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1 18:4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 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以白厅沿革体悟中西政治文明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大概念教学与结构化体系:突出概念引领的同时,强化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在选必内容的基础上复习纲要相关知识,让学生整体感悟制度文明的长期性和渐进性,提升学科综合能力。立德树人和价值导向:导入白厅地标,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渗透制度自信。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第 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在该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处于衔接地位,上承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下启中国近现代的选官制度,具有重要的知识连接性。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一是英国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主要介绍了传统官制及其弊端,工业革命后改革官制已经成为时代趋势;二是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进而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三是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与影响。结合概念导学及课程标准,强化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我将结构稍作调整,以白厅的沿革为线索,设置了如下三个子目:
一是白厅流变,梳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和产生背景,结合时间轴和白厅组图落实学生的时空素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感悟英国政治文明的长期性与渐进性;二是白厅微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强化史料实证和论从史出的能力,感悟制度文明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时俱进;三是白厅之外,通过对比中西方选官制度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家国情怀,体悟制度文明同样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提升制度自信,构建宏大视野。三、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通过预习导学案的引领,明确本课的核心概念和相关名词解释,自主构建西方文官制度建立过程,并回顾刚要下中的英国史,从而让学生落实新旧知识的衔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时空素养;
史料实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创设情境,问题导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构建结构性知识体系,明确文官制度的建立背景;
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通过让学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图像、文字、视频、漫画等),分析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特征和影响,加强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
家国情怀:
通过表格归纳与合作探究,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异同与联系,感受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扩展国际视野,落实家国情怀和价值引领。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本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初步具备了纲要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明确了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念和学科能力。但是作为教材的新加内容,学生对本课部分概念知之甚少,纲要教材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也没有过多介绍,因此本课的学习具有时政性和拓展性的挑战。此外,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理解运用学科素养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策略:因此我将通过学案预热的方式提前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核心概念以及相关名词解释,同时利用时间轴的方式帮助学生清晰构建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落实历史解释和时空素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近代英国史知识来展开沉浸式学习,明确文官制度的特征乃至英国政治文明的特征,扩展国际视野;通过设置探究题,强化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素养;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对比中西选官制度的异同与联系,为下一课和整个单元的中西制度交流互鉴打下基础,从而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信心,深化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的背景、特点。
教学难点:西方文官制度的评价与中西制度文明的启示。
六、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史料研习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3分钟)
(一)概念引领和学习目标
教师导言:在新课学习之前,我们应先明确本课的核心概念,请齐声朗读。结合课标及概念解读,本节课有如下四个学习目标。现在让我们直奔文官的发源地,享受一场文明之旅!
【文官制度】是指国家对各级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目的在于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率。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开始于英国。
——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学习目标】
1.通过时空坐标了解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史实,感受英国政治文明的渐进性特征;
2.运用唯物史观归纳文官制度的建立原因,增强制度自信;
3.通过史料实证概括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辩证评价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感受制度文明需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4.通过比较中西选官制度的差异,理解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史料研习相结合。
(二)地标导入和情境创设
教师(提问、过渡):假设我们正位于北纬 51°、东经 0°附近,你能定位出我们的位置吗?这里是伦敦市中心——白厅大街。不要小看这条不足一公里的南北小路,这里可坐落着英国几乎所有的行政机关,例如政府大楼、英国国防部、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和英国内阁办公室,可以说白厅就是英国的行政中枢所在,更是英国政治文明的浓缩体现。我们今天就以白厅的沿革为线索,深度体悟中西政治文明的特色和碰撞
【设计意图】开篇以核心概念进行解读,增强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通过展示
图片,沉浸式导入白厅情境,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引发本课主题,也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住本课结构。
新课讲授:(约 40分钟)第一部分白厅流变——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及背景
教师过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油画是 17世纪画家笔下恢弘的白厅宫,早在中世纪白厅就是展示君主权力和恩荫政治的公共场所,它见证了英国政体从封建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的转型,也见证了选官制度的脱胎换骨。请根据自己的预习成果,哪位同学为大家梳理出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
生:回答略。(教师展示 ppt落实时空观念)
师:大家从其建立过程中能总结出哪些特点?
生:思考、概括。(长期性、渐进性、复杂性等等)
师:那么文官制的建立特点是否符合英国政治文明的底色呢?我们结合纲要下的内容,回顾英国权力转移的过程。
生:回忆、概括。(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国王失去立法权,仍拥有行政权;18世纪中期出现责任内阁制后,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等。)
师:那么英国代议制政体走向完善的过程有何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生:思考、总结。
(也是长期性、复杂性、渐进性,说明选官制度的发展特点吻合英国政体发展的特点,这就是英国政治文明的底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落实时空素养。以层层设问的对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化理解,将选官制度的学习上升到政治文明的高度,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张力,同时也复习政治史相关内容,温故而知新,强化对知识的联系。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组白厅的油画。结合英国的政体发展历程,让我们聚焦文官建立过程中的几个重大镜头,进一步感悟英国文明的特色。
(请同学们来一一解读每幅画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生:讨论、提取信息。(分别体现了中世纪的官职恩赐制、君主立宪时期的个人赡徇制、18世纪初对官员任用的限制以及后期的政党分肥制)
师:那英国政府该如何解决传统选官制的种种弊端呢?
