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1 18: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科举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学习难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导学流程】
基础感知
根据《创新思维》自主完成预习
二、深入探究
探究一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不列颠傲然成为“世界工厂”。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从当时最有影响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两党制度形成后,某党一旦掌权,极力安排本党骨干分子,占据要害职位,编织关系网络,而另一政党上台后如法炮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政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备加关注的问题。恰巧,19世纪前期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先后进行改革,如实行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等,为全面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场多国战争成了文官制改革的催化剂。 ----摘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关于检验公务人员申请人合格与否的公开竞争性考试问题。这种考试必须切实可行,考试内容尽可能合理,并与考生执行他们要求就任的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及适应性有关。
5.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6.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9.在考试、任用、重新任用、恢复原职……等问题上,任何人绝不因为有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 -----摘自《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奠定英国文官制度基础的文件名称。(10分)
(2)根据材料二,以美国为例,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6分)对于文官制度对西方政府管理的影响,有人认为是积极的,有人认为是消极的,您赞同哪种观点 请结合所学予以分析。(10分)
探究二(重点班)
材料二 西方职业文官都要经过竞争考试,如1870年英国枢密院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没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文官职务。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职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或工会;不得兼任议员;不得公开发表政见,或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政府不能轻易地解除文官的职务,文官一直服务到退休为止。西方将文官分为若干门类和等级,编制出各类职位的名称标准和级别,并以此为准绳,来处理文官的任用、工资、升职、转调范围、培训以及退休等问题。文官只对法律和法定的职权负责,对国家、对民众、对上司、对下属都是一种法定的关系,其在行使职权和执行国家公务时,都须有法律的依据,若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摘编自宋欣《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8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相似的作用。(6分)
三、拓展提高
文官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是以其特定的内容与形式构成的关于文官进、管、出的法律制度。
政党政治:政党政治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议会内部就出现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大政治派别,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了《选举改革法》之后,托利党演变为保守党,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由此才正式形成英国议会制的两党政治(执政党和在野党相互制衡)。此后,美国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形成政党政治。
恩赐官职制:是封建君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一种任官现象,在君主制度下,官职、爵位是君主的私产,君主掌握着任用官职的权力,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任用下属官吏。
个人恩惠制:早期西方资产阶级权贵的个人恩惠制时期,统治集团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的方式。
政党分肥制:西方国家执政党领袖把政府官职作为酬劳分配给在竞选中出过力的本党党员和个人亲信的任用制度。
第六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1. “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他们从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这一要求促进了英国(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文官制度的建立 D. 福利国家的形成
2. 1694年,英国政府公布法律,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1699年,议会规定将此法律推广到其他各部。英国政府此举( )
A. 减少了营私舞弊现象的出现 B. 推动了两官分途原则的确立
C. 防止平庸之辈占据国家要职 D. 降低裙带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3. “文官职务常任原则”是职业文官任职终身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最初,美国大多数人是反对这一原则的;1883年《彭德尔顿法》最终保留了这一原则。文官制度建立之初,常任职业文官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官员的10%—15%,后逐渐增加到85%—90%。这些变化( )
A. 导致官僚机构的臃肿 B. 出于政府稳定的需要
C. 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 D. 冲击民主平等的原则
4. 1854年,英国议员向国会建议将政务分成机械工作(例行工作)和智力工作,机械工作录用的学历标准为中学文化水平,智力工作指的是带有政治性质或者是行政管理性质的工作,需要由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机械工作不需要考试录用 B. 政务分工有利于科学管理
C. 文官选拔受到了议会的操控 D. 智力工作重要性超过机械工作
5.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渐形成两党政治,但由于两党轮流执政所以任意一党得势后都会大幅度地在官僚体系中排除异己,甚至还滥用职权,任人唯亲。这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在于( )
A. 阻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B. 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C. 改变了资产阶级政权性质 D. 迟滞了工业革命发展进程
6.(2023·江西景德镇·统考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纠正“分赃制”带来的腐败等弊端和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从此,文官改革开始纳入法律程序之内。彭德尔顿文官法吸取别国文官制的长处,总结并提出一整套美国的文官管理规则。这些规则直到目前仍保持稳定。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虽然文官委员会几度险遭撤除,但仍得到保持和发展,直到1979年才改组为联邦人事管理总署。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美国改革文官制度的原因。(6分)
(重点班)7.材料一 范进、孔乙己归根到底总是文学人物,而科举的学而优则仕曾选拔了大量人才:从文天祥到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从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到欧阳修、苏轼、辛弃疾这样的文学家,从王安石、包拯到海瑞、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从韩愈、朱熹到蔡元培、黄炎培一类的教育家,甚至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古代科学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科举人物.远比“范进”“孔乙己”来得可信。当然古代中国历来重治术轻技术,人文学科高度发达,自然科学地位低下。唐代科举系统中曾设有明算科,但只是六个常科中录取人数最少、地位最低的科目,且至宋代以后就消亡了。
--根据《为科举制平反,梁启超“复科举便”》等整理
材料二 西方多数国家的考试机构自成系统,不受内阁或行政部门的控制,他们有两个或多考试机构。英国的文官委员会就远离内阁所在地白厅,而在林顿园单独办公。在权力结构方面,西方文官考试机构可分为决策性机构和执行性机构,权责分明。决策性机构负责文官考试的范围、规则的拟定、成绩的确认、及格证书的发放等。执行性机构负责招考、测验、评定分数等考试事务,择优录取。考试内容更加侧重综合能力:分为知识、智力、技能和心理测验,对应试者进行详细测试,以作为录取时参考。西方文官考试的选用,还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别。 --摘编自何虹丽《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考试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科举制与西方文官考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科举制与西方文官考试的历史影响。(8分)