候类型图及甲地、丙地的景观照片。
(1)甲地照片所反映的植被类型是____,其植被特征是____。
(2)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植被____(填“有”或“无”)季相变化,乙地的乔木往往长有粗大树干,是为了____。
(3)丙地照片反映的植被类型是____,其植被特征是____。
(4)丁地乔木多蜡质(革质)叶片,试分析其主要的原因。
1.C2.D 3.B4.A5.B6.B7.C8.B9.C10.C11.B12.A13.B14.A15.D
16.(1)纬度较高,且平均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地处内陆,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弱,冬季温度偏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小,降水量较小。
(2)地形起伏较大,适宜的生境不连续:受人类活动干扰,分布破碎。
(3)便于夏季风顺河谷深入,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较封闭,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失;河谷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利于热带湿润雨林的生长。
17.(1)热带雨林 植被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2)有 储存水分
(3)热带荒漠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旱性。
(4)丁地夏季少雨,蒸发旺盛,防止水分过度蒸腾而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