生:思考,回答。(需要高效廉洁的新制度,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师:考试选拔、择优录取固然是好,但考试仅是手段,英国仍需结合自身政治特色做出具体策略。于是 19世纪的英国政府进行了一项制度创新,将官员分类,这就是——
生:两官分途。教师展示 PPT并强化历史解释,总结两官分途的积极作用。
教师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另一个镜头。欢迎同学们穿越到 19世纪,你变成了一位富有的英国工厂主,为了扩大规模,增加利润,你会希望政府哪些部门为你提供帮助呢,请小组大胆讨论,说出你们的想法!
生:讨论、发言。(税收、贷款、国防、海关、治安、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专利保护......)
师:政府部门被要求扩大职能,究其原因是什么的发展?
生:经济实力,经济发展的诉求,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
师:因此,我们说文官制度建立的根本推动力就是什么?
生:工业革命。
师:其实这幅油画就是描绘了 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在白厅内的强烈呼吁,他们在政治上要求更多的?
生:议会席位!
师:通过陆续的几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争取到了更多的议席,然而他们所期待的廉洁高效的文官制度却依旧有着重重阻力。于是英国人将目光放到了日不落帝国最不缺乏的殖民地上,选择了在哪里进行实践呢?
生:东印度公司。
教师过渡:于是在 1853年底,两位财政部的官员综合了国内的调研和海外的经验后,写出了这篇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被誉为“近百年来英国政治实践的最大贡献”,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然而 1854年初,被议会驳回。新制度的落地需要契机,转折点发生在同年的什么事件上?
生:克里米亚战争。师:没人能料到先进的工业强国在物资、装备都遥遥领先沙俄的情况下,能出现一万六千人的死亡,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机构混乱、官员推诿。群情激愤的英国人走上街头,在白厅门前示威抗议,要求政府立即进行改革。于是 1855年文官委员会成立,1870年稳定、规范、公平、高效、法治的文官制度最终得以建立。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所学和学习资料卡一,用唯物史观概括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生:小组合作,总结归纳。
师:纠正、点拨。文官制历经种种转折最终得以确立,我们有何体悟?生:思考、回答。
(制度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同时也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对话为搭手,启发式教学。通过材料梳理和总结原因,教师渗透学法点拨,强化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素养。第二部分白厅微观——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子目,白厅微观。正如当代政治学家安东尼·塞尔登所说,白厅作为传统政治与现代行政相结合的组织产物,就是一把衡量现代英国政治成败得失的参照尺标。让我们深度探究,总结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过渡:走在白厅街上,有一座雕像映入眼帘。他步履蹒跚地走向议会大厦,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别的可以奉献,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他就是丘吉尔,作为英国数万文官的领导,他的感慨体现出文官的什么特征?请你根据课本 P37页内容加以概括。
生:阅读、提取信息。
师:现在先不着急汇总我们的答案。在最近刚刚结束的历史学科周中,有一副恰好描绘文官制度的作品,我们不妨以这组通俗易懂的漫画为依托,让大家来解读出其中的细节,从而概括出相应的文官特点,哪位同学想试试?
生:解读、概括。
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之外,也可以利用更多有趣的形式来解读历史的细节,让学习充满趣味,让历史拥有温度!
【设计意图】恰逢我校学科周中有文官制度的相关漫画,将学生自己的画作引入课堂、漫画证史,是将兴趣与学习结合的绝佳典例。既能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趣味性,更是学科素养的润物无声。教师过渡:我们该如何评价文官制度的影响呢?请根据课本知识及资料卡二,小组合作寻求更多的关键词。生:合作讨论,整合关键词。
教师:学法指导,强化辩证思维。通过了解马克思韦伯将文官制度引申为组织技术革命的相关材料,拓宽学生的思维张力,文官制度早已超出政治制度范畴,渗透到社会组织和价值方式中。廉洁高效的文官制度在长期发展中依旧出现种种弊端,这让我们对于制度文明有何深度体悟?
生:总结、概括。
(制度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点拨、升华:我们当下也处于一个巨变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不断调整政策,正如南方日报评论所说,避免僵化、与时俱进。所以不用担心改革会长期,会复杂,渐进也是一种特色。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更是一块磨刀石,没有时间的沉淀,怎会有好的改革,让我们期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吧!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提高综合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视角,增强学科思维;通过学法指导,熟练应用辩证法。在对政治制度的建立感悟中横向迁移到当下国情中,深化家国情怀,增强制度自信。
第三部分白厅之外——中西选官制度与政治文明之比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子目,白厅之外。我们了解了英国的行政中枢白厅,那我们来看这幅油画,远隔万里的中国太和殿上正进行着一场庄严的大朝会,你知道这些官员多是通过什么途径上任的吗?
