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同步练习
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城市水系统的重构。下图示意海绵城市建设区水转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促进”指海绵城市建设会加强这一水转化过程;“减少”指海绵城市建设会抑制这一水转化过程;“调治”指海绵城市建设会优化这一水转化过程。
1.与不透水下垫面相比,海绵城市水系统( )
A.大气水转化为土壤水减少 B.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滞后
C.地表水转化为管网水增多 D.管网水转化为地下水增多
2.海绵城市水系统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作用主要是( )
A.减弱城市酸雨危害 B.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城市洪涝灾害 D.减少城市污水水量
3.我国西北地区有水的地方容易形成绿洲,无水的地方则变成沙漠。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B.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C.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完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M湖属于北冰洋流域,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淡水湖,湖泊深度大、蓄水量大。下图为M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M湖( )
A.湖水较深,导致湖盆断裂下陷 B.深居内陆,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C.蒸发量小,湖水更新速度缓慢 D.形态狭长,北部水温高于南部
5.图中( )
A.全流域降水后,甲河比乙河水位变化大
B.冰川融水是乙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来源
C.枯水期时,甲河的补给主要来自M湖
D.北半球冬半年,甲河比乙河的结冰期长
6.若图中河流是西欧的莱茵河,下列叙述不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 )
A.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C.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D.社会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水位是指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我国常用的是黄海海平面)的高程。读图“我国东南丘陵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7.某次大暴雨后,图中最可能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某天同一时刻,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测得河流水位最高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下图为“九寨沟导游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则查洼沟形成“干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下切,湖水外泻
B.构造沉降的洼地少,难以蓄水成湖
C.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
D.降水少,河流流量小
10.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五花海不封冻的原因可能是( )
A.地处断层带,地下有温泉水涌出
B.该湖泊为咸水湖,所以冬季不结冰
C.纬度低,冬季气温高
D.海拔低,冬季气温高
下图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这里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针叶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B.封冻期长,无凌汛发生
C.河道狭窄,主要流经高原山地
D.我国有一个区域的河流汇入此地某河入大洋
12.据图文信息推知该地区
A.矿产丰富 B.气候宜人 C.有大面积沙漠 D.农业发达
13.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黄水沟发源于天山中部南坡地区,河流全年流量洪枯变化大,平均年径流量为3.19亿立方米,注入博斯腾湖。某年7月18日~21日期间,洪峰流量大,其中第二个洪峰为混合型洪水。这类洪水多受天气变化影响。下图中为黄水沟水文站测得此次洪水的流量过程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黄水沟流量洪枯变化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年际变化大 B.冬季昼夜温差大
C.气温年较差大 D.夏季蒸发量大
15.该年7月17日~22日期间,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前期是冷锋,后期是暖锋 B.前期是冷锋,后期是反气旋
C.前期是气旋,后期是反气旋 D.前期是反气旋,后期是气旋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布苏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在地质时期受内力和干冷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封闭湖盆。该湖为我国东部极为罕见的盐湖,湖水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盐,是复盐型的天然碱矿,在春季和冬季有明显的季节性盐析(盐类因浓度增大而产生结晶、沉淀)现象;夏季盐析消失。
(1)简述大布苏湖的形成过程。
(2)说明大布苏湖湖水“咸化”的过程。
(3)分析湖水“盐析”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形成开始于第四纪冰川期的中更新世,与剧烈的地壳运动有密切关系,虽然年降水量仅有80毫米,蒸发量多达3000毫米,这里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串珠状的湖泊,无论冬夏水位不增不减,且冬季不结冰,在阳光照耀下,湖水呈现玫瑰红色,湖水颜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据考察,玫瑰湖是大型盐湖在干涸的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成(主要归功于卤虫、杜氏盐藻和嗜盐菌三种红色系生物)。经测定,该区域湖泊水的矿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板块边界(左图)和巴丹吉林沙漠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图。
(1)推测甲湖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2)指出图中玫瑰湖最艳丽的季节,并从地理角度分析巴丹吉林沙漠玫瑰湖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A
6.B
7.D 8.D
9.C 10.A
11.D 12.A 13.C
14.C 15.D
16.(1)受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洼地;泉水、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汇集于洼地形成湖泊。
(2)地表径流挟带大量盐分入湖;湖水没有外泄通道,盐分不易出湖;该区域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盐分不断累积。
(3)春季,气温回升,湖水蒸发强烈,盐分析出;夏季,降水增多,淡水注入量增大,盐分溶解,盐析消失;冬季,气温下降,再次形成盐析现象。
17.(1)地下水。理由:该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雨水补给少;地下水补给,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小;地下水水温恒定,不易结冰;湖泊水的矿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说明地表水补给少。
(2)夏季。原因:玫瑰湖是盐湖干涸过程中盐度升高形成的;该区域夏季降水少,蒸发大,盐度高;地下水补给,水体交换慢,盐度较高,有利于红色水生生物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