生:科举。
师:其实中西方的选官制度在近代中国发生过生动的碰撞,下面我们通过观看赫德的视频来感受不同政治文明的互动,体会历史的细节。
教师过渡:那掩卷沉思,我们该如何对比中西选官制度呢,请小组合作,讨论并概括科举制与文官制的异同及联系。
生:讨论,汇总。
教师:整合、升华。
(明确中西选官制度的历史联系,点拨制度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是不同的治理结构,我们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设计意图】把镜头转回中国,强化中西选官制度在古代、近现代的双向联系,建构整个单元在官员选拔管理上的逻辑联系;通过赫德的视频抓住历史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热情,深度感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拓宽国际视野,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课堂总结(约 2分钟):
正如安东尼所说,“人类制度文明的渐进是在传承创新、交流互鉴和与时俱进中完成的”。本节课我们以概念为核心引领,以白厅这个空间地标贯穿始终,体悟了中西政治文明的异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既关注到有温度的历史,也收获更宏大的视野,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魅力!
八、板书设计
第 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以白厅沿革体悟中西政治文明
一、白厅流变
二、白厅微观
三、白厅之外
附随堂练习
1.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美国总统为了推进行政改革的进程,往往利用政治权力任命官员,从而加强对文官系统的控制。这些表明,文官制度
A.受到行政权的干扰
B.已成为政客夺权的工具
C.已经失去传统优势
D.摒弃了“政治中立”原则“闲职的存在
2.下表是英国文官制度形成历程表。从中可以看出英国文官制度( )
A.选拔机制公平公正 B.考试内容仿照中国
C.形成过程循序渐进 D.运作程序规范高效
3.19 世纪初,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英国设置文官旨在( )
A.保持政局的持续稳定 B.充分体现资产阶级的民主
C.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 D.切实落实主权在民的理念
4.美国建国后,长期实行“政治恩惠制”,即由竞选取胜的总统,把政府职位作为对其竞选支持合作者的一种恩赐而分配给他们。1883年,美国通过法律,决定设立文官委员会,建立考试制度,并确立了功绩制原则。这一变化
A.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削弱了政党政治的影响
C.促进了国家管理水平的提升 D.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5.法国的文官制度强调公务员所作所为必须对上级负责,以奉命行事为常规,办事需审批,程序繁杂,文书汗牛充栋,被称为“文书政治”。据此可知,法国文官制度( )
A.队伍不断壮大 B.体现浓厚的官僚色彩
C.管理体系混乱 D.文官干政的趋势加快
1-5 ACACC
课后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整体实现了我的既定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多样,课堂进程把握得当,互动频繁,学生有精彩的个人见解;实践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核心概念为引领,以白厅为线索体悟政治文明,主题清晰,结构合理;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理清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特点,强化学科思维,落实核心素养。除此之外,我在创新上有如下几个亮点还请不吝指正:首先是本课的深度和广度,将文官制度的内涵延展到组织技术革命上,拓宽历史认知的维度,又结合中西对比,延展知识的横向面。在家国情怀方面,能通过中国当下来引发学生制度自信的共鸣,起到了良好的德育导向;
其次在前沿学术上补充了英国学者安东尼·塞尔登 2019年的著作《内阁办公厅:现代政府的诞生》,突出文官制度引导英国现代政府的转型作用,还搜集了白厅的相关油画,以画证史,保证了本课的原创性和独创性。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将一堂本身就结构清晰的常规课扩展成大概念课例挑战极大,尤其是集备马克思韦伯关于官僚制度和组织技术革命的文献时深感吃力,没能很好的将文官制度的社会影响讲透;在视频材料的选取上,一开始选自英剧《你好,首相》,通俗易懂充满欢乐,但影视题材的客观真实性难以保障,最后选取了文献史料予以代替;近代选官制度的碰撞上,我选用了上海广频的视频号内容,其实央视纪录片《英国的文官制度》更为详细专业,鉴于我缺乏对视频的剪辑技术遂放弃,今后应当提高教学技术软件的学习;文字史料方面补充了东印度公司的经验实践,碍于时间所限放在导学案上没能在课堂展开细节;还有情绪波动时,教学语言会有错乱等等。通过这次授课,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教学内容涉及跨学科理解时,单凭历史学知识是很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还需掌握一定程度的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外交学、财政学等方面的知识,践行终身学习的目标。其次,在进行本模块教学时,由于史料分析的比重很大,对于学生的理解要求颇高,学生在课前就需要大量的史料分析,有损学习积极性。
最后,关于概念教学的实践还是比较浅薄,在制度讲解中针对源流、承组关系把握力不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适当考虑从现实生活出发来组织教学活动,比如近期女王去世没有对英国政局造成动荡,这也有文官制度稳定性的助力,从而让教学更加丰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